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世纪之交的史学回顾思潮述评

发布时间:2016-09-22 09:02

  本文关键词:20年来高校关于中国历史与文化部分研究成果述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二十世纪的帷幕已经徐徐落下,关于二十世纪史学的话题方兴未艾。本文试就近年来史学回顾思潮出现的原因、回顾的内容、方法、形式特点和现实意义等问题一些做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世纪之交 中国史学 回顾思潮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章开沅教授在《论史魂》中说:"这些年,我在海内外各地,经常讲的一个题目就是:史学寻找自己。史学之所以需要寻找自己,是因为史学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自我迷失,而首先是因为许多历史学者在不同程度上已经自我迷失。"[1]寻找什么呢?章先生认为需要寻找史魂。史魂包括史学这个学科固有的独立品格和以史学为业者必须保持的学者的品格。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瞿林东先生在《史学寻找自己》也说:"我对‘史学寻找自己‘这一生动、形象的说法颇为震动,我希望‘史学寻找自己‘这种自觉的意识,能在史学工作者队伍中引起更多的共鸣。"世纪之交,中国史学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重新审视自己走过的道路,总结其利弊得失,把握其精神实质,寻找正确的学术定位和社会定位,成为史学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史学工作者在自觉回首以往的历史学发展道路的同时不断地思考新的问题,形成了一股追寻自己的发展轨迹、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史学回顾思潮。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这股寻找自己的史学思潮进行粗浅的探讨。
  回顾的原因
  在世纪之交出现这股回顾思潮,既有客观环境的因素,也有主观的因素。
  首先,世纪之交,就象一年到头一样,大家都要回过头看一看过去所做过的事情。史学工作者以世纪之交、千年之交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为契机,对以往的史学发展状况进行清理,总结经验、提出前瞻性的问题。世纪之交,各个学术文化领域如哲学、文学、社会学等相邻学科都在回顾自己的历程,整个社会具有一种回顾与总结的学术情趣和氛围。另外,最近几十年来的文化寻根热也对史学寻找自己产生了一定的刺激作用。王学典在《二十实际后半期中国史学的主潮》中说:"中外史学史表明,史学思潮从来都与特定的政治思潮、社会思潮密切相关,甚至有时是互为表里、合为一体。"
  其次,史学是中国传统学术大宗,在以往的发展中有回顾过去的传统。章学诚说:"盈天地间,凡涉着作之林,皆是史学。"史学本身就是以过去为研究对象。中国古代史学发达、史学史之史也很发达。史学史之史是八十年代中期白寿先生提出来的。史学史是对史学自身历程的回顾和总结,史学史之史是对史学史发展历程的的回顾研究。所以说回顾史学自身历程是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历史上中国史学的五次反省都是史学发展的产物,即史学在发展一段时间后,总会有人"回头看"史学发展的轨迹。今天的回顾热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史学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第三,史学界自身的努力和学术刊物的出版导向。史学工作者以一种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各个史学分支学科进行总结和预测,总结成绩,指出不足,并提出前瞻性的观点,如今后几年中应当努力突破的一些问题。史学期刊也不失时机的推出专门刊登回顾性文章的专栏,如《历史研究》推出《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回顾》,在连续几年间,每期都有一篇很有分量的文章。此外,还开辟了《史学与史家》栏目,介绍取得卓越成绩的历史学家。《历史教学》开辟《百年史学回顾专栏》,起初是介绍马克思主义史学五老(郭沫若、范文澜、吕振羽、翦伯赞、侯外庐),后来扩及上个世纪的许多史学泰斗,如梁启超、胡适、王国维、南北二陈、吕思勉、钱穆、傅斯年等。上海《历史教学研究》开辟了《史家丰碑》、《史家访谈录》栏目;开封《史学月刊》开辟《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笔谈》专栏;哈尔滨《求是学刊》推出"世纪之交话史学"栏目;《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社会科学战线》等刊物也有类似的栏目。刊物的编者们清醒的认识到:"欲使当代中国史学以崭新的面貌进入21世纪,并健康与长足的发展,就必须对中国史学的丰厚遗产进行全面的清理和吸收。因为前者的发展与进步无不以后为起点和基础,二者之间有着无法割裂的传承关系",所以认为在世纪之交"更需要对史学在百年历程中的利弊得失、荣辱沉浮作理性的反思,以为史学在新世纪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谁在回顾
  从事百年史学回顾的主要是广大史学工作者,具体地讲,包括这样几部分:
