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河南巩义康百万家族盛衰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9 11:27
本文关键词:明清河南巩义康百万家族盛衰研究
【摘要】:“康百万”并非特指某一个人,而是对河南巩义康店镇的一个亦农亦官亦商家族的统称。康氏家族前后连富十二代400多年,是豫商中有代表性的商业家族。此家族自第六世康绍敬起,至第十八世康庭兰,跨明、清、民国三个朝代。 历史上有康大勇、康应魁等几位关键人物都被称作“康百万”,他们都在自己所属的特定时期抓住了机遇,一次次的壮大家族财富和规模。从第六世到第十八世,有若干关键人物在康氏家族财富史上起到关键作用。 纵观康家兴盛缘由,在其内部原因方面,除了经商,很大原因是其将大量资本注入土地,成为封建大地主,顶峰时期土地达到18万亩,“马跑千里不吃别家草,,人行千里尽是康家田”,抓住了封建社会的最根本生产资料。以末致富,以本守之。将赚取的财富以土地形式固定下来。除此之外,康家还积极结交官府,并为子弟博取各种功名,利用官府的身份方便自己办事。在外部原因上归结起来有两大点,第一点还是因为整个社会政治清明社会稳定,为商人致富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历史中少有的封建大一统局面,社会秩序良好,交通的进一步发展也为商业流通创造了条件。第二点就是耕地面积的扩大和棉花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充分的原材料供应使得分工逐渐细致,手工业产品作为商品的大量出现也使得商业更加繁荣,商人的利润更加丰厚。 究其衰败原因,作为封建家族,其继任者必是本家本族之子,虽其家族也尽力做好家族子女教育,但也无法做到代代皆为商业奇才,以致到了家族末期也更是免不了出了些许纨绔子弟。但更主要的还在外部原因方面,因其家族财富配置对社会稳定依赖性很大,随着清末民初社会动荡以及战争的爆发,其衰败的命运也无可避免。 康百万家族“靠河运发财,靠土地致富,靠贡献得官”,农、官、商三位一体,土地和商号遍布黄河中下游,横跨陕、豫、鲁三省。同时秉承“留余”家训,在官场上巧妙处理与官府关系,商场上诚信经营给对手留有余地,财富上疏财于民留有 余地,缓解社会矛盾的同时赢得良好社会声誉,坚持做好对继承者的培养,最终成就了百年家业。
【关键词】:康百万 盛衰 留余 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延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248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绪论8-10
- (一) 选题意义8
- (二) 相关研究和现状8-10
- (三) 研究方法及存在问题10
- 一、 康百万家族盛衰概述10-17
- (一) 资本原始积累期(明朝)10-11
- (二) 初兴期(清朝)11-13
- (三) 全盛时期13-14
- (四) 渐落衰败期14-17
- 二、 康百万家族盛衰原因探讨17-22
- (一) 康百万家族所处社会环境17-18
- 1、 政治环境17-18
- 2、 地理环境18
- (二) 农作物的种植18-22
- 1、 棉花的种植18-21
- 2、 粮食的种植21-22
- 三、 康百万家族的内部因素22-29
- (一) 多种经营,以农为本22-23
- (二) 投桃报李,结交官府23-25
- (三) 周济乡临,放粮免债25-26
- (四) 注重教育,热心慈善26-27
- (五) 秉承中庸,家训留余27-28
- (六) 康百万家族商业史上的关键人物28-29
- 四、 以康百万为代表的豫商与晋商的比较29-32
- (一) 对商业人才的选择29-30
- (二) 资本流向对比30-31
- (三) 相同的官商结合31-32
- (四) 康百万家族在豫商中的地位32
- 结语32-34
- 参考文献34-36
- 致谢36-37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3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姬永亮;;明清时期度量衡法制管理制度初探[J];科学与管理;2012年05期
2 魏晓燕;;晋商用人的管理借鉴[J];协商论坛;2007年08期
3 孙晋浩;;开中法与明代盐制的演变[J];盐业史研究;2006年04期
4 史志宏;;十九世纪上半期的中国耕地面积再估计[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04期
本文编号:11128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112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