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网络参与下的政府决策回应模式

发布时间:2017-06-27 10:18

  本文关键词:网络参与下的政府决策回应模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网络参与将对政府决策产生深刻影响。探索政府在网络参与环境下如何回应,其机制何在,有何形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网络参与对政府决策的影响机制:权力和信息,并通过大量案例实证分析,提出鸵鸟模式、杜鹃模式、蜂王模式和鸳鸯模式等四种网络参与下的政府决策回应模式,探讨了从冲突走向协商的可能性和途径,以期促进有序规范的网络参与,提高政府对民众的回应性和提升治理效能。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全球政治学院;
【关键词】网络参与 政府决策 回应模式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网络参与与地方政府治理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0BZZ029)的阶段性成果 “复旦大学博士生国际访学资助计划”项目资助
【分类号】:D035
【正文快照】: 网络参与作为传统公民参与的有效补充,在现代中国地方政府治理创新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在网络参与这一新环境下,政府决策时该如何回应民意?如何提高对民众的回应性,提升政府治理效能?这些都成为紧迫而重要的课题。本文试图构建一个简单的政府决策回应理论,将集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傅慧芳;;公民网络参政需求的增长与制度回应的博弈[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王绍光;;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3 顾丽梅;;网络参与与政府治理创新之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07期

4 孙立明;;公民权利意识的兴起——一项主要基于互联网的观察[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鑫;;新一轮新闻改革的基本方向与实践路径[J];今传媒;2010年05期

2 李亚;马琳;;英国工党的政策制定新体制及对我国的启示[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李大芳;白庆华;;国内网络参与研究文献综述[J];图书与情报;2012年03期

4 李万里;;论大学校园网络民主建设[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年01期

5 梁文富;;电子政务建设视域下推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6 王忠明;;网络反腐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路径[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12期

7 王娟子;;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研究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03期

8 罗锋;王权;;虚拟空间中的信息博弈:关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审思[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刘兢;;1990年以来英语世界里的中国传媒研究——以“中国传播研究系列”为视角[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徐文新;;专家、利益集团与公共参与[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康林;;欧盟生物技术政策的议程设置研究[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四辑)[C];2009年

2 黄小茹;;网络政治参与与政府善治之道[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吴新叶;;群体性事件下的政府网站:问题与对策——一个比较视角的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彭宗超;李m:;;预算参与:地方预算改革的合法性危机及转换[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刘立;;中国科技政策的议程设置模式: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为例(讨论稿2008年7月)[A];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清华大学论文集[C];2008年

6 张奇林;;制度的逻辑与悖论: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回顾与展望[A];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30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彭宗超;李m:;;预算参与:地方预算改革的合法性危机及转换[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刘立;;中国科技政策的议程设置模式: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为例[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08《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暨第十五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8年

9 王礼鑫;朱勤军;;政策过程的研究途径与当代中国政策过程研究——从政治科学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出发[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王礼鑫;杨涛;;当代中国政策过程中的政策否决现象探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孙敏;利益集团与中国药品安全规制制度变迁[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韩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的中国国家治理变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刘伟;1988年中国“物价闯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赵玉洁;当代中国改革进程中的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王韧;公众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7 吕静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中的网络政治监督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水生;当代中国公共政策过程中利益集团的行动逻辑[D];复旦大学;2011年

9 王周户;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视野下的中国公众参与制度建构[D];西北大学;2011年

10 余亚梅;政府偏好与制度变迁[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邈;突发事件中紧急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高勇;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走向[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徐晓宇;安全、自由、参与[D];浙江大学;2011年

4 安耕;基于中国互联网平台的信息权利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刘伟;中美基础研究科技政策决策与执行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沈申奕;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政策、媒体、公众议程互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周雅鹏;当代中国公共政策过程中网民政治参与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涛;多重性国家、社会结构紧张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郑斌;当代中国公众诉求与政府回应互动机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罗家钫;中国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媒体议程影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峰;一切发生在意料之外——孙志刚事件采访记[J];今传媒;2005年03期

