从生生之德到民生正义:中国民生政治观的现代价值转变
发布时间:2025-01-11 01:07
民生政治从一种生之本然的政府本分上升为应然要求的仁政之本,生民使民生的生生之道就成为民生政治的源头,这是民生政治的"自然形态"。民生政治从传统向现代转变出现"断裂",或者说现代民生政治并不是直接从传统形态演变而来,它始于对现代民主政治的批判:一方面,从自然状态出发的政治公民沦为"抽象的人",现实的生存权利成为民生之民诞生的起点;另一方面,面对资本主义社会中财富增长与"普遍贫困"的社会矛盾、社会阶级对立与斗争成为民生政治的源头。这一理论逻辑在中国近代革命和现代道路探索中得以展现。这是现代民生政治的"否定形态",它颠倒了经济社会与国家逻辑,但在经济社会中也面临着社会福利政治分配的私人化、利益化危险。现代民生政治以社会为出发点,但不能停留在经济社会的历史阶段,彻底的民生政治观是"走出"市民社会的正义追求。这样,民生正义在否定之否定的逻辑中真正实现民生的政治功能。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生生之德:传统民生政治的自然之根
(一) 敬天保民:传统民生政治的历史缘起
(二) 生生之德:从生之本然到仁政之本
二、现代民生政治观:对传统民生观与民主政治观的继承和否定
(一) 现代民生政治的确立:自我的否定形态
(二) “普遍性”的贫困:从抽象的哲学批判到现实的阶级批判
(三) 民生的政治逻辑:社会对国家逻辑的“颠倒”
三、民生的正义追求:“走出”市民社会的历史选择
(一) 彻底的民生政治:“走出”市民社会的历史逻辑
(二) 民生之民的正义要求:平等享有社会资源的公共分配
(三) 每一个人的公正对待是社会正义的前提
本文编号:4025704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生生之德:传统民生政治的自然之根
(一) 敬天保民:传统民生政治的历史缘起
(二) 生生之德:从生之本然到仁政之本
二、现代民生政治观:对传统民生观与民主政治观的继承和否定
(一) 现代民生政治的确立:自我的否定形态
(二) “普遍性”的贫困:从抽象的哲学批判到现实的阶级批判
(三) 民生的政治逻辑:社会对国家逻辑的“颠倒”
三、民生的正义追求:“走出”市民社会的历史选择
(一) 彻底的民生政治:“走出”市民社会的历史逻辑
(二) 民生之民的正义要求:平等享有社会资源的公共分配
(三) 每一个人的公正对待是社会正义的前提
本文编号:40257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4025704.html
上一篇:西方思想研究进路反思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