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登斯生活政治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30 15:42
本文关键词:吉登斯生活政治思想研究
【摘要】:人类伊始,人便开始探究"什么样的生活有意义?","怎样才能更好地生活?"。围绕这一主题的理论探索,由无意识的、不自觉的理论实践过渡到有意识的、自觉的理论实践。现代生活中,物质更丰富,人类主体更自由,选择更宽泛。在物质层面,人类的生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富有。但是,在精神层面,人类的幸福指数未能与富有的生活相匹配。"无聊"、"郁闷"、"压力山大"等流行语表达了现代人精神的漂泊和焦虑。这种精神疾病,使生活在高度现代性社会中的人,具有一种天然的不确定性。人在面对各种不同的风险评估、专家意见时,只能通过自主自决的生活方式进行协调、决策。"生活政治"是一种较为详细阐述自主决策的生活方式的理论。生活政治一方面倡导人通过内在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觉醒,重塑主体价值观,重构传统,重建伦理道德和信任机制,推进社会运动;另一方面,它把人的自主决策能力和传统经验辩证地结合起来,增强人们应对现代社会中风险和危险的效度。我们围绕"如何生活"这个问题,阐述了吉登斯生活政治思想对当下一些社会问题的分析和论证,并指出生活政治与解放政治间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以马克思"人的解放"的思想为立足点,揭示生活政治所蕴含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即生态的生活方式。生态的生活方式是人和自然友好、和谐;人的生活简单、方便、舒适;社会氛围自由、平等、公正。自然、人、社会处于一种和谐的关系中。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生态的生活方式蕴含了马克思所设定的人类应有的存在状态。
【关键词】:吉登斯 生活政治 生活方式 人的解放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C913.3;D0
【目录】:
- 中文摘要8-9
- ABSTRACT9-11
- 引言11-13
- 第一章 生活政治的内涵13-22
- 1.1 生活政治的实质13-17
- 1.1.1 生活政治的现实成因13-15
- 1.1.2 生活政治的社会实践生成15-16
- 1.1.3 生活政治的实质16-17
- 1.2 生活政治的具体形态17-22
- 1.2.1 身体18
- 1.2.2 自我18-19
- 1.2.3 共同体19-22
- 第二章 生活政治的社会性超越22-33
- 2.1 生活政治对现代社会问题的回应22-28
- 2.1.1 生存性的焦虑呼唤主体价值的重塑22-23
- 2.1.2 人类精神的漂泊要求道德的升华23-24
- 2.1.3 本体性的不安全召唤信任的到场24-25
- 2.1.4 生活政治的实践性超越25-28
- 2.2 生活政治对解放政治的发展28-33
- 2.2.1 解放政治的内容28-29
- 2.2.2 解放政治的局限29-31
- 2.2.3 生活政治的超越31-33
- 第三章 生活政治的价值指向33-41
- 3.1 生活政治的个人实践指向33-36
- 3.1.1 个人行为的自律33-34
- 3.1.2 共同体的自治34-36
- 3.2 生活政治的生态指向36-41
- 3.2.1 现代与未来的连接36-38
- 3.2.2 缔造生态的生活方式38-41
- 结语41-42
- 参考文献42-45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45-46
- 致谢46-47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47-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毅;;“社会-个体互构”的社会整合机制探析——从马克思到吉登斯[J];求索;2014年08期
2 毕朝文;;论生态文明建设与人民幸福实现方式转变的契合[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3 邢媛;;文化认同中自我确证的系统分析[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4 马兰云;;哈贝马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5 符明秋;;国内外生活方式研究的新进展[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6 吴斌;李建军;;在众神的目光下:浅论屯堡地区的宗教信仰[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邹广文;云泽人;;文化自觉与中国文化的健康发展[J];道德与文明;2011年03期
8 邢媛;;吉登斯“自我认同”的社会哲学思想探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03期
9 袁洪亮;;梁漱溟对中西人生模式的比较研究:其儒学复兴的逻辑基础[J];伦理学研究;2010年03期
10 孙文营;;生活方式变迁与中华文化[J];岭南学刊;2010年02期
,本文编号:9490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949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