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法兰克福学派非主流人物的社会主义观及其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2017-08-05 22:23

  本文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非主流人物的社会主义观及其当代价值


  更多相关文章: 法兰克福学派 社会主义观 批判理论


【摘要】:法兰克福学派非主流思想家通过考察现实社会主义或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来诠释他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早期边缘人物魏特夫聚焦于东方专制主义,认定共产党领导下的苏联和新中国是亚细亚的复辟。重要成员波洛克致力于政治经济学批判,主张民族社会主义即国家资本主义。诺伊曼针对波洛克的观点提出尖锐批判,声称民族社会主义即极权式垄断资本主义。他们的理论主张对法兰克福学派奠基人物霍克海默乃至整个学派批判理论的主题及其转型有着重要影响,也促使第一代和第二代代表人物调整了对苏联式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理解方式,表达他们对超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第三条道路"的期待,不同程度地论及他们对中国社会主义及其问题的认识。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
【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 社会主义观 批判理论
【基金】:2013年浙江省哲社规划课题(13NDJC022Z)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国家留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留金法[2014]5050)
【分类号】:D091
【正文快照】: 国内已有研究主要集中探讨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 或片段式探究个别思想家的社会主义观, 无疑为我们从思想发展的脉络上深入剖析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主义观奠定了基础。 本文侧重分析该学派非主流人物魏特夫、 波洛克和诺伊曼的理论主张, 理性地审视他们的观点如何影响第一代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薄珏;;法兰克福学派自然异化理论探析[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3年01期

2 张伟;;法兰克福学派对法西斯主义的剖析[J];探索与争鸣;1990年01期

3 陈振明;;法兰克福学派的“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91年04期

4 尤战生;法兰克福学派对发达资本主义大众文化的批判[J];理论学刊;2003年03期

5 刘红梅;毛泽东和早期法兰克福学派关于人与社会观点的比较研究[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3年06期

6 陈志刚;法兰克福学派工具理性的批判和困境[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陈乐;;深化和拓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精神——浅析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贡献[J];长白学刊;2006年01期

8 张衍凯;徐兵;;从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谈起[J];法制与社会;2008年12期

9 李书娜;;法兰克福学派科技与人性异化关系理论探析[J];世纪桥;2009年17期

10 贺翠香;;法兰克福学派在中国的影响及其意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郑召利;;早期法兰克福学派对马克思哲学本质的理解和阐发[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鲍金;;发现意义:大众文化再阐释——兼评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3 陈立旭;;重估大众文化的政治潜能——费斯克与法兰克福学派等的分野[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尤战生;;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高鸿钧;;通过民主和法治获得解放——读《在事实与规范之间》[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混合的法律文化[C];2007年

6 张一兵;;后人学·无调哲学·否定的辩证法——阿多尔诺与法兰克福学派的“后现代转折”[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一辑)[C];2000年

7 范晓丽;;从“启蒙辩证法”到“为承认而斗争”———谈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转向与哲学基础嬗变的双重逻辑[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大学哲学系 仰海峰;法兰克福学派启蒙思想的困境与超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编译 黎文;二战中的法兰克福学派[N];文汇报;2013年

3 程继田;当代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研究的力作[N];文艺报;2005年

4 黄一芳(作者单位: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传播批判理论(中)[N];中华新闻报;2000年

5 ;法兰克福学派及其代表人物[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6年

6 [德]阿克塞尔·霍耐特 王才勇 译;法兰克福学派在亚洲的接受史及影响[N];文汇报;2008年

7 ;法兰克福学派的现代转型[N];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黄一芳;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传播批判理论(下)[N];中华新闻报;2000年

9 周穗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旗下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批判[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李青宜;全面的危机[N];学习时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高涵;法兰克福学派的知识社会学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叶晓璐;法兰克福学派的意识形态批判及其存在论视域[D];复旦大学;2005年

3 陈士部;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历史逻辑[D];扬州大学;2008年

4 陈蓓洁;艺术·真理·现代性批判[D];复旦大学;2007年

5 赵琰;霍耐特“承认理论”探究[D];华侨大学;2011年

6 施立峻;审美批判与理性重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西萍;对法兰克福学派文明论的思考[D];兰州大学;2008年

2 王丽群;法兰克福学派心理机制批判的理论及当代启示[D];黑龙江大学;2007年

3 陈振芳;法兰克福学派“人化的自然”观[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董晓飞;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伦理思想[D];贵州大学;2009年

5 徐小雯;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评析[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6 张圣洁;法兰克福学派消费文化思想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江怡;法兰克福学派与中国大众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耿连娜;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9 向华;法兰克福学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10 张凤琳;前期法兰克福学派现代主义文艺理论研究[D];延安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272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6272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e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