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关联对民营企业信贷融资约束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9-18 11:12
本文关键词:政治关联对民营企业信贷融资约束的影响
【摘要】: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之一,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阶段,证券市场不成熟、法律制度不健全,使得我国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种种困境:政府侵害企业产权、政策歧视、市场准入受限、中小投资者利益遭受侵害等,其中融资困境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因此,民营企业普遍采用政治关联、金融关联等非正式体制突破融资困境,寻求持久稳定的发展。据全国工商联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民营企业对我国GDP的贡献总量从改革初期的1%左右迅速提高到70%左右,提高了财政税收和固定资产投资,促进了城镇就业和产品研发。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企业的社会地位迅速提升,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民营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已成为阻碍企业效率提高的最大障碍。因此解决融资困境成为推动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本文基于政治关联、信贷融资等相关理论,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将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从融资规模、融资期限、融资成本三个角度入手,以相关数据为支撑,分析并研究我国民营企业政治关联产生的背景和方式以及政治关联对民营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在本文中,实证研究以上交所民营上市企业2008-2013年数据为研究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以及多元统计回归分析,并得出以下研究结果:(1)建立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更易获取较大规模的融资资金;(2)建立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能够获得更长的融资期限;(3)建立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有能力以较低的融资成本获取融资资金。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一,本文系统性研究了政治关联与民营企业信贷融资的联系。在国内外已有的相关文献中,学者普遍重点研究建立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更易获取信贷融资,但对获取融资的便利性研究不够全面、具体;第二,本文从多角度对民营企业信贷融资成本进行研究。现有的民营企业信贷融资成本文献中,与政治管理联系在一起的研究较少,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重点关注政治关联对民营企业信贷融资成本的影响,对现有研究的不足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弥补。
【关键词】:政治关联 融资约束 民营企业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0;F276.5;F275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1章 绪论11-15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1-13
- 1.1.1 研究背景11
- 1.1.2 研究意义11-13
- 1.2 研究方法13
- 1.3 论文的基本框架13-14
- 1.4 主要创新14-15
- 第2章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15-26
- 2.1 相关基本概念15-17
- 2.1.1 民营企业15
- 2.1.2 政治关联15-17
- 2.1.3 融资17
- 2.1.4 融资约束17
- 2.2 融资约束的相关文献研究17-19
- 2.2.1 国外融资约束的相关文献17-18
- 2.2.2 国内融资约束的相关文献18-19
- 2.2.3 融资约束研究综述19
- 2.3 政治关联对融资约束影响的相关文献研究19-21
- 2.3.1 国外关于政治关联对融资约束影响的相关文献19-20
- 2.3.2 我国关于政治关联对民营企业融资约束影响的文献20-21
- 2.3.3 国内外关于政治关联对民营企业融资约束影响的文献综述21
- 2.4 相关理论基础21-26
- 2.4.1 MM理论21-22
- 2.4.2 信号传递理论22-23
- 2.4.3 融资优序理论23-24
- 2.4.4 代理成本理论24-26
- 第3章 民营企业信贷融资制度分析26-34
- 3.1 现阶段民营企业融资渠道26-27
- 3.1.1 内源融资26
- 3.1.2 外源融资26-27
- 3.2 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分析27-29
- 3.3 中国制度背景下民营企业融资特征分析29-34
- 3.3.1 中国转轨经济制度背景及其基本特征29-30
- 3.3.2 中国制度背景下民营企业融资特征及发展30-32
- 3.3.3 政治关联对民营企业融资约束影响的机理分析32-34
- 第4章 实证研究34-50
- 4.1 基本假设34-37
- 4.1.1 政治关联与民营企业贷款规模的分析与假设34-35
- 4.1.2 政治关联与民营企业贷款期限的分析与假设35-36
- 4.1.3 政治关联与民营企业信贷成本的分析与假设36-37
- 4.2 变量定义与样本选择37-41
- 4.2.1 设定变量37-40
- 4.2.2 样本选择40-41
- 4.2.3 数据来源41
- 4.3 实证检验41-50
-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41-42
- 4.3.2 Pearson相关性分析42-44
- 4.3.3 多元回归线性分析44-50
- 结论与建议50-54
- 参考文献54-58
- 致谢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茂生,苑德军;关于我国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问题[J];财贸经济;2000年01期
2 钟朋荣;对民营企业要实行“国民待遇”[J];改革与理论;2000年08期
3 胡旭阳;史晋川;;民营企业的政治资源与民营企业多元化投资——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4期
4 张建君;张志学;;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政治战略[J];管理世界;2005年07期
5 张纯;吕伟;;机构投资者、终极产权与融资约束[J];管理世界;2007年11期
6 位志宇;杨忠直;;基于信息经济学的担保机构与中小企业信贷分析[J];管理科学;2006年06期
7 窦炜;刘星;安灵;;股权集中、控制权配置与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兼论大股东的监督抑或合谋?[J];管理科学学报;2011年11期
8 罗党论;刘璐;;民营上市公司“出身”、政治关系与债务融资[J];经济管理;2010年07期
9 徐涛,万解秋;现代企业融资理论的发展轨迹[J];经济学动态;2002年03期
10 潘红波;夏新平;余明桂;;政府干预、政治关联与地方国有企业并购[J];经济研究;2008年04期
,本文编号:8751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875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