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1999年土司研究理论与方法演进轨迹
本文选题:中国 切入点:土司学 出处:《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1960~1999年,中国土司学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呈现了前为"浪谷"后为"波峰"的发展状态。此间,土司学的研究对象初步明确,研究主题逐步明朗,研究内容日益丰富,凝集成了历史学本位的政治学和民族学核心层面,依托于现行的民族区域自治政治的土司学,具有较强的现代意识,体现了为民族自治政治服务的功能。
[Abstract]:From 1960 to 1999, the study of Chinese toast developed at an astonishing speed, showing the development of "wave peak" after "wave valley". Here, the object of study of the study of toast is initially clear, the subject of study is gradually clear, and the research content is increasingly rich. Agglutination has become the core level of politics and ethnology which is the standard of history. It is based on the current Tusiology of regional national autonomy politics. It has a strong modern consciousness and embodies the function of serving national autonomy politics.
【作者单位】: 吉首大学中国土司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明代土司政治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0BMZ011)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西南边疆项目“土司制度与西南边疆治理研究”(项目编号:B10007)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化解中心与边缘冲突治国方略的递变及成效考评——以五溪地区地方势力兴衰为例”(项目编号:06YB85) 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科研课题“中国土司学史”(项目编号:20120625)
【分类号】:K20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成臻铭;;论土司与土司学——兼及土司文化及其研究价值[J];青海民族研究;2010年01期
2 成臻铭;;时势造学:土司残留时期的中国土司学——1908~1959年土司研究理论与方法探源[J];青海民族研究;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庄春辉;;大小金川筹边和东女国文化资源的开发潜力与优化整合路径[J];阿坝科技;2009年01期
2 郭建勋;;对改进《民族学概论》教学工作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3 卢玲;;毕节彝族土司与元明清中央政府的关系考论[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4 黄卫华;陈燕英;;毕节地区彝族土司历史文化研究导论[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5 蒋新红;;清朝国家权力在西双版纳彝族地区的延伸——以倚邦土司为例[J];保山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6 贾霄锋;张艳丽;;冲击与回应:藏区土司和明中央政府的政治关系研究——以董卜韩胡土司为例[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7 张凯;伍磊;;清代土司制度“过程-事件”的动态考察——李世愉先生《清代土司制度论考》评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8期
8 杨花;;明代渝东南地区土司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初探——以酉阳、石x+为例[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李良品;;历史时期重庆民族地区的土司制度[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朱文惠;;1912—1940年康藏纠纷的多方对话——以康巴观点为例[J];中国藏学;2011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杨军;;元代惠水八番土司探析[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2 王飞;;试析元政权的“因俗而治”民族法制思想[A];民族法学评论(第七卷)[C];2010年
3 张继焦;;经济文化类型:从“原生态型”到“市场型”——对中国少数民族城市移民的新探讨[A];边疆发展中国论坛文集(2010)·发展理念卷[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丹;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杜芝明;宋朝边疆地理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王怀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绩效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何威;河州土司何锁南家族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李军平;林耀华学术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伊利贵;民国时期西南“夷苗”的政治承认诉求[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余文兵;帝国深入西南边地[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李金花;士人与土司[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张晓川;从新知到常识[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周红;湖南沅水流域古镇形态及建筑特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红标;明清时期广西对外交通发展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蓝韶昱;中越边境土司社会互动与认同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郭书林;明代土兵述略[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锦;叶向高《四夷考·北虏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张福春;近代国家与游牧社会[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董文明;豫桂二省区回族现状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杨花;明代渝东南地区土司制度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8 吴宏郡;明代四川地区巡检司分布变迁考[D];西南大学;2011年
9 赵晔;永胜土司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樊慧洁;元朝民族畛域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刘强,卫光辉;古老而又年轻的江外土司文化[J];创造;2001年08期
2 东人达;;酉阳土司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论证[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3 ;云南民族工作成就与经验——亮点聚焦[J];今日民族;2005年08期
4 王晖;壮族土司文化及其旅游开发价值概述——广西民族文化与旅游开发研究之一[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5年01期
5 莫家仁,覃圣敏;蓝承恩与忻城土司博物馆[J];广西民族研究;1996年03期
