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与理性:关于“国家理性”的思考
本文关键词:国家与理性:关于“国家理性”的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当下的汉语语境中,"国家理性"的论说表达了这个时代关于大国崛起的光荣和梦想,又传递出有关国家构建的隐忧和疑惧。但论者往往忽略了"国家理性"具有突出的二元性特征,即在"国家理性"中存在着权力与伦理、自然与精神、政治与道德之间永恒的张力,"国家理性"一面总是趋于向价值领域自我提升,一面又循环往复地堕落为纯粹的权力冲动。这种二元性使国家绝无可能转化成一个完全道德的建制。尽管从历史上看,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国家理性",但只有遵循国家之精神和价值维度,依照法治维护正义和人权的国家行为,而非仅仅出于"必需"的国家行为,才是真正理性的。我们不仅需要诉诸普世价值确立"国家理性"的限度,更应以宪政和法治的方式约束"国家理性"。这正是当下中国面临的双重任务:重建价值秩序和建立宪政秩序。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关键词】: 国家 理性 国家理性 二元性
【分类号】:D0
【正文快照】: 一、众说纷纭的“国家理性”“国家”和“理性”这样的大词,均有悠久的历史和复杂的负载,任何一个,都暧昧难解。然集二者于一身的“国家理性”,最近却成为汉语学界———法学、政治学、思想史、国际关系领域中的论争“关键词”之一。它最初随着西学的翻译———作为ragione di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文钦;;自由教育与美好生活——施特劳斯学派自由教育观述评[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1期
2 郑杭生,何珊君;和谐社会与公共性——一种社会学视野[J];甘肃理论学刊;2005年01期
3 张沛;德意志特殊道路及其终结[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许纪霖;;共和爱国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现代中国两种民族国家认同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黄正柏;德国统一前联邦德国政治发展刍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6 陶家俊;启蒙理性的黑色絮语——从《印度之行》论后殖民知识分子的民族—国家意识[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黄正柏;;略论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几个特点和原则[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孙利天;价值哲学的困惑与思索[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5期
9 袁久红;陈培永;;全球化语境下的国家意识与民族认同——对流行的三种理论话语的辨析[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10 王明芳;;普鲁士军国主义的形成及其影响[J];兰州学刊;2005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甘剑梅;德育现代性的哲学论辩[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尹松波;理性与正义——罗尔斯《正义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暨爱民;现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研究(1919—1949年)[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周文文;伦理 理性 自由[D];复旦大学;2005年
5 刘军平;张岱年哲学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李默海;孙中山的宪政思想及其实践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7 丁雪枫;道德正义论[D];东南大学;2005年
8 伍俊斌;公民社会建构的基础理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9 钟英法;罗尔斯公共理性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10 谢金林;公共政策的伦理基础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宏辉;道与逻各斯:文化异质及其现代性与诗性阐释[D];四川大学;2002年
2 杨小明;政府理性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健;“无知之幕”的契约与“良心拒绝”的正义[D];吉林大学;2005年
4 常艳;国家主权原则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及其变化[D];黑龙江大学;2005年
5 王宝霞;民主政治与公民参与[D];山东大学;2005年
6 张超;实践理性维度下的法概念[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朱书龙;制度变迁中的立法理性及其实现方式[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张剑;从《政党法》视角来看俄罗斯和德国政党制度[D];山西大学;2006年
9 曹泮天;论经济法所追求的经济秩序观及其实现的法律制度保障[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10 仇英军;公共性问题的哲学思考[D];内蒙古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保巍;;“国家理由”,还是“国家理性”?——三重语境下的透视[J];读书;2010年04期
2 龚剑飞;;马克思对黑格尔国家理性的批判及其重大意义——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为中心[J];浙江学刊;2010年04期
3 何一;全球化、文明生态位和国家理性[J];宜宾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陈志英;;主权原则与人权原则[J];社会科学家;2007年05期
5 周保巍;;“国家理由”还是“国家理性”——思想史脉络中的“reason of state”[J];学海;2010年05期
6 王洪树;;论政府在公共理性生成中的作用[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7年05期
7 闫茂旭;;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二元性分析[J];长江论坛;2009年05期
8 顾凌云;谭安奎;;目的与手段:公共管理中的双重正当性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任剑涛;;国家理性:国家禀赋的或是社会限定的[J];学术研究;2011年01期
10 毛振军;;超越 批判 重构: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理性论分析[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艾瑞·哈拉挈米;;治理与危机管理:公共管理的涵义(英文)[A];“21世纪的公共管理:机遇与挑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春;二元社会结构与政治稳定[N];学习时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召;国家自主性理论的批判与重构[D];南京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国家与理性:关于“国家理性”的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35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463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