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权运动”中的现代国家建构——以《新月》为中心的分析
本文关键词:“人权运动”中的现代国家建构——以《新月》为中心的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人权运动” 现代国家建构 胡适 罗隆基 王造时 《新月》
【摘要】: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初,胡适、罗隆基等人发起一场要求"人权"与"约法"的运动。学界一直以来大都视之为中国学人争"人权"的运动。然而在现代国家建构的视野下,"人权"、"约法"本为其题中要义,其时中国学人相关诉求的背后,更是他们之于现代国家的理解和建构规划。在这一意义上,他们批判、重建国民性,亦是为现代国家准备相应的国民性基础。因此,这场"人权运动"也是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国家意识觉醒和现代国家公民自我确认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融入到现代中国民族国家建设的系脉之中。
【作者单位】: 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
【关键词】: “人权运动” 现代国家建构 胡适 罗隆基 王造时 《新月》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MZ005)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12-0721) 国家民委项目(2014-GM-019)
【分类号】:D03
【正文快照】: 1920年代末,就在“好政府”与“联省自治”渐成余音之际,胡适、罗隆基等人又聚集一起,批判国民党一党专制,要求“人权”与“约法”。一直以来,学界大都视之为中国自由知识分子争“人权”的运动而加以论析1。然笔者以为,仅此一说未必能够全面理解其时学人的政治诉求与思想指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石毕凡;;国民党统治时期自由主义人权运动评析[J];安徽史学;2008年06期
2 陈永忠;;论1929—1931年的人权运动[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赵慧峰;简述人权运动时期的胡适思想[J];民国档案;1996年02期
4 张连国;中国自由主义迟到的人权宣言———1929-1931年人权运动简评[J];南京社会科学;1999年04期
5 魏晓耘;魏绍馨;;新月社作家与民国前期的人权与法治运动[J];齐鲁学刊;2006年05期
6 郭绪印;评胡适的“人权运动”与背离“民权同盟”[J];学术月刊;2000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思彦;;合作与冲突:劳资纠纷中的资本家阶级[J];安徽史学;2007年06期
2 蒋玉珉;刘振宏;;孙中山合作主义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尹行创;;论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发展变化[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4 王凤青;;黄炎培与第一届国民参政会[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张建华;孙中山与不平等条约概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6 李玉敏;;民国乡村合作社研究[J];北方论丛;2005年06期
7 张赛群;;南京国民政府的对外移民政策[J];八桂侨刊;2008年02期
8 于博;;略论中国地方自治改革的新思路——从欧盟立宪进程中的基本原则谈起[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9 张北根;;孙中山的国际战略思想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于文湖;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并未接受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政策[J];滨州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默;;战前国军的整建——以编制为中心[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朱英;;再论国民党对商会的整顿改组[A];中国商会发展报告 No.1(2004)[C];2005年
3 胡景北;;农业土地制度和经济发展机制:对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史的一种理解[A];200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演讲讨论稿)[C];2002年
4 汪华;;劳资冲突视野下社会保障有效性与合理性的反思——基于20世纪上半叶上海社会保障的一项实证分析[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5 耿云志;;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国民党的政治实践[A];“辛亥革命与20世纪中华民族振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韩大梅;;民生主义:孙中山开放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点[A];“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的开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金德群;;中国农民土地问题是国情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A];近现代史与国情问题研究[C];1991年
8 纪亚光;;论国民政府时期的社团管制[A];中国现代社会转型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9 党彦虹;;中国国民党“中常会”演变述略:1926—1945[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张殿兴;;民族危机与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政治主张(1931-1937)——以《大公报》社评及其政论文章为例[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孙桂珍;国民革命军政工制度研究(1924-1949)[D];南开大学;2010年
3 陈东;国民政府江西第五次剿共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4 赵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政治体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孙岩;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地方党政关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吴桂韩;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伊利贵;民国时期西南“夷苗”的政治承认诉求[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黄西武;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少数民族参加国家代议机构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李晓兰;审视与批判:《晨钟报》视域中的民初社会[D];上海大学;2011年
10 张玲;战争、国家与女性:抗战时期宋美龄的妇女动员[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佳;国民党民众运动研究(1924—1937)[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向静;抗战新闻漫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焦徽;衡阳城市现代化进程研究(1840-1949)[D];湘潭大学;2010年
4 陈永军;衰败与复苏:国民政府初期农业经济发展状况研究(1927-1937)[D];河南大学;2011年
5 李晓敏;蒋介石的“不抵抗”与张学良的“不抵抗”[D];吉林大学;2011年
6 黄燕;中国国民党干部培养体制变革研究(1924-1945)[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7 湛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海军留学生[D];南京大学;2011年
8 葛爽;国际法视角下的中日条约关系[D];南京大学;2011年
9 刘海军;战后苏南“二五减租”的困境(1945-1949)[D];南京大学;2011年
10 张国梁;近代中国“上轨道”政治的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家峰;;在权力与权利之间:现代国家建构的历史逻辑[J];天津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2 朱士华;;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路径与历史反思[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3 申恒胜;王玲;;民生-国家:现代国家建构的一个重要维度[J];理论与改革;2007年03期
4 纪程;;现代国家建构视域下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05期
5 黄辉祥;;“两委”矛盾:现代国家建构的内在张力——基于现代国家建构理论的尝试性解释[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徐勇;;现代国家建构中的农民权益维护[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叶麒麟;;现代国家建构的多维度考量[J];理论研究;2009年Z1期
8 李增元;;由“民主崛起”走向“增量式民主”:现代国家建构视野中乡村民主的演进逻辑[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05期
9 张良;;现代国家建构与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李占峰;任福兵;郭强;;社会现代化与中国现代国家建构[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华南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 蒋达勇;在现代国家建构视野下完善大学治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陈叶军;以制度的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卢小平;共同体的维度——现代国家建构中的族群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杨翠萍;现代国家建构与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黄辉祥;村民自治的生长:国家建构与社会发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叶麒麟;现代国家建构逻辑下的中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董政;现代国家建构中国家理性的法律表达[D];吉林大学;2014年
3 李乐为;公民社会与现代国家的建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侣传振;祭祀圈与耶稣会:我国农村社会组织及其转型[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包正椺;现代国家建构视野下的乡镇政权建设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蔡叶飞;国共和谈期间政党竞争的维度与策略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614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861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