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建国以来有关农民战争与宗教关系问题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18-01-23 13:52

  本文关键词: 农民阶级 农民战争 宗教信仰 阶级性 出处:《学术研究》2006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建国以来,史学界对农民战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农民战争与宗教的关系问题是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史学家们主要研究了农民战争利用宗教的原因、利用宗教的利和弊、利用宗教的种类、宗教的阶级性、中外农民战争利用宗教的普遍性和不同表现形式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是:思想交锋不多,研究的视角比较狭窄。
[Abstract]: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problem of peasant war has been deeply studied in the field of history. Among the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asant war and relig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tudy. We should make use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religion, the kind of religion, the class nature of religion, the universality and different forms of religion in peasant war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Some valuable viewpoints are put forward. The problems in the research are that there are not many ideological exchanges and the angle of view is relatively narrow.
【作者单位】
【分类号】:K201
【正文快照】: 农民在反对封建统治的斗争中,经常使用宗教这个武器。新中国建立后,在农民战争问题成为史学界关注焦点的大背景下,史学家们对农民战争与宗教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拟从几个方面把建国以来的研究状况评述如下,欠妥之处,敬请指正。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夏春涛;太平天国宗教“邪教”说辩正[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怡;试论《中美续增条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2 陶用舒,易永卿;左、李塞防与海防之争新论[J];安徽史学;2004年04期

3 李东泉,周一星;从近代青岛城市规划的发展论中国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形成的历史基础[J];城市规划学刊;2005年04期

4 陈景彦;;义和团运动时日俄两国对中国的侵略[J];东北亚论坛;2006年04期

5 宋健;百年留学潮对中国科技事业的影响[J];中国工程科学;2003年04期

6 王文滋;胡绳晚年关于近代史上的中国国民党的再评价[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李公明;关于戊戌变法性质的再探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1期

8 洪邵波,牛江红;浅析租界对近代厦门社会的影响[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9 夏明;关于“欧陆风格”的思考[J];建筑学报;1999年11期

10 黄细嘉;李盛铎与保国会关系考辨[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郑大华;;论包世臣在嘉道经世思潮中的历史地位——兼与龚自珍、魏源之比较[A];思想家与近代中国思想——第一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郑大华;;论嘉道经世思潮对晚清社会转型的影响[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艳波;清末东北新政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苗宏慧;近代企业家群体与政治思潮嬗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冯志杰;中国近代科技出版史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4 李蕾;近代以来中国武术项目管理过程及其评价与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5 岳巍;论1900—1924年中俄关系之特点[D];外交学院;2007年

6 翁伟志;他山之石:明恩溥的中国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艳国;破与立的文化激流——五四时期孔子及其学说的历史命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周建雄;孙中山经济发展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王列盈;论“中体西用”观对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10 刘淮;二十世纪初叶湖南现代化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细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商人形象的新变[D];南昌大学;2007年

2 刘斌;走向世界与回归传统[D];湘潭大学;2007年

3 武晋红;试论《孽海花》中的外交事件[D];山西大学;2007年

4 乔利民;论域外宪政文化对袁世凯政府立宪的影响[D];湘潭大学;2007年

5 夏先中;清代湖南人口与环境[D];湘潭大学;2007年

6 吴长根;清代昆明城市民俗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石玉中;江苏秘密社会研究(1937-1945)[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8 何孔蛟;建国前后的会道门与乡村社会[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9 许杨帆;水权与地方社会[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陈晓宇;南京国民政府“不抵抗主义”的成因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绳楠;东晋的镇之以静政策和淝水之战的胜利[J];江淮论坛;1980年04期

2 邓晓芒;论闵采尔思想的阶级属性[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0年04期

3 李振宏;封建时代的农民是“革命民主主义者”吗?[J];文史哲;1980年01期

4 常根荣;阿Q典型新探[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5 孙以楷;;娭道德的社会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6 刘序琦;;关于农民战争的思想武器问题[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7 王煦华;;怎样从历吏事实的记载里看地主阶级道德[J];贵州文史丛刊;1980年00期

8 邓永庆;;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的几个问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9 刘新启;;娭李自成的革命纲领[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10 蒋兆成;;关于朱元璋及其政权的变质问题[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果峰;萧桂林;郭福;;论李大钊与毛泽东在大革命时期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和实践[A];李大钊研究论文集[C];1999年

2 简修炜;张义和;;李自成起义是旧式农民革命的最高峰[A];第八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3 狭间直树;;辛亥革命时期的阶级对立[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1981年

4 唐国增;;论《资本论》与当代中国经济问题[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栗守廉;;邓小平关于社会阶级阶层分析理论[A];最珍贵的精神财富——黑龙江省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4年

6 胡煜;;在省老年学学会“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上的讲话[A];陕西省“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C];2004年

7 肖调国;;邓小平关于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几个重大理论问题[A];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4年

8 张虹;佘大平;;《水浒传》的创作与传播问题[A];2005年全国《水浒》与明清小说研讨会暨大丰市施耐庵研究会成立20周年庆典专辑[C];2005年

9 王瑞芳;;“李四喜思想”的讨论:建国初期中共教育农民的尝试[A];近代中国的城市·乡村·民间文化——首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韦成国;;关于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的思考[A];2006年“关于社会公平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新华社记者 李术峰;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法宝[N];人民日报;2000年

2 作者单位:省委党校 黄家海;增强党的阶级基础[N];安徽日报;2001年

3 王殿芝;太平天国的刑法与“三禁”[N];中国档案报;2001年

4 肖冰;《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简介[N];中国审计报;2001年

5 李捷;坚持党的性质 增强党的基础[N];光明日报;2001年

6 ;专家评点《中国通史》[N];光明日报;2001年

7 洪保秀 章传家;增强党的阶级基础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研讨会综述[N];光明日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康贵民;农村土地制度变革有多大 中国现代化速度就有多快[N];华夏时报;2001年

9 中央党校副校长 李君如;与时俱进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N];解放军报;2001年

10 省委学校副校长 宋萌荣;执政规律的新揭示[N];辽宁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批改;中国农村阶级层分化与税费制度改革[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马秋丽;欲望及其调节[D];郑州大学;2000年

2 杨柳;面对西方入侵的初期反应——简析一八四零年至一八九五年间的三次改革浪潮[D];外交学院;2001年

3 杨敏凯;中国入世对社会中间阶层的催化作用及其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4 钟淑萍;中国社会转型中的阶层变化对政治影响及对策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杜轶茜;苔丝形象的分析与悲剧命运的解读[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谭念;论托玛斯·哈代的小说创作思想发展历程[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黄维兵;浅论当代中国农民阶级阶层结构[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赵爱杰;社会转型时期的工农关系[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576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4576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8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