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地区主义与分离主义

发布时间:2017-10-08 09:12

  本文关键词:地区主义与分离主义


  更多相关文章: 地区主义 分离主义


【摘要】:地区主义是指基于强烈的区域认同感之上并表现为一定的独立意识和排他性需求的社会思想体系。地区主义主要是在民族主义、区域文化的基础上,在经济利益诉求和党派斗争等因素的推动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正是在地区主义的作用下,分离主义才得以兴起。对地区主义的有关分析和研究有利于解答当前国际政治领域内所面临的分离主义难题,同时对理解和贯彻我国的民族理论和政策也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单位】: 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地区主义 分离主义
【分类号】:D091
【正文快照】: 长期以来,分离主义一直是困扰许多国家的梦魇。因而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他们主要从国家的角度出发,采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认为分离主义是一国政治、经济等国内矛盾与国外干涉势力共同“合力”的结果,其中国内矛盾即主张分离的地区与国内其他地区之间的矛盾是分离主义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协峰;亚太新地区主义的未来发展模式[J];国际经济评论;2002年05期

2 肖欢容;新地区主义的特点与成因[J];东南亚研究;2003年01期

3 罗建波;非洲地区主义及其发展探析[J];国际论坛;2004年03期

4 卢光盛;质疑“新地区主义”[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5 蔡养泉;论东亚旧、新地区主义的形成及其比较[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江扬;;新地区主义在东亚合作中的作用探究[J];理论界;2011年06期

7 裴大刚;;浅析东亚地区主义进程[J];经济视角(中旬);2011年09期

8 麻陆东;;东亚地区主义:源起、动因及未来走向[J];东南亚纵横;2012年05期

9 程晓勇;;地区主义的生成、进化与困境——基于欧洲与东亚的历史经验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10 赫特,索德伯姆,袁正清;地区主义崛起的理论阐释[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顾炜;;中国的地区主义研究(2001—2010)[A];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建设:借鉴与创新——2011年博士论坛[C];2011年

2 廖育人;;地区主义战略:中国的现实抉择[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3 王丽琴;;东亚新地区主义和东盟方面的经济动力[A];国际关系研究:新领域与新理论——2010年博士论坛[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肖欢容(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系);地区主义的新浪潮[N];光明日报;2001年

2 陈岩(经济学博士);开放的地区主义是什么?[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3 朱宰佑 韩国庆熙大学中国语学课长;东亚地区主义离不开中国的领导[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CBN记者 陈晓晨 实习记者 洪嘉泽;东亚地区主义:开放性与灵活性是特色[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5 ■Razeen Sally/文■刘宇鸥/译;亚洲地区主义的兴起[N];经济观察报;2003年

6 庞中英;“开放的地区主义”如何开放[N];东方早报;2005年

7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副主任 吴心伯;美国—东亚关系的新走向[N];解放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麻陆东;东亚地区主义发展路径:过程中的政府间合作[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曙光;中国地区主义战略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3 肖欢容;地区主义理论的历史演进[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周慧来;霸权与地区主义:美国与冷战后东亚地区合作的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徐秀军;地区主义与南太平洋地区秩序的构建[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卢光盛;地区主义视野中的东盟经济合作[D];复旦大学;2006年

7 喻珍;冷战后地区主义视角下的海湾地区合作[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8 李春怡;东亚地区规范对比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莹;冷战后新地区主义在东亚合作中的实践与发展[D];兰州大学;2008年

2 鲍燕;新旧地区主义比较[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3 宋晓东;中亚“地区主义”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D];新疆大学;2010年

4 王玉主;亚太地区:开放的地区主义[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江娟;论东亚新地区主义[D];吉林大学;2007年

6 许斯嘉;开放的地区主义:东亚地区整合的理论与实践[D];暨南大学;2007年

7 余梦妮;东北亚新地区主义的现状分析[D];暨南大学;2010年

8 卢春光;东亚地区主义的结构、特点与前景[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华;新地区主义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陈龙;东亚合作中的地区主义因素[D];外交学院;2002年



本文编号:9931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9931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a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