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桑巴特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8 11:01

  本文关键词:桑巴特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国家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计划经济 民族主义 帝国主义


【摘要】:桑巴特是20世纪著名的德国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他一生研究的两大主题。他曾就这两大问题与马克思、韦伯进行学术上的辩论。桑巴特的社会主义思想集中体现在《德意志社会主义》一书中。此书完成于1934年,试图为德国纳粹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但是并没有被纳粹所接受。 社会主义思想由来已久,在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就出现了社会主义思想的若干影子。社会主义思想自产生之后,发展至今,产生过众多流派。除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影响较大的还有民主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等等。桑巴特所倡导的德意志社会主义属于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起源于19世纪末的欧洲,主要流行于20世纪上半叶的德国。这种思潮融合了“国家”和“社会主义”两个概念。研究桑巴特的社会主义思想,本文主要是从以下几点着手。 导言主要概述了桑巴特的生平活动、思想的变化及其重要著作,介绍了国内外对桑巴特思想的研究现状。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桑巴特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首先分析了他研究社会主义时的概念分析法及反对社会科学的科学化方法,其次介绍了桑巴特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社会主义产生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在经济、社会领域造成的破坏;社会主义概念应当只从方式上去定义;马克思主义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批判其理论的关键在对大企业优先性的反驳;德意志社会主义在政治上高度集权,强调国家高于个人,在经济上则实行计划经济,重视农业的地位,主张政府采取措施,对消费、生产等领域进行规范和制约。 第二章将桑巴特的德意志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进行比较。就相同点而言,包括对资本主义弊端的批判、社会主义的计划性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研究方法。至于不同点,主要体现在:在理论基础上,前者是唯心史观,后者是唯物史观;在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上,前者主张维护国家利益,后者主张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发展前途上,前者认为社会主义是在国家范围之内,后者则认为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国家将会消亡;在社会主义实现的主体上,前者从英雄史观出发,强调精英人物的力量,后者从群众史观出发,把无产阶级看作资产阶级的掘墓人:在社会主义实现的途径上,前者强调改革,后者强调暴力革命;在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上,前者主张保留私有制,后者主张实行公有制;等等。 第三章从正反两方面评价桑巴特的社会主义思想,探讨其理论价值和缺陷,希望对社会主义思想有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文章认为桑巴特的社会主义思想价值主要表现在:重视社会经济制度的复杂性;重视精神、文化的价值;正确看待经济利益的作用;辩证地对待技术。缺陷表现在:反对经济和技术的持续变革、要求复农化、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倾向、具有帝国主义思想残余、把个人看成实现国家目的工具。
【关键词】:国家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计划经济 民族主义 帝国主义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091.6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导言9-16
  • 一、桑巴特其人及其主要著作9-11
  • (一) 早期生涯:社会主义和经济学9-10
  • (二) 中年职业生涯与社会学10
  • (三) 晚期生涯与国家社会主义10-11
  • 二、桑巴特思想的研究现状11-14
  • (一) 国外11-12
  • (二) 国内12-14
  • 三、本文的选题意义14-15
  •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15-16
  • (一) 研究方法15
  • (二) 创新之处15-16
  • 第一章 桑巴特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16-32
  • 一、研究社会主义的方法论16-18
  • (一) 概念分析法16-17
  • (二) 反对将自然科学的方法应用到社会历史领域17-18
  • 二、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根源18-19
  • (一) 经济根源18
  • (二) 社会根源18-19
  • 三、社会主义的概念及类别19-21
  • (一) 社会主义的概念19-20
  • (二) 社会主义的类别20-21
  • 四、对马克思主义的批评21-25
  • (一) “科学的”社会主义逻辑不通21-22
  • (二) 马克思主义只适用于资本主义时代22-23
  • (三) 自由、平等概念与资产阶级价值类似23-24
  • (四) 大企业具有优先性事实不确24-25
  • 五、德意志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25-32
  • (一) 德意志社会主义的含义25-26
  • (二) 德意志社会主义的政治26-29
  • (三) 德意志社会主义的经济29-32
  • 第二章 桑巴特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思想的比较32-43
  • 一、相同点32-35
  • (一) 对资本主义的批判32-33
  • (二) 社会主义经济的计划性33-34
  • (三)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34-35
  • 二、不同点35-43
  • (一) 理论基础35-36
  • (二) 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36-37
  • (三) 社会主义发展的前途37-39
  • (四) 社会主义实现的主体39-40
  • (五) 社会主义实现的途径40-41
  • (六) 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41-42
  • (七) 对大工业生产的态度42-43
  • 第三章 桑巴特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价值与缺陷43-55
  • 一、桑巴特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价值43-48
  • (一) 重视社会经济制度的复杂性43-44
  • (二) 重视精神、文化的价值44-46
  • (三) 正确看待经济利益的作用46-47
  • (四) 辩证地对待技术47-48
  • 二、桑巴特社会主义思想的缺陷48-55
  • (一) 反对经济和技术的持续变革48-49
  • (二) 要求复农化违背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49-50
  • (三) 具有狄隘的民族主义的倾向50-51
  • (四) 具有帝国主义的思想残余51-53
  • (五) 把个人看成实现国家目的的工具53-55
  • 参考文献55-57
  • 致谢57-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欣;;桑巴特笔下的资本主义发展史[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2 刘乃源;;马克思平等思想的内在逻辑及其对西方平等观的超越[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3期

3 肖汉森;;纳粹德国反犹政策的演变与原因[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3期

4 陈刚;;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及其当代意义[J];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5 高惠珠;;以人为本与马克思的个人观——科学发展观深度研究[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6 盛国荣;;技术:从控制自然手段到被控制对象[J];科技导报;2006年07期

7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前线;2011年11期

8 韩民青;;全球新工业化议程[J];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9 陈玉明;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J];书屋;2004年05期

10 刘国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方法比较研究[J];探求;2004年03期



本文编号:8751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8751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2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