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女性孝道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3 19:03
本文关键词:汉代女性孝道问题研究
【摘要】:“百善孝为先”,孝道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之一,有利于家庭的稳定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在暴秦的废墟之上建立的汉朝采取“以孝治天下”的方针,大力宣扬孝道,表彰孝行。目前,关于汉代女性孝道的研究比较薄弱,还没有这方面的专门性研究成果出现。笔者试图对汉代女性孝道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首先,探析孝的缘起及先秦儒家对孝的发展。分析了孝的起源,孝在夏商周时期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曾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家对孝德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使得孝道形成了一套完整且内涵丰富的伦理规范。其次,阐述汉代女孝的背景和教育。汉代以孝治国,孝道得到了空前的关注,政府采取相应政策来提倡孝道,褒奖女性孝行,惩罚不孝行为,同时注意从小培养女性的孝德,《礼记》、《孝经》、《列女传》、《女诫》等儒家典籍中的有关女孝理念都对汉代女性孝道的教育产生作用。再次,考察汉代女性孝行的具体表现方式。汉代女性的孝行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女儿对亲生父母的孝道,已婚妇女对舅姑的孝道和身为母亲对家族的孝道。充分运用各种史料,全面系统地分析汉代不同角色的女性之行孝方式。最后,通过以上分析,总结归纳汉代女性孝道的时代特色,并阐述汉代女性孝道对汉代社会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关键词】:汉代 女性 孝道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23.1;K23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0
- (一)选题背景7
- (二)选题意义7-8
- 1、学术意义7-8
- 2、现实意义8
- (三)研究现状8-10
- 一、先秦时期的孝观念10-16
- (一)孝的起源10-11
- (二)先秦儒家对孝道的发展11-16
- 1、孔子的孝道观11-12
- 2、曾子的孝道观12-13
- 3、孟子的孝道观13-14
- 4、荀子的孝道观14-16
- 二、汉代女孝的背景与教育16-27
- (一)汉代女孝的背景16-18
- 1、汉代“以孝治天下”16-17
- 2、汉代“以孝治天下”的表现17-18
- (二)汉代对女性的孝道教育18-23
- 1、儒家典籍对女孝的规范与教导18-22
- 2、汉代家庭对女孝的教育22-23
- (三)官方的孝女褒扬与不孝惩戒23-27
- 1、汉代对孝女的褒扬23-25
- 2、汉代对不孝女的惩戒25-27
- 三、汉代女性之孝行27-39
- (一)对父母的孝行27-31
- 1、未嫁女对父母的孝行27-29
- 2、已婚女对父母的孝行29-31
- (二)对舅姑的孝行31-34
- 1、对舅姑的顺从31-32
- 2、亲亲相隐32-33
- 3、夫死不嫁,,供养婆母33
- 4、侍疾33-34
- (三)对家族的孝道34-39
- 1、管理家务34-35
- 2、承续香火35
- 3、相夫教子35-37
- 4、祭祀祖先37-39
- 四、汉代女孝的特征与影响39-45
- (一)汉代女性孝道的特征39-41
- 1、汉代女孝的局限性39-40
- 2、汉代女孝具有层阶性40
- 3、汉代女性孝行类型的多元化40-41
- 4、汉代典型女孝的突变性41
- 5、汉代女性孝道的纵向渐变性41
- (二)汉代妇女孝道的影响41-45
- 1、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41-42
- 2、促进重孝社会风气的形成42-43
- 3、极端的女孝造成愚孝43-45
- 结语45-46
- 参考文献46-50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50-51
- 致谢51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高建民;为推进“三个发展”提供理论支持[N];山西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霞;汉代女性孝道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0848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084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