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差异性比较
发布时间:2017-09-12 07:17
本文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差异性比较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 实践基础
【摘要】: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是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改良主义思想体系。由于它对资本主义国家的体制和政策进行了一些有利于劳工阶层的改良,从而在不少国家获得了认可,又由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的一些经济、社会政策和措施表面上与其有相似之处,且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共同的“老祖宗”,因此,近几年来,它在中国的影响逐渐扩大。有人有意无意地混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澄清二者区别是关系到我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问题,对于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民主社会主义思潮之间有很多明显差异。限于作者的能力和时间,本文选取四个角度,即从实践基础、核心价值观、政党观、所有制理论等四个方面对二者的区别做进一步的梳理和比较分析。本文首先就近几年来我国学界对二者异同的比较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作者认为,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二者交流、交锋的增多,我国学界从总体上对二者的区别的把握是准确的,但在实践基础、核心价值观、政党观、所有制理论等四个方面的比较研究还需要拓展和深化。本文第二部分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实践基础的差别。从实践上看,中国进行的后发追赶型现代化是在东方一个落后的大国从事的一个非常不同的实践,它必然从社会理想到制度设计都与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民主社会主义非常不同。本文第三部分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区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民主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内容更丰富。这是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现实需要以及社会发展目标的丰富、多样性决定的。关于自由、公正等价值目标虽然在字面上完全相同,但其实质内涵有本质区别。我们的自由、公正强调的是强调集体的自由,与民主社会主义站在个人主义立场上强调个人自由的优先权是非不同。本文第四部分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观与民主社会主义政党观之间的区别。二者不同的政治理念有着不同的政治传统和现实依据,并且,这种区别不是一个表面上的形式性的问题,而是涉及到一个政党是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问题。本文第四部分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上的不同观点。中国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所有制实现形式上的混合,并且继续强调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根本目的是发展公有制经济,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并不是像民主社会主义主张的那样,在国家的根本经济制度、生产关系上实行混合所有制。本文的创新是对两者核心价值和实践基础区别的论述。这是以往的研究没有涉及到的,另外,对政党制度和所有制思想的区别也提供了新的思考,尝试做出新的回答。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 实践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1;D091.6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一、绪言9-14
- (一) 选题背景9-10
- (二) 研究意义10
- (三) 研究现状10-12
- (四) 研究方法12-13
- 1. 文献研究法12
- 2. 比较分析法12-13
- (五) 创新点和最终结论13-14
- 1. 文章创新点13
- 2. 最终结论13-14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实践基础的差异性比较14-20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基础14-16
-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背景14
- 2. 改革开放的探索与实践14-15
- 3. 现代化和民族复兴是实践的总目标15-16
- (二)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实践基础16-18
- 1.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实践背景16
- 2.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实践的社会基础16-17
- 3.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实践依据17-18
- (三) 二者实践基础的区别18-20
- 1. 二者的实践背景不同18
- 2. 二者的实践依据不同18-19
- 3. 二者的实践发展方向不同19-20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核心价值观的差异性比较20-30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20-22
- 1. 核心价值观的内容20
- 2. 自由的内涵20-21
- 3. 公正的内涵21-22
- 4. 友爱的内涵22
- (二) 民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22-25
- 1. 民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22-23
- 2. 自由的内涵23-24
- 3. 公正的内涵24
- 4. 互助的内涵24-25
- (三) 二者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区别25-30
- 1. 二者在内容上的差异25
- 2. 二者的实质内涵有本质区别25-26
- 3. 二者的产生方式不同26-27
- 4. 二者的践行方式不同27-28
- 5. 二者的地位不同28-30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政党观的差异性比较30-36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观的特点30-31
- (二) 民主社会主义政党观的主要特点31-33
- (三) 二者政党观的主要差异33-36
- 1. 二者产生的现实基础不同33
- 2. 二者的政党性质不同33-34
- 3. 民主的功能作用与社会制度完善的关系不同34-35
- 4. 二者的政治意义不同35-36
-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所有制观的差异性比较36-42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混合所有制的特点36-38
- (二) 民主社会主义混合经济的主要特点38-39
- (三) 二者在所有制理论上的主要区别39-42
- 1. “混合所有制经济”与“混合经济”概念的实质不同39-40
- 2. “混合所有制经济”与“混合经济”的作用不同40
- 3. 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对民主社会主义混合经济的超越40-42
- 结语42-44
- 参考文献44-47
- 附录47-48
- 致谢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周新城;;民主社会主义不能救中国[J];党史文汇;2007年06期
2 张传鹤;;民主社会主义若干观点新议[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2期
3 曾瑞明;混合经济: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超越[J];理论探讨;2004年04期
4 漆明春;;交锋与超越:近期国内理论界关于民主社会主义批判的综述[J];探索;2008年02期
5 谢韬;;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J];炎黄春秋;2007年02期
,本文编号:8358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835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