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伯恩施坦对马克思主义的重构及其启示——从理论与实践双重维度的考察
本文关键词:论伯恩施坦对马克思主义的重构及其启示——从理论与实践双重维度的考察
更多相关文章: 伯恩施坦 马克思主义 第一国际 社会民主党 无产阶级法权
【摘要】:第二国际创立初期,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对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挑战。为了重新建立理论同实践的统一,伯恩施坦在实践维度上主张争取民主权利、走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道路;在理论维度上把新康德主义式的伦理及追求伦理目标视为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础力量和最终旨归。这两个维度上的重构虽然各有侧重,但最终结果却是一致的:将社会主义革命运动变成了一场"巨大的文化运动",即一场由社会民主党领导的、以提高无产阶级法权观念和道德意识的"启蒙"运动。伯恩施坦对马克思主义的重构虽未达到预期目的,但其处理理论与实践之间冲突的方式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仍具有一定的启示。
【作者单位】: 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伯恩施坦 马克思主义 第一国际 社会民主党 无产阶级法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CZX003) 江南大学自主科研项目(JUSRP11473)
【分类号】:D091
【正文快照】: 一第二国际(1889—1914)创立初期,既是资本主义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繁荣和平稳发展时期,也是无产阶级通过和平方式有效争取经济待遇和政治权利的时期。这一和平景象使马克思主义面临着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挑战。一方面,从现实实践来看,资本主义社会的新现象与马克思、恩格斯原初设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觉哉;;关于伯恩施坦几个观点的评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06期
2 才丽媛;;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内涵特点的再认识[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年07期
3 贾淑品;;卢森堡对伯恩施坦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及其策略原则的认识与批判[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沈丹;;伯恩施坦的功与过——对伯恩施坦的总体评价[J];理论界;2014年05期
5 贾淑品;;论考茨基和伯恩施坦关于资本主义及其发展趋势的论争[J];科学社会主义;2012年06期
6 李晓东;;伯恩施坦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透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李达理;;对伯恩施坦社会主义思想的新审视[J];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8 陈学明;朱南松;;评伯恩施坦修正主义路线的形成及其教训——对伯恩施坦在恩格斯逝世后发表在《新时代》上的几篇文章的探讨[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05期
9 陈学明;;伯恩施坦如何全面地否定与修正马克思主义——重读《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J];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08年00期
10 来庆立;;伯恩施坦与巴克斯关于资本主义的若干争论——“修正主义公式”出笼的思想史考察[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外社会主义研究中心 徐觉哉;“创新”与“修正”[N];社会科学报;2008年
2 海南省省委党校 刘新宜 李国峰 本报记者 晓华;布尔什维克的荣与痛[N];社会科学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贾淑品;卢森堡对伯恩施坦主义的认识与批评[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建刚;1901-1924年伯恩施坦的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2 郑翔;伯恩施坦社会主义改良思想之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
3 掌海啸;伯恩施坦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思考[D];苏州大学;2012年
4 高正;伯恩施坦社会主义观[D];郑州大学;2010年
5 赵晶;关于以伯恩施坦为代表的社会民主主义相关问题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106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910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