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论施特劳斯对施米特政治概念的批判

发布时间:2017-09-19 13:32

  本文关键词:论施特劳斯对施米特政治概念的批判


  更多相关文章: 施米特 施特劳斯 政治概念 道德意图


【摘要】:施米特因其《政治的概念》而出名,他将政治定义为敌我划分的意识,并由此对自由主义进行了批判。施特劳斯对施米特的《政治的概念》的评注,既引起了施米特本人的赞赏,又引发了他自身思想的转向。在其评注中,施特劳斯指出,为保持其思想的融贯性,施米特的政治概念需要从论战概念变为规范概念,需要从秩序与无序的角度来理解,需要在道德上进行奠基。由于施特劳斯的特定写作方式,对其评注来说非常关键的批判意图经常受到忽视和误解。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哲学院;
【关键词】施米特 施特劳斯 政治概念 道德意图
【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重点项目(项目编号:TJZX13-001) 南开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NKZXZD140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091
【正文快照】: 施米特因《政治的概念》而出名。在有关这部著作的众多评论中,施特劳斯作于1932年的评论具有独特的重要性。无论在私下谈话还是公开文字中,施米特都曾经承认施特劳斯评论的独特性及其理解的准确性。??在施特劳斯的评论中,施米特的政治概念被理解为是对自由主义的根本批判。在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建洪;赵柯;;施特劳斯论施米特的自由主义批判[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5年01期

2 于克晓;;霍布斯、洛克、卢梭社会契约思想研究综述[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5年01期

3 刘增明;;在现实政治与理想政治之间——透过施米特政治哲学看马克思哲学的当代价值[J];人文杂志;201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增明;敌友政治观[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欢欢;论施米特的政治正当性[D];吉林大学;2009年

2 刘军;霍布斯与卢梭自然状态学说的差异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崔鹤;自然与约定[D];新疆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永会;;卡尔·施米特政治思想简述[J];特区实践与理论;2008年02期

2 赖骏楠;;卡尔·施米特:现代性与决断论——从海因里希·迈尔的两部作品开始[J];清华法治论衡;2009年02期

3 陈伟;;施米特的大空间理论[J];政治思想史;2010年01期

4 李道刚;;浪漫国家主义批判——《施米特与政治法学》漫谈[J];山东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0期

5 张文喜;论理性主义专政和历史唯物主义之间的结构性关系——读施米特《政治的浪漫派》[J];理论探讨;2005年03期

6 徐贲;;政治神学的教训:失节的施米特[J];开放时代;2006年02期

7 陈舒;;施米特的政治与国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刘涛;;施米特的宪法思想[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陈伟;;施米特的代表理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徐凤林;;施米特与俄罗斯当代政治思潮[J];俄罗斯研究;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军;姚成龙;;施米特对于公民教育的启示[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朱刚;;敌对的抑或友爱的政治?——施米特的“政治的概念”以及德里达对它的解构[A];“西方政治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杰夫;特洛伊木马与企业创新[N];中国证券报;2009年

2 雨荷;“抄袭门”持续发酵匈总统被迫辞职[N];法制日报;2012年

3 刘小枫;施米特的反帝檄文[N];南方周末;2006年

4 宗成河(复旦大学);施米特与自由主义[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5 ;9·11寻呼信息“解密”:“我没事,爱你”[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6 约书亚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浪漫的政治表现主义[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7 记者 王磊;想办奥运 先抓环保[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8 上海大学历史系 成庆;真理与政治的命运[N];南方周末;2012年

9 深圳特区报记者 叶红梅;我的兴趣是搞清西方学问的本来面目[N];深圳特区报;2013年

10 ;全球自杀人数相当于每天一次“9?11”[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东明;例外的挑战:卡尔·施米特的国家紧急权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2 刘增明;敌友政治观[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森;施米特政治观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3年

2 管书艳;论卡尔·施米特的政治观[D];黑龙江大学;2009年

3 刘余勤;卡尔·施米特:以政治神学对抗浪漫主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陈;剩余物抑或衍生物[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5 王震锋;施米特对自由主义的批判[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陈德;施米特“强国家”理论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3年

7 陈舒;现代国家的法理学基础[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8 王欢欢;论施米特的政治正当性[D];吉林大学;2009年

9 李柯;论韦伯与施米特对技术政治的批判[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10 王冠;理想和现实中的议会民主制[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819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8819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0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