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好的制度来自哪里
本文关键词:论好的制度来自哪里
【摘要】:社会发展需要有好的制度,但好的制度来自哪里?本文认为,好的制度来自内生,合乎人性,符合正义。内生性是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法则,强调作为发展的重要元素制度也必须是内生的,否则难免"橘生淮北则为枳"。制度的成功与失败都有着深刻的人性基础。人性是制度设计的前提,制度服务于人性,符合人性的制度才能促进社会发展,符合人性的制度推行起来比较顺利,违反人性的制度实施起来困难重重。在一个资源总是无法满足人们欲望而各人又有不同利益需求的社会,要能大致和谐地生活在一起,就必须建立起公平正义的制度。在中国当代现代化社会发展中,需要强调发展是硬道理,公平正义也是硬道理。正义是制度追求的至高点,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必须以尽可能正义为前提和目标。哪种制度在正义方面实现得更好,哪种制度就更优越。
【作者单位】: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浙江省社会学会;
【关键词】: 社会制度 内生 人性 正义 社会发展
【分类号】:D033
【正文快照】: 作者杨建华,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浙江省社会学会会长、研究员。(杭州310025)人们一般认为,一种好的制度应该是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有效促进国家竞争力提升、有效保障人权实现、有效促进普遍社会福利、有效制约公共权力、有效促进信任合作、有效促进公民德性和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锐泉;;心如止水,贵者自贵——小议聊斋先生笔下胡四娘形象[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2 孟庆瑜;;论分配关系的税法调整机制及其完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3 商原李刚;自然主义政治文化[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4 吕萌;论电视传播在当代文化发展中作用[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5 李华华;;从“道”的演变看三教融合[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6 尉利工;;论意、象、言的诠释学意蕴[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7 徐福来;;伦理人生的义理与实践——梁漱溟在现代新儒家阵营中的特色与贡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吴福友;吴根友;;论老庄道家的语言哲学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李霞;;从“无情”到“有情”:道家生命本性论的演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胡功胜;;图像霸权时代的小说叙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怀;赵万里;;“制度人”假说[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林华;;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与影视传播研究——以贵州影视作品为例[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吕佳;;大众文化语境下精英文化遭际的文化意味[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陈绪新;;“被迫现代性”与当代中国伦理精神重构——我们需要一种积极伦理学[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李义天;;运气究竟有多重要?——美德伦理视野中的运气问题研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赵一强;;契约和谐及其伦理实现[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解明;;浅谈有时代特色道德教育模式的构建[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晏鹰;朱宪辰;;理解诺斯制度分析理论的变化[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秦国柱;罗勇;;特区大学能否“杀出一条血路”——知识分子与大学的现代性悖论[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10 肖竞;曹珂;;城市工业遗产资源潜力与更新途径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6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兴海;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郭薇;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秀利;人类的生态危机[D];河北大学;2009年
2 任士春;巢湖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华丽;初中生道德情感的理论分析及培养途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高世江;论两汉士人风貌及文学精神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郭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结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崔鲮丽;中国古典诗词时间审美感悟的三种境界[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谭卓华;从桃花源到浣花溪——杜甫对陶渊明精神家园的守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柏春;试析后现代艺术与文化底蕴的分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迪;试论当代中国信仰问题及危机的消解[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春友,李丙奎;智者学派对于法律及正义观念的批判[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秦晓蕾;试论法律的正义与正义的法律之关系[J];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3 沈晓阳;西方正义观念的历史演变及其启示[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4 毛勒堂;正义:不可或缺的存在之维[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5 毛勒堂;试论正义的四重维度[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6 张德淼;立法正义观与当代之求索[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7 刘锦;论法律与正义的关系[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8 曹勇;;正义冲突的意涵及其表征探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9 H.哈士曼,霍桂桓;全球正义——日益扩展的行动范围[J];世界哲学;2004年02期
10 杨国荣;全球正义:意义与限度[J];哲学动态;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守昌;;社会正义的多元性[A];“西方政治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王守昌;;读《作为公平的正义》[A];“西方政治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周远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义观的现实选择[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4 廖申白;;正义、和平善治与公共理性(提纲)[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蒲启华;;程序正义与社会主义民主[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前沿和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暨2007年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刘宝才;马菊霞;;中国传统正义观[A];中国宝鸡张载关学与东亚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立;;权力平等:政治正义的首要问题[A];全国“经验主义与实用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龚群;;世界主义与全球正义[A];“西方政治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巫长林;;国家的治理与社会正义——从正义中的天赋分析[A];第六届珞珈国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10 霍耐特;马克;谢静;;从为承认而斗争到多元正义构想——阿克塞尔·霍耐特访谈录[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7)[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陈瑞华;程序正义:“看得见的正义”[N];人民法院报;2000年
2 唐汉思(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呼之未出的正义[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3 燕继荣;“正义”概念辨析[N];学习时报;2004年
4 [美]卡琳·罗马诺 王雪 编译;阿玛蒂亚·森:改变思考“正义”的方向[N];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李义天 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正义之争与马克思的道德哲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张雪樵;朴素正义与法则正义的辩证统一[N];检察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吴平;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N];检察日报;2011年
8 董修元;在宗教对话中推动“正义”问题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曲彦;公平正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要求[N];大连日报;2013年
10 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教授 徐贲;我们为何需要“公正”和“正义”[N];华夏时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冬水;民主:社会正义的生命[D];吉林大学;2008年
2 涂良川;论马克思的正义观[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朱丹;程序正义与人的存在[D];黑龙江大学;2009年
4 王文东;当代中国发展语境中的正义共识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5 许超;在理想与现实之间[D];吉林大学;2010年
6 朱大鹏;社会主义正义观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蒋志红;马克思的正义观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毛勒堂;经济正义:经济生活世界的意义追问[D];复旦大学;2004年
9 许祥云;从思辨正义到实践正义[D];吉林大学;2008年
10 鹿云;批判理论的承认正义[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鹏;论社会正义[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白广勇;正义的人性基础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3 邓布兰;柏g仆颊骞凼銎繹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4 丁建彪;正义的内在价值[D];吉林大学;2007年
5 肖杰;人学视域中的社会正义[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6 赵世龙;马克思的正义观初探[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7 朱大鹏;正义观与正义观教育[D];兰州大学;2008年
8 王江伟;德性的探寻:论柏拉图《王制》中的正义[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9 许绍静;社会主义正义的内涵及实现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10 武志里;公平正义入宪问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074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907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