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义与20世纪20年代的文化、政治思潮
发布时间:2017-07-15 18:32
本文关键词:国家主义与20世纪20年代的文化、政治思潮
更多相关文章: 国家主义 醒狮派 民族主义 文化保守主义 马克思主义 自由主义 三民主义
【摘要】:国家主义的学理最早可以上溯到古希腊时期的国家目的论,而其更为广阔的历史根据则内在于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19世纪下半叶以降,随着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西方的国家主义开始传入中国。国家主义适应了近代中国从中华帝国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的历史需要,因而在近代中国广为传播。本文以国家主义与20世纪20年代文化、政治思潮之间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透过思潮互动的角度揭示出国家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以及中、西国家主义之间的差异,是本文的研究旨趣所在。本文所使用的“20世纪20年代”主要是指1918—1930年;“文化、政治思潮”主要是指文化保守主义、民族主义、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以及三民主义。 全文分为七章。 第一章梳理国家主义的西学渊源及其传入近代中国的历史脉络。国家主义属于政治学的范畴,是与自由主义相互对立的思想体系,其学理主要包括国家目的论和国家主权论。国家主义在近代中国的移植有着非常深厚的土壤,因为要求实现国家主权的独立与完整正是国家主义的基本诉求之一。从词源上看,,汉语文献中“国家主义”一词的出现最早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急剧深化的时期。然而,当国家主义传入中国时,它所遭遇的是一种不同于西方的历史语境,后者既为国家主义的移植提供了土壤,也使之产生了某种理论上的突变。清末时期传入中国的国家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迅速发展成为一股影响较大的政治思潮。20世纪20年代的国家主义思潮最初发轫于1918年5月留日学生归国运动;1923—1925年间中国少年自强会、大江会以及醒狮社等国家主义团体的出现,标志着国家主义思潮的兴起;1925年5月五卅运动的爆发,促进了国家主义思潮由兴起走向高涨;1926年7月北伐战争的爆发,既使一度高涨的国家主义思潮顿时低落,也使国家主义呈现出某些新的面貌。 第二章考察20世纪20年代国家主义思潮的社会载体——国家主义者——的基本特征。所采取的研究视角是对《醒狮周报》撰稿人群体进行个案分析,揭示其身份特征、聚集途径以及分化、解体的情况。《醒狮周报》的撰稿人基本上出生于1890—1900年之间,他们在青年时期大多就读于都市的新式学堂,后在国内高等学校或国外继续深造,所从事的职业部门也集中于大学、报社与出版社等新型自由行业。将各撰稿人汇聚成群的联结纽带主要是对国家主义的共同兴趣和信仰。这一新型聚集途径的出现与近代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密不可分,集中反映了“后科举时代”知识分子新的聚集方式与身份认同的产生。但《醒狮周报》撰稿人对“国家主义”的侧重点不尽一致,曾琦等人看重的是“国家主义”这块政治招牌,王光祈、余家菊等人视民族文化的复兴为“国家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何炳松、邓叔耘等人则将兴趣放在国家主义学理的探索上。在长达两年(1924—1926)的办报过程中,随着《醒狮周报》本身思想主张的变化,以及国民革命高潮的到来,其撰稿人队伍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严重的分化。通过研究《醒狮周报》撰稿人构成、聚集与分化的情况,有助于把握1920年代国家主义思潮的兴起与近代中国社会文化转型之间的互动关系。 第三章从现代性的视野来考察国家主义与20世纪20年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关系。从中西文化观上看,国家主义者强调传统文化的特殊性,肯定传统文化的价值,主张以中华文化为本位,实现中、西文化的融汇,属于文化保守主义的重要一翼。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思想界“东方文化救世论”的流行,是促使国家主义者趋同文化保守主义的主要原因;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猛烈批判,以及新文化派所提倡的“西化”论,是刺激国家主义者趋同文化保守主义的直接原因。在国家主义者看来,“传统”并不是一个绝对同质的、不可分割的整体,西化论全盘反传统的观点是不可理解的。国家主义者虽然接受西方现代性,但这种接受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融合。国家主义者指出了西方近代文化的内在缺陷,并据此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近代意义做出了合理的阐释,西化论对西方近代文化的被动承受是不能赞同的。总的来说,国家主义者对西方现代性持一种且迎且拒的复杂态度。