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廉洁思想及现代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3 22:22
本文关键词:先秦儒家廉洁思想及现代价值研究
【摘要】: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先秦儒家的廉洁思想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先秦儒家廉洁思想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其内容厚重凝练,博大精深,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廉洁思想作为先秦儒家重要的伦理道德思想,既表达了日常生活中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强调个体应谨慎节制、不贪不占、方正刚直;同时,也是统治者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通过廉德的修养,先秦儒家强调统治者应提高自身清廉执政、拒腐防变的能力,这些对我国古代社会清廉盛世的出现和社会的发展都发挥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继承和弘扬先秦儒家廉洁思想中的积极有益成分,对于今天的廉洁文化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国家的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于今天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用了四部分内容论述了对先秦儒家廉洁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的认识。第一部分主要探讨了两方面的内容:先秦儒家廉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先秦儒家廉洁思想形成于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其形成是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主要从经济、政治和文化三方面来阐述先秦儒家廉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当时社会,贪婪奢靡、寡廉鲜耻的社会风气诱发了先秦儒家对廉德的深刻思考,儒家思想家们从理欲关系、民本思想和义利关系等角度深刻剖析了个体廉洁修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其廉洁思想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先秦儒家廉洁思想的主要内容。首先分析了“廉洁”的内涵和基本标准,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克己自省是廉洁的要求,公私分明是其基本原则,节俭知足则是宝贵的廉洁美德。其次分析了先秦儒家期望通过个体的廉洁自律达成的价值目标,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圣人的理想目标,二是君子的现实目标,三是大丈夫理想人格。然而圣人境界非常人可及,只有君子和大丈夫才是切实可行的价值目标。最后对廉洁修养的具体路径进行了分析,概括了先秦儒家倡廉的六大路径:修身正己,义以保廉,俭以养廉,知耻促廉,为政以德,廉政为民。第三部分对先秦儒家廉洁思想进行了客观评价。对其历史价值的研究,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展开。一方面,先秦儒家廉洁思想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崇德理论和官德思想,为人们的廉洁修养和廉洁执政提供了理论上的借鉴;另一方面也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维系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形成廉洁的政治氛围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先秦儒家廉洁思想形成于封建制度下的人类社会,不可避免会受到其负面影响,所以还应看到其存在的历史局限性,对其进行辩证分析。第四部分归纳了先秦儒家廉洁思想的现实启示。对先秦儒家廉洁思想的批判性继承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展开。就理论层面看,廉洁思想为今天人们的道德修养和政府官员的官德建设提供了理论上的借鉴,为人们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进行有效的自我约束、自我克制提供了经验指导;从实践层面来看,先秦儒家廉洁思想为社会道德建设提供了具体可行的途径和方法,对人们塑造正确的金钱权力观和国家的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是培养主体意识,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二是倡导非义不取,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三是鼓励节俭戒奢,提倡俭约的生活方式;四是提倡知耻求荣,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五是强调廉政为民,加强国家的廉政建设。
【关键词】:先秦儒家 廉洁思想 廉德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092
【目录】:
- 中文摘要7-9
- Abstract9-11
- 导言11-16
- (一)论文选题意义11-13
- 1、理论意义11-12
- 2、现实意义12-13
- (二)学术界研究现状13-14
- 1、对于廉洁内涵的研究13
- 2、对于廉洁思想内容的研究13
- 3、对于形成廉洁品质方法的研究13-14
- 4、对于廉洁思想价值和意义的研究14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14-16
- 1、研究方法14-15
- 2、创新之处15-16
- 一、先秦儒家廉洁思想的形成背景16-23
- (一)先秦儒家廉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16-19
- 1、经济基础的变革16-17
- 2、政治格局的变动17-18
- 3、思想文化的变迁18-19
- (二)先秦儒家廉洁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19-23
- 1、理欲之辨19-20
- 2、民本思想20-22
- 3、义利之辨22-23
- 二、先秦儒家廉洁思想的内容解读23-35
- (一)先秦儒家廉洁思想的基本要求24-26
- 1、廉洁的内涵阐释24-25
- 2、廉洁的基本标准25-26
- (二)先秦儒家廉洁思想的价值目标26-28
- 1、圣人的理想目标26-27
- 2、君子的现实目标27-28
- 3、大丈夫理想人格28
- (三)先秦儒家廉洁思想的实现路径28-35
- 1、修身正己29-30
- 2、义以保廉30
- 3、俭以养廉30-31
- 4、知耻促廉31-32
- 5、为政以德32-34
- 6、廉政为民34-35
- 三、先秦儒家廉洁思想的历史评析35-39
- (一)先秦儒家廉洁思想的理论价值35-37
- 1、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崇德理论35-36
- 2、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官德思想36-37
- (二)先秦儒家廉洁思想的实践价值37-38
- 1、有利于提高个体的道德修养,维系和谐的人际关系37
- 2、有利于强化官员的自我约束,促进廉政建设的发展37-38
- (三)先秦儒家廉洁思想的历史局限性38-39
- 1、夸大伦理道德的作用,忽视法律效力38-39
- 2、浓厚的阶级色彩39
- 3、难以约束封建君主个人39
- 四、先秦儒家廉洁思想的现实启示39-47
- (一)先秦儒家廉洁思想的现代转换40-41
- (二)先秦儒家廉洁思想对当前社会道德建设的现实启示41-47
- 1、培养主体意识,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41-42
- 2、倡导非义不取,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42-43
- 3、鼓励节俭戒奢,,提倡俭约的生活方式43-44
- 4、提倡知耻求荣,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44-45
- 5、强调廉政为民,加强国家的廉政建设45-47
- 结语47-48
- 注释48-50
- 参考文献50-53
- 致谢53-5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4
本文编号:9077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907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