  第一,史学史、史学理论研究者。他们从史学史、史学理论的角度,对史学的发展线索进行宏观的把握,诸如蒋大椿、瞿林东、吴怀祺、张广智等着名史学史研究者在这一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如瞿林东先生连续发表了讨论百年史学的《中国史学:20世纪的遗产和21世纪的前景》(《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百年史学断想》(《世纪论评》1998年第2期)、《我看世纪之交的中国史学》(《求是学刊》2000年第1期)、《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及史学名着》(《光明日报》2000年12月8日)等,对百年中国史学的成就提出了总体的评价,并对未来史学的发展做出了预测:"21世纪的中国史学,要造就出一批能够同世界各国史学家对话的新型的史学家。这些新型的史学家,应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中国学问的根底,应对世界历史和外国史学有相当的了解,应在专精的基础上努力向通识发展,应具有较高的古代汉语修养、现代汉语表述水平和外国语水平,应善于同外国同行合作而又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第二,史学各分支学科的学术权威。《历史研究》上发表的百年史学回顾文章多数属于这种情况,往往是某个领域视野开阔、学有所成的专家,对本学科的研究状况进行概括和预测。如宋德金的《二十世纪中国辽金史研究》总结了百年辽金史研究的巨大成就,同时指出,今后的辽金史研究需要加强纵横联系,应当打破疏离状态,他引用金毓黼的观点说:"治本朝史,惟有三史兼治,乃能相得益彰",倡导将辽金史与宋史作为一个整体的断代史研究。
  第三,回顾不是专家们的专利,中青年史学工作者也以自己特有的学术敏感和独立见解,加入史学回顾的行列。这些人大多数工作在各高校或研究所,或在读博士生、硕士生,他们思路开阔、接受能力强,又比较熟悉自己的研究领域,对本学科的发展非常关注,如徐松巍等人翻译了日本的中国史研究状况文章,连续刊登在《中国史研究动态》上。
  第四,历史教育研究工作者,尤其是中小学历史教育研究者。他们结合中小学历史教育改革的实际需要,对近年来的近现代史研究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这是回顾思潮中不可低估的力量,这类文章的特点是小而细涉及到具体的历史内容尤其是历史人物或事件的评价问题,往往能产生历史知识普及的作用。
  回顾什么
  百年史学回顾的内容非常丰富,大体上可以分为这样几种情况:
  第一,回顾史学,对中国史学发展的途径、成就、思潮等问题进行宏观的概述和具体的分析,如林甘泉《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学》(《历史研究》1996年第2期),张岂之、方光华《20年来高校关于中国历史与文化部分研究成果述评》(《史学集刊》2000年第期)、罗凤礼《二十世纪西方史学的演变》(《历史研究》1996年第5期)等。
  第二,回顾史家,即对上个世纪的史学大家,进行回顾和分析,如何兹全的《傅斯年的史学思想和史学着作》(《历史研究》2000年第4期),桑兵《陈寅恪与清华研究院》(《历史研究》1998年第4期),刘浦江《邓广铭与二十世纪宋代史学》(《历史研究》1999年第5期)等。
  第三,回顾中国史学,既有阶段史内容,如沈长云《先秦史研究的百年回顾与前瞻》(《历史研究》2000年第4期),南炳文《二十世纪的中国明史研究》(《历史研究》1999年第2期);又有专题史内容,如戚其章《中国甲午战争史研究的百年回顾》(《历史研究》2000年第1期),陈高华《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的回顾和展望》(《历史研究》1996年第1期),白钢《二十世纪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历史研究》1996年第6期)。
  第四,世界史学回顾,历史研究连续推出几篇关于上一个世纪的世界史研究的文章,如王晓德、雷泳仁《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回顾》(《历史研究》2000年第5期),陈崇武《中国的法国史研究》(《历史研究》1998年第3期),张友伦《美国史研究百年回顾》(《历史研究》1997年第3期)。
  第五,外国的中国史研究。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引起国外同行的广泛兴趣,在中国史研究上取得了众多成果。介绍和借鉴外国同行的研究成果,对于我们更好的开展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史研究动态》由于其刊物的特殊性质,在这一方面做的工作最多,发表的徐松巍先生编译的日本学者撰写的日本中国史研究回顾和展望系列文章,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日本史学研究者对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研究状况和重要成就,为我们了解国外的中国史研究打开了一扇窗户。此外,《中国史研究动态》对韩国的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研究、美国的明史研究等,也有所介绍。这些回顾文章有的是对外国学者成果的译介,如范德作、万明译《近年来英语世界的明史研究新趋向》(《中国史研究动态》2000年第1期),有的则是有中国史学工作者自己写的。
  怎样回顾
  对于上一世纪史学的回顾,大体上分为这样一些形式:
  第一,一年来研究状况的回顾,《中国史研究动态》所登载的综述性文章往往属于这一类。如华林甫《1996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7年第9期)王震中《1998年的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1999年第5期)等。
  第二,近五年来史学研究的回顾。这类文章主要回顾上一世纪最后五年的研究成就,文章不是很多,但很有特色,而且数量呈增长趋势。
  第三,近十年史学研究来的回顾。如常建华《中国社会史研究十年》(《历史研究》1997年第1期),胡阳全《近十年来中国历代王朝民族政策研究概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6年第5期)。