这种复杂态度是近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者所普遍具有的。 第四章探讨国家主义者对“一战”后民族自决思潮的回应,并揭示此中透露出的国家主义与民族主义之间的某种关系。民族自决原则是近代西方民族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石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民族自决思潮在世界范围内广为兴盛,对中国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游离于国、共两党之外的国家主义者对民族自决理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针对中国现实设计了民族自决的方案。在国家主义者看来,民族自决的唯一出路是各族人民武装起来求得中华民族整体的自决,而不是允许蒙、藏独立建国。其理论困境则是在军国民主义与世界主义、“国家”与“国民”之间存在深度紧张。透过国家主义者的民族自决论述,可以发现其鼓吹的“国家主义”接近于“公民民族主义”。 第五章从20世纪20年代特定的历史语境出发,来解读国家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关系。20世纪20年代国家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关系比较复杂,两者既有相互对立的一面,又有相互沟通的一面。“一战”后世界主义虽盛极一时,但国际社会仍然是“强权战胜公理”,自由知识分子与国家主义者都主张调和国家主义与世界主义,思想上颇多契合之处。新文化运动引起了思想界对中国文化出路的普遍关注,自由知识分子提倡西化论,主张按照西方现代文明的模式来建设新文化,国家主义者则趋同于文化保守主义,强调对于民族文化特性的维护,双方难以沟通。1920年代国内相继出现北洋军阀专制政权和国民党专制政权,自由知识分子奉行一贯的改良路线,国家主义者则坚守革命立场,双方虽有互动、对话,然始终难以携手合作。只有多层次地梳理20世纪20年代的历史语境,才能够理解国家主义与自由主义对立与沟通并存的复杂关系。 第六章考察中共建党至北伐战争爆发前(1921—1926)国家主义者与马克思主义者的关系。中共建党初期就制定了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的政策,对国家主义者进行了争取。由于受到五四时期社会主义的洗礼,国家主义者在一定程度上认同于中共民主主义的革命纲领,接受了中共的“联战”。但是,随着国共合作的实现以及工农运动的蓬勃兴起,中共所宣传的阶级斗争以及无产阶级专政,为鼓吹超阶级的国家观的国家主义者所不能认同,后者断然拒绝了中共的“联战”。与此同时,中共也愈发强调无产阶级对于国民革命的领导地位,国家主义者的“联战”价值有所下降,但仍在争取之列。直至北伐战争爆发,中共才彻底放弃对于国家主义者的“联战”,将其径直列为国民革命要打倒的对象,双方关系彻底决裂。 第七章研究孙中山逝世后(1925—1930年)国家主义者对三民主义的认识及其演变。以1927年4月“四一二政变”为界,1925—1930年间国家主义者对三民主义的认识可细分为前、后两个历史阶段。在前一阶段,由于“联国反共”的政治需要,国家主义者着重澄清了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区别,并从理论上实现了国家主义与三民主义的对接与融合,对三民主义基本上持继承与肯定的态度。在后一阶段,由于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政治需要,国家主义者参与到三民主义“本体”问题的讨论中来,对三民主义基本上持批判与否定的态度。造成这种认识变化的原因与国内政治形势的风云变幻息息相关。国家主义者围绕三民主义展开的种种论说,是以其政治利益、政治主张的实现为核心的。在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因应于政治形势的变化,国家主义者在政治上的主张有所不同,其对三民主义的认识随之而变。 文章最后为“结论”部分。透过思潮互动的角度,将20世纪20年代国家主义思潮的核心价值理念概括成“国家至上”,同时揭示了中、西国家主义的几点区别:首先,中国近代国家主义的西学来源并不限于西方的国家主义,它还把国家主义之外的西学成分纳入其中。其次,中国近代国家主义采取了“托古”的论述策略。第三,中国近代国家主义具有“国家—个人”、“国家—世界”、“国家——民族”三个参照系,西方国家主义则只具有前两个参照系。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中国近代国家主义的终极价值诉求是和平主义与世界大同,西方国家主义则逐渐发展成为鼓吹对外扩张与侵略战争的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从总体上看,中国近代国家主义呈现出典型的中国化特质,这一特质的基本内涵是要求实现中华民族的自决与独立。这与鼓吹对外侵略的西方国家主义具有本质上的区别。造成这一本质区别的历史、文化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其一,传统的大同思想、“仁爱和平”的人文理念,制约了中国近代国家主义不至滑向黩武的军国主义。其二,近代中国积贫积弱、落后挨打的现实环境,决定了中国近代国家主义所面临的时代主题是挽救民族危亡,而不是对外侵略扩张。