6 贾霄锋,王力;近百年来中国土司制度的史料整理及研究综述[J];青海民族研究;2003年03期
7 成臻铭;;论土司与土司学——兼及土司文化及其研究价值[J];青海民族研究;2010年01期
8 成臻铭;;群在时空之间:论明代土司的民族族系分布特点[J];青海民族研究;2011年01期
9 龚荫;20世纪中国土司制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J];思想战线;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志强;;“墙”的随想[J];前线;1987年01期
2 罗德运;盖棺论定蒋复璁[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0年04期
3 易剑东;中国古代体育经济纵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4 李思民;第3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国男子体操队实力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0年07期
5 肖平,鲜于浩;近代法国对华经济特征形成的背景[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6 苏兴,苏铁戈;中国古典戏曲研究札记五题[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7 杨迎平;中国现代文学心理分析小说回眸[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8 王付兵;郑和下西洋在古代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史中的地位[J];南洋问题研究;2000年03期
9 徐永新;论改革和完善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10 王鲜杰;我国继续教育的几个问题[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师曾志;;公共关系模式及其在中国的应用[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全球传播、媒介与创意产业-对后工业文明的思考”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2 曹维彬;;文化视角下的中国[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潘伟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空间分布发展变化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朱雅群;田野;季永领;李先明;刘景杰;余德;;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可手术乳腺癌治疗模式:1999年和2006年的抽样调查研究[A];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六届二次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二届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李幼铭;吴永刚;;我国油储地球物理学研究的现状及思考[A];《地球物理学报》纪念中国地球物理学会50周年专刊[C];1997年
6 李焱荣;刘中平;王东;何万强;;经济全球化与我国信息人才建设[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科技期刊编辑学术论文集[C];2004年
7 钟书华;;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研究[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朱蓓;肖军;;生态工业园发展综述[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9 刘新卫;;中国农业结构调整中的耕地保护[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甄橙;;中国的西方医学史研究[A];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11届3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林峰;空间数据不确定性理论与方法取得成果[N];科技日报;2005年
2 程万利 刘伟;新经济时代的会计理论与方法[N];黄河报;2006年
3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方法[N];国际商报;2001年
4 语言所 宇茵;精心组织跨学科联合攻关[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5 梁仁志 徐彬;继往开来的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6 大任;俗文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讨论会召开[N];中国文化报;2006年
7 贾文勤;德勤会计公司财务审计理论与方法介绍(三)[N];中国审计报;2001年
8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浩;一部有创新性的力著[N];科技日报;2006年
9 贾文勤;德勤会计公司财务审计理论与方法介绍_(一)[N];中国审计报;2001年
10 张岂之;侯外庐历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琛;中国水产品市场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2 盖艳梅;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3 周波;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D];四川大学;2005年
4 金铁洙;中韩两国教师教育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陈心宇;中国控股公司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6 巫晓燕;审美现代性视野下的中国当代都市小说[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齐德利;中国丹霞地貌多尺度对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宋玉成;中日吸收西方写实油画比较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9 陈明晖;庞加莱在中国[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2006年
10 王文华;加拿大与中国经济诈欺犯罪比较[D];北京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季晓琴;中国蚕茧市场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2 朱建博;FDI在中国的区域分布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王存彪;中国多层次直销的现状及发展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4 付娟;转型期中国政府经济职能的重塑[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5 李范一;试论中国基金会的企业化运作[D];东北大学;2005年
6 吴涛;“刘翔效应”对我国田径运动影响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6年
7 刘佳;中国电信业关系营销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赵成;中国产学合作教育发展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9 孙卓;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浅析[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刘一;民国时期女子财产继承权的肇端[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本文编号:15791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579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