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制与民主制的重构——现代国家建构视野中的代议民主
本文关键词:代表制与民主制的重构——现代国家建构视野中的代议民主
【摘要】:代议民主是国家范围内的制度形式,它以政治共同体的存在作为前提。现代国家实行的代议民主是代表制和民主制两种成分的复合,在国家与社会的双向运动中,代表制和民主制实现了互渗性融合。代表制开始展现平等的精神,民主制逐渐具备代议的形式。代议民主重构了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它将社会同意转化为国家统治的正当性支持,并将国家权力转化为促进社会公益的责任性承诺。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研究院;
【关键词】: 国家建构 代表 代议民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国家治理视野中的民主发展路径研究”(14BZZ002)
【分类号】:D082
【正文快照】: 现代社会中的民主政治,一般表现为代议政治。公民定期选举代表组成合议机构行使国家权力,由此形成了有别于直接民主制的间接民主制。代议机构从选举中产生并对选民负责,是民主过程的基本特征。代议民主的基本框架形成于资产阶级革命后,它复兴了古典民主的精神,并将其与代表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华峰;;从罗马私法原则到政治原则——“关涉全体之事,须得全体同意”在中世纪西欧的演变[J];政治思想史;201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志达;;新生代农民工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之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2 杨泽章;;托克维尔与自由的正当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杨海坤;;中国走向宪政之路——兼论“三个代表”理论和我国宪法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4 李昌麒;李永成;;科学发展观与政府角色定位的经济法思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5 方潇;;革命话语下的理性思维——董必武法学教育思想刍议[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6 申惠文;;驳民法宪法新同位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7 张本英;评英国“1830年代理论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8 张本英;英吉利民族与英帝国[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9 郑晓华;达尔经济民主思想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10 强昌文;;权利:社会公平的“阿基米德点”[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增刚;;国际关系的双层博弈框架:一个新政治经济学的思路[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刘业进;莫志宏;;从集中控制到框架条件管理——城市规划的演化理论视角[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论文集)[C];2011年
3 原平方;;社会网络化(SNS)与中国公民社会想象[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高洪贵;;农民工参与公共决策探析——以协商民主理论为视角[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秦越存;;现代性伦理危机与西方共同体主义的困境[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赵一强;;契约和谐及其伦理实现[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刘梅珍;;哈姆雷特形象的伦理视角审视[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伍俊斌;;社会转型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分析[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王国龙;;由语言追问法律的意义[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10 陈柳钦;;全球化视野下国家主权理论的演变与发展[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6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7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龙耀;国家保障与社会支持:中国高校学生生存路径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君健;我国农村金融资产证券化SPV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刘文洁;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反思与完善[D];河北大学;2009年
4 苏焕菊;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刘园园;环境法律政策的执行机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徐姗;推进中共党内民主建设的有效途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顾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勋;中国法治变革下的价值观冲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王爱军;行政行为的目的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丛日云,郑红;论代议制民主思想的起源[J];世界历史;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斌;公民参与的深度扩展:从代议民主制下的传统政府管理到治理[J];理论与改革;2005年05期
2 施雪华;论传统君主专制政治向现代代议民主政治转变的过程、机理和动因[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张晓兰;;从代议民主制到行政集权民主制[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S1期
4 李默海;;代议民主制的监督和制约功能[J];理论视野;2013年09期
5 赵聚军;;代议民主与福利超载:从福利国家危机、拉美化到欧债危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4年03期
6 梁木生;;论代议民主的本质在运行中的彰显——析修正民主理论认识的局限[J];理论与改革;2006年04期
7 李元书;政治发展的最终目标和阶段[J];学习与探索;1999年03期
8 郭小安;;超越抑或拯救代议民主:网络民主价值辨析与合理定位[J];公共行政评论;2010年04期
9 金纬亘;;代议民主与直接民主相结合的新民主诉求——西方生态主义基层民主观探析[J];社会科学家;2006年03期
10 王烨;;试论代议民主与网络民主[J];理论月刊;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秀雄;;审议民主与公民意识[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2 颜强;;超越规划公众参与中的左右激进主义——以厦门PX项目等公共事件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规划实施)[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圣明;抽样民主与代议民主的结合[N];学习时报;2009年
2 ;中国的社会主义代议民主共和制[N];文汇报;2004年
3 俞可平;协商民主:当代西方民主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N];学习时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秦燕;协商民主:从价值到经验[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本文编号:6273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627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