【关键词】:国家主义 醒狮派 民族主义 文化保守主义 马克思主义 自由主义 三民主义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092
【目录】:
- 摘要2-6
- Abstract6-13
- 绪论13-27
- 一、 选题来源13-14
- 二、 学术史回顾14-24
- 三、 研究思路24-26
- 四、 创新与不足26-27
- 第一章 中国近代国家主义的渊源与流变27-64
- 第一节 西方国家主义溯源27-30
- 第二节 清末民初历史语境中的国家主义30-37
- 一、 民族救亡语境31-33
- 二、 革命与立宪语境33-37
- 第三节 20 世纪 20 年代国家主义思潮的发展阶段37-64
- 一、 五四运动前后(1918—1925)国家主义思潮的兴起37-42
- 二、 五卅运动时期(1925—1926)国家主义思潮的高涨42-52
- 三、 北伐战争及战后(1926—1930)国家主义思潮的低落与新出路52-64
- 第二章 国家主义者的构成、聚集与分化——以 20 世纪 20 年代《醒狮周报》撰稿人为中心的考察64-96
- 第一节 《醒狮周报》的版面及其撰稿人的构成64-71
- 第二节 《醒狮周报》撰稿人的聚集途径71-87
- 一、 国、共之外的政治立场71-77
- 二、 民族本位的文化观77-82
- 三、 国家主义的学理兴趣82-87
- 第三节 《醒狮周报》撰稿人队伍的分化87-93
- 一、 内部:革命与改良之争87-90
- 二、 外部:北伐战争的冲击90-93
- 第四节 近代社会转型与知识分子身份认同的变化93-96
- 第三章 国家主义与 20 世纪 20 年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融合96-113
- 第一节 趋同文化保守主义的原因96-102
- 第二节 文化保守思想的系统阐述102-110
- 一、 “国性”观与整体性的文化观念102-105
- 二、 文化与国家105-107
- 三、 伦理革命与新道德的建设107-110
- 第三节 近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对西方现代性的迎拒110-113
- 第四章 国家主义的民族自决方案:国家主义者对“一战”后民族自决思潮的回应113-133
- 第一节 非殖民化:民族自决的模式113-120
- 第二节 外抗强权,内除国贼:民族自决的目标120-123
- 第三节 军事战争:民族自决的道路123-127
- 第四节 国家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关系127-133
- 第五章 20 世纪 20 年代国家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关系133-153
- 第一节 国家主义与世界主义133-139
- 第二节 民族本位与全盘西化139-143
- 第三节 革命与改良143-153
- 第六章 北伐前数年(1921—1926)国家主义者与马克思主义者的合离153-176
- 第一节 “少中”求同存异153-162
- 第二节 旅法期间“谈谈打打”162-165
- 第三节 五卅时期的决裂165-176
- 第七章 国家主义者对三民主义的认识及其演变,1925—1930166176-190
- 第一节 “真”“假”三民主义与国家主义176-182
- 一、 “真”、“假”三民主义176-180
- 二、 三民主义与国家主义180-182
- 第二节 三民主义的“本体”问题182-187
- 第三节 认识变化的原因187-190
- 结语190-198
- 一、 20 世纪 20 年代国家主义思潮的核心价值理念190-194
- 二、 中、西国家主义的区别194-198
- 附表198-211
- 参考文献211-22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勇;;辛亥后尊孔思潮评议[J];安徽史学;1992年02期
2 李翔海;;从后现代视野看现代新儒学的理论特质[J];东方论坛;2007年01期
3 姜义华;论二十世纪中国的民族主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4 刘明贤;格林的新自由主义理论评析[J];广东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5 俞兆平;刘旭东;;民族主义视点中的闻一多[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7期
6 米·马尔科维奇;辛继平;;传统自由主义还是民主的社会主义[J];国际共运史研究;1991年04期
7 朱其永;;国家认同抑或阶级认同:国家主义与共产主义之争评析[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2年03期
8 许纪霖;在现代性与民族性之间:张君劢的自由民族主义思想[J];学海;2005年01期
9 胡伟希;;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思潮的产生和发展[J];学术研究;1991年01期
10 杨思信;;对20世纪20年代国家主义教育学派的历史考察[J];学术研究;2008年07期
本文编号:5452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545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