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元明清的治边方略与云南通道变迁
本文选题:唐至清时期 切入点:中央王朝 出处:《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9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唐至清代是云南交通发展的重要时期。云南交通线的拓建与兴衰,不仅受到社会发展、经济开发等因素的影响,与封建王朝的治边方略亦密切相关。本文考述隋唐、宋朝、元朝、明朝和清朝的治边方略以及不同时期云南交通的状况,力图揭示治边方略与云南通道开发间的复杂联系。
[Abstract]:The Tang to Qing Dynasty is an important period of Yunnan traffic development. The construction, rise and fall of Yunnan traffic line is not only influenced by so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trategy of the feudal dynasty. The strategies of the Yuan Dynasty, Ming Dynasty and Qing Dynasty, as well as the situation of Yunnan traffic in different periods, try to reveal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rategy of ruling borde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Yunnan passageway.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分类号】:K20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方铁;邹建达;;论中国古代治边之重北轻南倾向及其形成原因[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方铁;;秦汉蜀晋南朝的治边方略与云南通道开发[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迪;;略论元朝云南和缅甸的经贸交流[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2 张世友;;清代乌江流域的移民活动及其对民族关系的影响[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黄光宇;生态城市研究回顾与展望[J];城市发展研究;2004年06期
4 吴迪;;略论元朝云南和缅甸的经贸交流[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5 朱昌利;掸族古代蓬国考[J];东南亚;1989年04期
6 苏月秋;;近代云南与东南亚的丝棉贸易[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0年03期
7 蔡文(木丛);澜沧王国的兴衰[J];东南亚研究;1989年01期
8 贺圣达;蒲甘王朝时期缅甸的社会经济和社会性质[J];东南亚研究;1990年02期
9 李晨阳;中缅佛教文化交流的特点和作用[J];佛学研究;2003年00期
10 李丽霞;;1928~1930年年馑陕西灾荒移民问题[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高寿仙;;明代人口数额的再认识[A];明史研究第7辑——谢国桢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专辑[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2 程方;清代山东农业发展与民生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常倩;商周至魏晋南北朝羌人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郑发展;近代河南人口问题研究(1912-1953)[D];复旦大学;2010年
5 杨永福;滇川黔相连地区古代交通的变迁及其影响[D];云南大学;2011年
6 周启梁;中国古代环境保护法制演变考[D];重庆大学;2011年
7 王琳峰;明长城蓟镇军事防御性聚落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8 李己平;消退与振兴[D];吉林大学;2011年
9 叶青青;从农村办报走向城市办报:中共执政初期的党报新闻制度构建[D];复旦大学;2011年
10 袁延胜;东汉人口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峰;明清时期嵩山地区生态环境的变迁[D];郑州大学;2010年
2 林欣华;明代疫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曹宁;从《后汉书》重新审视东汉政府对羌政策[D];西北大学;2011年
4 廖红标;明清时期广西对外交通发展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黄福铭;明清时期番薯引进中国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化世太;民国后期陕西黄龙山垦区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孙君;民元至抗战间的西北私人社会考察现象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邱羽;清末户口调查述论(1906-1911)[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天放;汉末至东晋初期人口迁徙对辽东地区的影响[D];辽宁大学;2011年
10 冯程程;鸦片战争前后社会矛盾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方铁;;南北方古代民族融合途径及融合方式之比较[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方铁,张维;论中国古代治边思想的特点、演变和影响[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3年01期
3 方铁;《史记》、《汉书》失载西南夷若干史实考辨[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达忠;;苗疆往事之一 苗疆·生界·生苗[J];杉乡文学;2009年02期
2 杜坚毅;;从新疆铸币史看中央王朝对西域的管理与影响(下)[J];今日新疆;2010年19期
3 田玉隆;;土司制与羁縻制、土官与流官的关系和区别[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
4 谈琪;广西“改土归流”的社会基础[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5 覃成号;;广西“改流复土”浅语[J];广西民族研究;1993年01期
6 李德山;;白山梲棬史论[J];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01期
7 仁庆扎西;;元代中央王朝中的藏族宰相桑哥[J];西藏研究;1984年02期
8 吴俊荣;;西藏各教派所尚服色与中央王朝服色制度的关系[J];西藏研究;1988年02期
9 陈庆英;李少魁;;关于西藏通史研究的断代史思考——兼论元、明、清时期西藏地方与中央王朝“政权同步、政治同声、经济同气”的史实特征[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李德山;;黑水梲棬史论[J];史学月刊;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晓萌;;试论清代治畲政策的转变对畲族汉化的推进[A];畲族文化研究(上册)[C];2003年
2 王正贤;;阿哲氏族与封建中央王朝在贵州的建置[A];开发中的崛起——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4年
3 张声震;;在首届句町国与壮族土司文化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4 蒲文成;;河湟地区藏传佛教文化的历史变迁[A];2000年青海海峡两岸昆仑文化考察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杨德华;;孔子政治伦理思想与云南古代历史进程[A];孔学研究(第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首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首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6 蓝东兴;;明代中央王朝统治贵州的策略[A];开发中的崛起——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4年
7 王荣国;;普足禅师成神的文化透视[A];闽台清水祖师文化研究文集[C];1999年
8 吴钦承;孔凡胜;萧安富;;南方丝绸之路商贸货币探讨[A];中国钱币论文集(第三辑)[C];1998年
9 夏逢魁;;南笼起义前布依族地区的土地问题[A];布依学研究(之三)——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二届年会暨第三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1年
10 侬鼎f;;西林岑土司和广南侬土司的关系[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余建斌;文物直观反映西藏和中央王朝紧密关系[N];人民日报;2008年
2 齐涛;集权与专制下的政府职能[N];学习时报;2004年
3 无极;一部生生不息的南北交流史[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4 本报记者 宋冰;法书二爨足珍奇,朴茂萧疏世几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5 苏祖勤;民族区域建制与中华统一多民族国家[N];人民日报;2007年
6 《贵州建省六百年开发研究》课题组 张幼琪邋史继忠 王哿幸子;贵州发展与世界发展的文明对话[N];贵州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牛锐;“大一统”理念中的政治与文化逻辑[N];中国民族报;2006年
8 ;领略彝族风情 拥抱山水阳光[N];四川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李成生;琅井:盐业见证千年兴衰[N];云南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王小梅;展示贵州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N];贵州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前程;明代藏地施政的特殊性:古代中央王朝治理藏区的一种范式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2 李德山;六至九世纪东北边疆民族与中央王朝关系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贾霄锋;藏区土司制度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4 王青;中国传统对外关系的两种模式[D];清华大学;2007年
5 刘本军;震动与回响[D];云南大学;1999年
6 于秀情;明朝经营百夷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7 赵红梅;玄菟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魏贤玲;卓尼藏族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9 蓝武;元明时期广西土司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10 李臣玲;丹噶尔藏人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应龙;从地方到中央:西汉前期经学主导地位的形成[D];山东大学;2007年
2 苟爽;八番土司源流考[D];贵州大学;2008年
3 杨庆;登相营的社会变迁:作为政治经济区位变化的繁荣和凋敝[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4 李坚;宋代赣粤边区地域社会变迁—以动乱为中心的考察[D];南昌大学;2007年
5 王茹;新疆地区刑罚制度演进分析[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6 更周吉;元朝在西藏的括户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7 张婷;明代四川土司述要[D];四川大学;2005年
8 覃丽丹;壮族土司墓葬石刻艺术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9 曾翠;试论唐宋时期瘴气对岭南地区的影响[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10 唐黎燕;清代留驻京师的藏传佛教僧人[D];青海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680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568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