2 雷英夫;抗美援朝战争几个重大决策的回忆(续一)[J];党的文献;1994年01期

3 孙哲;中国外交思想库:参与决策的角色分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王绍光;;政治文化与社会结构对政治参与的影响[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郑曙村;论网络技术革命对民主政治的五大促进作用[J];齐鲁学刊;2001年04期

6 李长春;从“三贴近”入手 改进和加强宣传思想工作[J];求是;2003年10期

7 吴金勇,商思林;重思改革[J];商务周刊;2005年2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国光;[N];经济参考报;2005年

2 ;[N];人民日报;2002年

3 邹奕萍;[N];通信信息报;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润华;关于政府决策的思考[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2 施从美;申静文;;政府决策回应机制的完善:善治的视角[J];公共管理高层论坛;2008年02期

3 李伟民;;我国政府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问题探略[J];传承;2009年04期

4 郭晓静;高见;;论网络舆论在政府行为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法制与社会;2009年24期

5 周成礼;岳爱东;;我国政府决策机制优缺点分析及完善对策——以我国政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决策为例[J];法制与社会;2009年24期

6 郭鸿炜;高斌;;提高我国政府危机决策能力路径分析[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7 魏淑艳;我国中央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与法制化现状评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吴敬琏;;提高政府决策科学性[J];决策咨询通讯;2003年06期

9 颜佳华,易承志;功能定位与具体视角:政府决策的哲学分析[J];文史博览;2005年Z1期

10 王瑞丰;政府决策失误频现的成因及对策探讨[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德明;;我国地方政府决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A];科学发展观与行政体制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罗依平;;深化我国政府决策机制改革的基本方略[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马燕;丁岩林;;西部大开发中政府决策的生态价值观[A];西部大开发与价值观念更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郭玉川;曹静;;我国政府决策机制的改革与完善[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何翔舟;;政府决策的机会成本实证研究——以杨浦大桥收费的政府决策为例[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士如;;政府决策中的公众参与和利益表达——解决民生问题的政治思考[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7 梁君;周恩毅;;论和谐社会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诉求[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赵汝周;;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标准分析[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江凌;王德新;;我国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对策探讨[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徐元善;孙台维;;市民社会视阈下乡镇政府决策伦理的建构[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霞;公民参与成政府决策必须环节[N];深圳商报;2004年

2 记者  程茂林 通讯员  曹亮 范萍;平湖政府决策问计于民[N];嘉兴日报;2006年

3 范凯;大连市政协委员建议被纳入政府决策[N];人民政协报;2003年

4 乌兰察夫;为政府决策和学术研究提供服务[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5 记者 刘扬;本市公开选聘政府决策咨询专家[N];北京日报;2003年

6 彭永庚 汪胜安 高芹;改革和完善政府决策机制的思考[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5年

7 ;让民声在政府决策中充分体现[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8 雷辉;让公共辩论影响政府决策[N];南方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国岩;政府决策 执行 监督离不开统计[N];中国信息报;2008年

10 李世达;黄河上游水库移民课题成果通过专家鉴定[N];青海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虹;政府决策制度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罗依平;政府决策机制优化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3 刘恩东;中美利益集团与政府决策的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4 黄芳;论政府决策行为中的道德责任[D];复旦大学;2007年

5 孙大雄;政治互动:利益集团与美国政府决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李纬;中国医药和医疗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反思[D];南开大学;2009年

7 刘宏松;国际防扩散体系中的非正式机制[D];复旦大学;2007年

8 吴兴智;公民参与、协商民主与乡村公共秩序的重构[D];浙江大学;2008年

9 汤玉权;利益、参与与地方治理[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10 刘中连;当代中国县级政府管理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舒;网络信息对我国政府决策的影响及优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2 鄢自强;中国政府决策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桂兰;信息技术对我国城市政府决策品质的影响及策略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武媛;政府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5 孙珏;大众传媒及其理论与政府决策[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6 崔凤生;信息资源整合在政府决策中的作用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7 张亚萍;政府决策中专家咨询制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王伟东;论信息资源整合在政府决策中的作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姚东;协商民主对于政府决策的价值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王建明;防范地方政府决策失误的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网络参与下的政府决策回应模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94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4894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c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