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蒙德的“公民能力”思想探析
本文关键词:阿尔蒙德的“公民能力”思想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阿尔蒙德 公民文化 公民能力 臣民能力 国家治理能力
【摘要】:在阿尔蒙德看来,公民能力是指有能力的公民在参与制定政策及决策过程中,具有能够使政府官员满足其合理要求的政治影响力。在公民文化基础上,个人生成了公民能力。公民能力的获得促使臣民向真正的公民转变,并造就了一批政治生活中的“好公民”。公民能力与臣民能力共存于公民文化之中,二者之间既有平衡又有张力。公民能力就是政治能力,臣民能力就是行政能力。高度的政治能力能够提高行政能力的水平,但一个国家存在政治能力不能超过民主“平衡”的要求,片面强调获取政治能力在现实中可能会制约行政能力的发展,从而掣肘民主稳定的发展。公民能力的主要内容包括主观公民能力感、地方性公民能力和全国性公民能力、公民的合作能力。阿尔蒙德将公民能力感分为“主观公民能力感”和“客观公民能力感”。主观公民能力感就是公民相信自己能够对他们认为不公正的地方性或全国性法律采取行动上持有的感觉,而客观公民能力感就是用来影响政府的实际行为。意识指导行动,因此,主观公民能力感对于民主政治运行的意义要大于客观能力感。那些认为自己能够影响地方政府的人就是“地方能力者”,其所具备的能力就是“地方性公民能力”;那些认为自己能够影响中央政府的人就是“全国能力者”,相应地具备“全国性公民能力”。地方能力比国家能力分布更广,这与它在地方层级获得的政治参与机会更多密切相关。公民合作能力是公民能力的基础,一个有效运行的民主国家需要很高的公民能力,而这种能力就是建立在公民的合作能力之上的。公民能力作为因变量,组织成员身份和政治社会化是它的两个自变量。不同的组织成员身份对公民能力的影响也不同。具有政治取向的组织成员身份要比非政治性组织的成员身份能够产生更强的政治能力,同时一个组织中的积极成员身份对政治能力的影响要大于消极的成员身份。一般来说,政治社会化的路径不同也会影响公民能力的获得。个人在家庭、学校和工作中有过参与机会的,比一个没有这种机会的人更可能认为自己有能力影响政府。阿尔蒙德的公民能力思想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而且具有现实价值。这一思想虽然已经提出半个多世纪了,但这一概念及其所蕴含的思想精髓对于现代国家的治理,对于当今中国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阿尔蒙德 公民文化 公民能力 臣民能力 国家治理能力
【学位授予单位】:延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09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7
- (一)研究缘由及意义10-11
- 1.研究缘由10
- 2.研究意义10-11
- (二)文献综述11-16
- 1.国外研究现状11-12
- 2.国内研究现状12-16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16
- 1.研究思路16
- 2.研究方法16
- (四)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16-17
- 1.研究重点16-17
- 2.研究难点17
- 3.创新之处17
- 一、“诞生之树”:公民文化17-23
- (一)公民文化的内涵17-20
- (二)公民能力的生成20-23
- 二、“双生花”:公民能力与臣民能力23-28
- (一)公民能力:政治能力23
- (二)臣民能力:行政能力23-25
- (三)二者间的平衡与张力25-28
- 三、公民能力的主要内容28-36
- (一)主观公民能力感28-32
- (二)地方性能力与全国性能力32-33
- (三)公民的合作能力33-36
- 四、公民能力的基本变量36-39
- (一)组织成员身份36-37
- (二)政治社会化37-39
- 五、公民能力的当代价值39-42
- (一)公民能力与国家治理能力39-41
- (二)在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中提升公民能力41-42
- 结论42-44
- 注释44-46
- 参考文献46-48
- 后记48-49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绘荣;;政治文化多样性:国别差异,还是国内差异?——基于维尔达夫斯基与阿尔蒙德比较研究的视角[J];理论与改革;2012年04期
2 张钦朋;;阿尔蒙德的结构功能主义评析[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3 张钦朋;;阿尔蒙德公民文化理论述评[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温晋锋;;阿尔蒙德与亨廷顿的政治现代化模式比较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1989年08期
5 国怀林;于语和;;美国学者的“政治文化”概念、意义及其争论[J];宁夏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6 杜成贵,阎世笙;政治文化概念刍议[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7 孙西克;;政策学小词典[J];政策;1996年10期
8 岳世洲;评阿尔蒙德的“政治结构分化”理论[J];理论学习月刊;1994年Z1期
9 夏莉;影响我国当前政治稳定主要因素析论[J];宿州师专学报;2000年04期
10 吴乐杨;;大众传媒在政治发展中的角色与功能——基于阿尔蒙德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视角的分析[J];理论导刊;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丽萍;幸运的阿尔蒙德和政治学的幸运[N];中华读书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贺姣;阿尔蒙德的“公民能力”思想探析[D];延安大学;2016年
2 张建龙;政治发展观:马克思与阿尔蒙德比较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363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836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