  第四,近二十年来史学研究的回顾。如张岂之、方光华《20年来高校关于中国历史与文化部分研究成果述评》(《史学集刊》2000年第期)成晓军、范铁权《近二十年来晚清官制改革研究述评》(《社会科学辑刊》2000年第1期),葛金芳、金强《近二十年来王安石变法研究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2000年第8期)。
  第五,五十年来史学研究回顾。这类回顾文章是以新中国的史学为研究对象,如龚书铎、董贵成《五十年来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5期),来新夏、莫建荣《五十年来北洋军阀史研究述评》(《社会科学战线》1999年第5期),代继华《史通研究五十年》(《中国史研究动态》年第5期),周文玖《五十年来史学理论发展之回顾》(《河北学刊》2000年第3期)。
  第六,百年史学回顾。以过去的百年史学为回顾对象的回顾活动影响最大,分量也最重。《历史研究》从1996年第一期开始,开设了 "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回顾"栏目,在"编者的话"中表示,该栏目是今后几年里着意想办好的新栏目,"为了全面展示和总结本世纪中国历史学的发展状况,本刊拟就百年来中国历史学中的重要专题、断代及国别研究进行述评"。 《历史研究》等刊物所推出的系列文章不仅对百年史学的脉络进行了宏观的把握和梳理,而且对史学研究产生强大的研究导向作用,以致于"随着新旧世纪交替的临近,回顾与展望成为近几年史学界的共同工作。"
  由于史学工作者认识的不同,人们得出许多不同的结论。如探讨一个世纪史学发展状况,林甘泉先生采取鸟瞰式的回顾,纵向的考察了史学的发展,认为大体上可以分为六个时期;戴逸先生将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的特点和成就概括为六点;瞿林东先生则将二十世纪的史学概括为八个方面的成就、五种趋势(史学思潮)、三个规律。
  随着史学回顾的展开,人们又对回顾目标和方法进行理性的思考。林甘泉先生表示,"我们对中国史学的现状提出了一些看法和意见,这些意见和看法未必正确,但我们是本着对中国史学的关切,本着史学工作者的科学良心和责任,并且力求比较客观和实事求是地发表意见的。"[10]瞿林东先生指出,"认识二十世纪的中国史学,,重在把握大势和提出问题。把握大势,以明其脉络;提出问题,以权衡其得失。"[11]回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确立新世纪的史学选向,史学工作者在回顾和反思中积极思考史学未来的命运,王家福说:"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专业性研究,就没有文明的延续;没有社会性的渗透,就没有公众的支撑;没有应用性的参与,就没有时代的需要。也就是说,史学研究没有专业性、社会性、与应用性的合成,就没有生存的权力,或者说,就是自绝于社会。"[12]
  一些史学工作者以专着的形式反思百年史学,如王学典的《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的主潮》(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1月),葛家齐《顿挫与嬗变--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学》(西苑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历史研究》杂志也表示将把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回顾的文章汇集成书。
  这场持续数年的史学回顾思潮在中国史学史上是罕有的,这充分说明史学评论的长足发展和历史学的巨大进步。由于历史原因,至今中国未能实现国家统一,这种情况在史学回顾也有所反映。在最近五十年间,台湾史学界的历史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我们所知甚少,所以在史学回顾中这一方面的文章比较少,林甘泉先生不无遗憾的说:"1949年以后,台湾地区和祖国大陆长期隔绝,对台湾省史学界的状况我了解很少,本文没有包括台湾地区的有关资料,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13]
  总之,史学回顾或史学寻找自己,首先是寻找自己的规范性和确定性。所谓史学寻找自己,就是历史学要对自身的发展历程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而在世纪之交提出这一问题,"既是从一个面对二十世纪中国史学提出的总结性的认识,又是中国史学工作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关于史学意识和史学发展意识的一个高层次的自觉。"[14]历史学是希望人们重视自己的历史的一门学问,它自己首先就应当重视自己的过去。这种自我寻找和自我定位不是借此自我夸尚,而是为了更好的开辟新世纪的史学,林甘泉先生说:"回顾过去,是为了开拓未来,"[15]瞿林东先生也说:"既要回顾过去,又要面向未来"。[16]二十世纪的帷幕已经徐徐落下,关于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的思考依然是一个热门话题。这场持久不息的史学回顾思潮将为新世纪史学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借鉴和开启广阔的思路。

1 2 3 下一页


  本文关键词:20年来高校关于中国历史与文化部分研究成果述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00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200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c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