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伦理思想研究
本文关键词:李大钊伦理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李大钊 道德本质 唯物史观 民主政治 国民性改造 人生观
【摘要】: 李大钊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代表,也是一位思想启蒙家、民主主义革命者,他在民主主义运动中与陈独秀一起高举着“科学”“民主”的旗帜,宣传民主、自由思想,呼吁建立民主主义政权。在他的一生中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使他始终以“铁肩担道义”为己任,直至牺牲。 本文主要对李大钊的伦理思想进行分析和研究,文章分为四部分:第一,李大钊伦理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文化渊源;第二,李大钊的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主要从道德本质、政治伦理、国民性改造、人生观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三,主要分析李大钊伦理思想的三个明显特点,即时代性、调和性和实践性。第四,结合历史背景和当今时代问题论述李大钊伦理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 李大钊作为一位承前启后的思想家,他在继承前人理想的同时开启了时代的新纪元。在当代社会经济和道德面临着发展不和谐的矛盾,本文希望通过对李大钊伦理思想的研究为解决现在的德育建设、和谐社会的建设等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李大钊 道德本质 唯物史观 民主政治 国民性改造 人生观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23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引言9-10
- 第1章 李大钊伦理思想的渊源10-16
- 1.1 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10-11
- 1.2 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辩证吸收11-12
- 1.3 近代西方伦理思想的影响12-14
- 1.3.1 穆勒的自由思想12-13
- 1.3.2 托尔斯泰的思想13-14
- 1.4 李大钊伦理思想的方法论基础14-16
- 第2章 李大钊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16-33
- 2.1 道德变动论16-18
- 2.1.1 道德本质变动说16-17
- 2.1.2 对孔门伦理进行辩证地批判17-18
- 2.2 政治伦理观18-20
- 2.2.1 早期"民彝"的宪政理想19-20
- 2.2.2 从"民彝"到"平民主义"的思想变迁20
- 2.3 自由的人权思想20-24
- 2.3.1 思想和言论自由21-22
- 2.3.2 妇女自由解放思想22-23
- 2.3.3 劳工神圣的思想23-24
- 2.4 国民性改造思想24-28
- 2.4.1 早期"自觉的"国民性改造思想24-26
- 2.4.2 人道主义的改造26-28
- 2.5 乐观进取的人生观28-33
- 2.5.1 青春的进取观28-30
- 2.5.2 爱国的生死观30-31
- 2.5.3 幸福观31-33
- 第3章 李大钊伦理思想的特点33-38
- 3.1 时代性33-34
- 3.2 调和性34-37
- 3.2.1 调和性的表现34-35
- 3.2.2 调和的法则35-37
- 3.3 实践性37-38
- 第4章 李大钊伦理思想的价值38-44
- 4.1 历史地位和价值38-40
- 4.2 现实意义40-44
- 4.2.1 "劳工神圣"思想的启示40-41
- 4.2.2 "物心两面,灵肉一致"改造思想的启示41-42
- 4.2.3 "调和论"思想的启示42-44
- 结论44-45
- 参考文献45-48
- 致谢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新山;梅倩;;论墨家伦理思想及其当代思想道德建设价值[J];邢台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崔剑荣;;罗斯的显见义务论直觉主义[J];学理论;2011年17期
3 王敬华;刘淑芝;;论孙中山的政党伦理思想——纪念孙中山诞辰145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孙寅生;;胡锦涛执政党伦理思想探析[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林津如;姬海新;;邓小平幸福伦理观初探[J];党史纵横;2011年08期
6 郑庆权;;毛泽东军事伦理思想探析[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赵占臣;;儒家“性善论”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民主缺失之分析[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邹丽龙;;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对现今民众法治的影响[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2期
9 沈文征;;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点[J];经营管理者;2011年14期
10 王强;;为人民服务:马克思主义政党伦理的内涵及影响——以中国共产党九十年历程为例[J];科学社会主义;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玉花;;瞿秋白伦理思想探微[A];瞿秋白研究新探——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1999年
2 斯仁;王晶;;中国少数民族伦理学研究30年——以蒙古族为例[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马平;;回商伦理思想及其他[A];中国回商文化(第一辑)[C];2008年
4 唐凯麟;王泽应;;毛泽东伦理思想论要[A];毛泽东研究总第1辑2006年第1辑[C];2006年
5 李志鸿;林国平;;规训与惩罚——雷神崇拜与中国传统社会[A];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第二次会议论文集[C];2003年
6 吕锡琛;;30年来中国大陆道家道教伦理思想研究简述[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孔毅;杨志才;;王符伦理思想研究三十年[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潘忠宇;李伟;;民族伦理学研究的回顾与期望[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孟爱青;;论中国传统医学的仁道医德思想[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10 颜廷淦;翟华楠;;论儒学思想与医德教育[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永胜;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N];光明日报;2001年
2 高惠珠;融民族传统伦理于当代社会建设[N];社会科学报;2008年
3 杨秀香;孔子伦理思想的世俗转向及其人文价值[N];光明日报;2004年
4 王泽应;中国伦理学研究回眸[N];光明日报;2000年
5 宋希仁;经济学家的道德追问[N];中华读书报;2002年
6 王立群;日本近代化动因的新探索[N];中华读书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姜垠;百年构骨今朝更葱茏[N];扬州日报;2008年
8 张荣;自私与同情的和谐[N];光明日报;2002年
9 ;中国伦理学的发展与时代主题[N];光明日报;2003年
10 张琼;科学发展观的伦理意蕴[N];光明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祥超;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世明;孔子伦理思想发微——现代生活语境中的《论语》解读[D];清华大学;2004年
3 张小平;李大钊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唐建文;周恩来外交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5 刘yN;苏轼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周宇;天下为公[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刘文波;王安石伦理思想及其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炼;张君劢的伦理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陈剑旄;蔡元培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皮庆侯;孙中山民生主义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玖林;杨昌济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林云;康有为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鹏;试论墨子实利主义伦理思想[D];山西大学;2008年
4 周朗生;戴震伦理思想管窥[D];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亚芳;论盖斯凯尔夫人小说中的伦理思想[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唐水桥;论孔子伦理思想中的“仁”及其现实意义[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昶;《聊斋志异》之伦理评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周国辉;论马尔萨斯的人口伦理思想[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吴涯;中国老年伦理问题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10 方群;社群主义伦理学考辩[D];苏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286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828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