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简评中国古代的“重农抑末”政策

发布时间:2018-03-03 15:33

  本文选题:重农 切入点:资本主义萌芽 出处:《农业考古》2009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Abstract]:......
【作者单位】: 商丘师范学院历史学与社会学系;
【分类号】:K20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文蕾;;《聊斋志异》侠义主题论[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2 朱锐泉;;心如止水,贵者自贵——小议聊斋先生笔下胡四娘形象[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3 王伟;简论传统史学的历史功用观及其人文主义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4 张晓英;;“钱刀”与《白头吟》创作时代蠡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5 刘洪强;;“姜维之母”的疏漏——兼谈毛宗岗对嘉靖本《三国演义》中“逻辑错误”的修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6 石志鸟;;论章台柳意象的历史渊源——杨柳经典意象考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7 刘洪强;;“东吴弄珠客”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8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9 吴贤哲;;七言古诗起源与产生问题考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10 朱秀敏;;浅论扬雄散文的艺术特色[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臧高峰;任保平;朱子凝;;近代以来中国小农经济的制度变迁与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肖世孟;;先秦“青”色考[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张虹;;“五脏相音”理论在耳鸣诊治中的应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15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5 韩金花;王宗殿;王蕴蕴;沈斌;;华佗诊断学术思想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丁媛;张如青;汤晓龙;;论出土简帛文献中的病因思想[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7 龚武;;管子形势道哲学的阅读及其诉说——管子哲学研究相关性问题探讨[A];管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第四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09年

8 姚宏杰;;北魏皇宗学与四门小学略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9 高慧斌;;试论南朝私学发展的原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10 姚宏杰;;金代“六学”考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8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鲁京京;古史辨派对《史记》中先秦史料评判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晓娜;《史记》与齐鲁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淑文;《尚书》德治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范云峰;先秦时期青铜铸造标准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10 范文娟;嵩山古建筑群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从斌;试论徽商资本土地化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

2 滕新才;;一分仁义值千金——施《润泽滩阙遇友》的文化解读[J];名作欣赏;2006年16期

3 黄福才;吴锦生;;清初台湾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萌芽[J];台湾研究集刊;1983年02期

4 陈新权;明代江南农业中商品经济略论[J];史林;1987年01期

5 滕新才;明朝中后期商潮中的农民问题[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6 袁林;;小农经济是战国秦汉商品经济繁盛的主要基础[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袁明;;明朝抑商政策述论[J];阴山学刊;1993年02期

8 吴翔;姚星;;明清经济发展的政治因素[J];时代经贸(中旬刊);2008年S6期

9 许大龄;十六世纪十七世纪初期中国封建社会内部资本主义的萌芽[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6年03期

10 ;农史文摘[J];中国农史;198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守稼;缪振鹏;;明中叶江南经济和地主阶级各阶层[A];明史研究论丛(第四辑)[C];1991年

2 赵永良;徐志钧;;明代无锡社会经济初探——读黄Sl《锡金识小录》[A];明史研究论丛(第四辑)[C];1991年

3 刘慧君;;崇本抑末、重农轻商思想对毛泽东经济思想的影响[A];陕西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吴必发;;明清时期的商品经济与地缘纽带[A];五缘文化力研究——福建省五缘文化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王菱菱;;近年来宋代经济史诸问题研究概述[A];河北省历史学会第三届年会史学论文集[C];1983年

6 谢国桢;;明末社会经济的繁荣与文化艺术的发展[A];明史研究第2辑——纪念谢国桢先生九十诞辰专辑[C];1992年

7 金光熙;;朝鲜资本主义萌芽研究大观[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8年

8 韦庆远;;论明初对江南地区的经济政策[A];明史研究论丛(第三辑)[C];1985年

9 张显清;;家长制专制封建社会论——记近年来王毓铨先生对明代及中国封建社会形态基本特征的论述[A];明史研究第4辑——庆贺王毓铨先生85华诞暨从事学术研究60周年专辑[C];1994年

10 范中义;;论嘉靖年间倭寇的性质[A];明史研究第8辑[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文毛却;进一步明确地方重农抓粮的首要责任[N];海南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陆剑 沈峥嵘;全社会重农:最深层的“解决方案”[N];新华日报;2008年

3 文家华;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新重农”[N];经理日报;2004年

4 孙兆金;市县工作应重农[N];农民日报;2008年

5 陆子修;重农必须抓村[N];经济日报;2000年

6 新华社特约评论员;重农强农充分用好政策武器[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7 本报记者 于洪光 通讯员 宋继民 朱奇文;临沂重农捡难点抓[N];农民日报;2004年

8 新华社特约评论员;充分用好重农强农的政策武器[N];林芝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李丽颖;重农强农 大业可定[N];农民日报;2005年

10 刘林霞 冯明 童哲堂 刘立成;重农支农扶农[N];中国气象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强;晚明商业资本的筹集方式、经营机制及信用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蒋海升;“西方话语”与“中国历史”之间的张力[D];山东大学;2006年

3 袁毅;WTO对我国农业管理体制的影响与改革模式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4年

4 李海新;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农地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于少海;经济与社会:明清赣南社会经济的动态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于大力;我国财政政策合理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方海兴;1949至1966年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罗守全;中国粮食流通政策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9 何忠伟;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效果与体系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10 刘金峰;我国公立医疗机构职工分配制度研究:问题、思路和方案[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慕华;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思想与政策探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陈红亮;日美农业保护政策比较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3 张俊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农业改良(1912-1928)[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唐为安;区域农业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评价[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5 李雪茹;建国后至六十年代前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余岭;贸易投资一体化下中国外贸政策与外资政策协调性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

7 张新华;耕地保护政策的制度经济学分析[D];新疆农业大学;2005年

8 成玉琴;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环境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5年

9 牛利民;欧美国家扩大农产品需求的政策及其借鉴[D];湘潭大学;2005年

10 郑韵清;关于长宁区会展业发展的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616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5616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b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