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塞罗的政治观
本文关键词:论西塞罗的政治观
【摘要】:古典希腊时期的哲学家们,例如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是基于城邦,从德性的角度构建政治制度和具有有限权利的“公民”概念。但进入希腊化罗马时期,城邦衰落,国家兴起。在普遍性的共同体这一背景之下,希腊化哲学家们将伦理学作为第一哲学,从伦理学出发思考政治的德性,以个体的优先性取代了城邦的优先性,以自由原则取代了公正原则。西塞罗的政治观受古典希腊和希腊化两个传统的影响。他结合了罗马的现实,平衡了作为政治家的西塞罗与作为哲学家的西塞罗之间的冲突,从而构成他的政治哲学。西塞罗政治观的第一个重要方面是法权国家的概念,即把国家看作一个法权的存在,国家是由法律及其承担法律的主体构成。西塞罗在法律的意义上来讨论政体,主张共和政体。元老院、执政官、保民官三头在共同的法权范围内实施他们的权力。西塞罗人民主权的观念是国家法权思想的来源。他所谓的人民是指法权意义上的不同种族的人的共同体。国家是有法权的人民的集合体。西塞罗基于自然的权力赋予了人民以完整的法权。西塞罗把神明作为法律的基础,要求罗马的公民敬奉神明,并视之为公共宗教。西塞罗公民宗教的观念为其法权国家和人民主权概念提供了基础论证。
【关键词】:西塞罗 法权国家 人民主权 公民宗教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091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9
- 1 引言9-12
- 2 古希腊城邦的政治与“公民观念”12-15
- 2.1 柏拉图的政治观念12-13
- 2.2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观念13-15
- 3 希腊罗马时期的政治与公民观念15-21
- 3.1 伦理学作为第一哲学15-17
- 3.2 个体自由与自然公正17-21
- 4 西塞罗的法权国家观念21-27
- 4.1 西塞罗作为政治家的政治哲学家21-23
- 4.2 法权国家23-25
- 4.3 共和政体25-27
- 5 西塞罗的人民主权观念27-30
- 5.1 自然法27
- 5.2 人民主权27-30
- 6 西塞罗的公民宗教观念30-36
- 6.1 现代对公民宗教的论述30-31
- 6.2 公民宗教31-33
- 6.3 宗教与法律33-36
- 7 结论36-38
- 参考文献38-40
- 作者简介4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学仁;;论西塞罗[J];法学研究资料;1982年Z1期
2 段德敏;道德共和国:在希腊与罗马之间——试析西塞罗政治思想的原创性[J];长沙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3 阮芬;;从《论共和国 论法律》中看西塞罗的共和思想[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10期
4 王晓朝;李树琴;;论西塞罗的国家定义及其基本特征[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贺五一;;西塞罗的表决法思想[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年12期
6 王焕生;西塞罗和他的《论共和国》《论法律》[J];比较法研究;1998年02期
7 薛军;;西塞罗:一个罗马人[J];读书;2013年05期
8 胡菊香;;简论西塞罗“行善与作恶”的思想[J];神州;2013年13期
9 段鲁南;;试析西塞罗政治思想的渊源[J];法制与社会;2008年08期
10 贺五一;;西塞罗的宗教法思想[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齐云;;对西塞罗《为弗拉库斯辩护》的分析——以搜刮钱财罪考察为中心[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混合的法律文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史彤彪;西塞罗之死[N];人民法院报;2002年
2 北京铁路运输法院 郭思媛;西塞罗西方古代自然法集大成者[N];人民法院报;2011年
3 北京大学法学史博士 林海;罗马第一律师之死[N];检察日报;2013年
4 林国荣;西塞罗:罗马演说术的揭密者[N];中华读书报;2004年
5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杨共乐;罗马文坛的两座丰碑 西塞罗和维吉尔[N];天津日报;2005年
6 谭平;控制权力是共和制的要义——西塞罗的控权思想[N];学习时报;2005年
7 甘正气;西塞罗自然法思想和违宪审查的萌芽[N];人民法院报;2005年
8 张立进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共和已远去 叹息有余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余友辉;西塞罗修辞性政治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胡黎霞;务实·理性·创新[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林志雄;修辞术与哲学之争及“理想的演说家”[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倍倍;论西塞罗的政治观[D];浙江大学;2014年
2 贺五一;论西塞罗的法律思想[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彭君华;论西塞罗的共和思想[D];复旦大学;2013年
4 李慧;论西塞罗的国家观[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5 于璐;论西塞罗《论法律》中的宗教法[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6 沈小龙;西塞罗的共和观[D];浙江大学;2011年
7 杨渊清;西塞罗第二篇《反腓力辞》译注[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8 谢敏芳;论西塞罗的政治哲学[D];安徽大学;2007年
9 廖丽芳;西塞罗和谐社会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吉原驰;西塞罗混合政体理论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965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896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