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与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本文选题:新文化运动 切入点: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 出处:《观察与思考》2015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新文化运动由民主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决定了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比较新文化运动之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新文化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以及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表明新文化运动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关键时期,这是外在和内在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既有外来文化的传播,也有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值得重视的是,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如大同思想等,反映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的重要作用。
[Abstract]:The shift of the New Cultural Movement from democracy to Marxism determines the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Comparing the spread of Marxism in China before the New Cultural Movement and the spread of Marxism during the New Cultural Movement, And the widespread spread of Marxism after the May 4th Movement shows that the New Cultural Movement is the key period of the spread of Marxism in China, which is the result of both external and internal factors.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the influence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Marxism dissemination, such as the thought of Datong, reflects the important role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作者单位】: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
【分类号】:K2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育和,蔡乐苏;碰撞中的选择——五四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入关系问题新探[J];高校社会科学;1989年02期
2 王一胜;;大同理想与中国梦[J];观察与思考;2015年04期
3 陆珠希;王长金;;陈望道与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J];观察与思考;2015年05期
4 刘国华;论传统儒学对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J];孔子研究;2000年04期
5 韩华;梁启超与两次“社会主义”论争[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6 李杨;“救亡压倒启蒙”?——对八十年代一种历史“元叙事”的解构分析[J];书屋;2002年05期
7 郑师渠;;从反省现代性到服膺马克思主义——李大钊、陈独秀思想新论[J];史学集刊;2010年01期
8 张允熠;;辛亥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J];学术界;2011年07期
9 徐行;;李大钊思想的变迁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臧世俊;;大同思想与中国社会主义思潮[J];学术研究;199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美燕;;简述陈独秀的教育思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2 颜水生;;论“重返八十年代”的知识范式及其反思[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3 吴玉才;五四时期的陈独秀与中国现代化地位的转变[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吴兴毛;;戴季陶的女子解放观——兼与陈独秀女子解放观的比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董德福,史云波;陈独秀和“问题与主义”之争[J];安徽史学;2002年04期
6 董根明;陈独秀民众运动观的嬗变初探[J];安徽史学;2002年04期
7 刘长林,李云飞;试析陈独秀的“以科学代宗教”思想[J];安徽史学;2005年03期
8 章征科;;清末民初知识分子趋新意识的成因及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王先俊;;论“五四”后的社会改造思潮[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董根明;陈独秀对封建婚姻的批判[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明;;“客邮”、“客卿”与邮权——兼论中国近代政治的历史境遇[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9年卷[C];2011年
2 杨占营;吴诚毅;;党的领导合法性的历史考察及展望[A];江苏省科社学会2001年年会交流论文[C];2001年
3 龚友德;;孝与当代中国家庭道德建设[A];孔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4 李维武;;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主义化倾向探析[A];时代与思潮(6)——中西文化与20世纪中国哲学[C];1998年
5 王生怀;;论早期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特点[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6 马勇;;无政府主义与现代中国人的困惑[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刘长林;班彦美;;五四时期杜亚泉与陈独秀道德观比较研究[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8 谢从高;;《新青年》知识分子队伍的分化与中国近代学术观的碰撞——以蔡柏龄留学为中心的考察[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9 寇鹏程;;梁启超宗教思想改变的现代性困境[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10 郑大华;;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战后(1918~1927)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郑林华;墨家思想与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瑛;李鸿章与晚清条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成;晚清诗学的演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延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阎乃胜;杜亚泉与中国近代科学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陆胤;近代学术的体制内进路[D];北京大学;2011年
9 夏淼;当代中国乡村文明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吴桂韩;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超;当代大学生孝文化教育缺失原因及其对策探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露霞;论潘玉良“合中西于一治”的艺术观[D];浙江理工大学;2009年
3 李媛媛;近现代中国国家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吴金;陈独秀与李大钊新闻思想比较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刘慧;陈独秀人生哲学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王启巩;《新唯识论》翕辟论哲学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7 郭小娟;《忍经》忍文化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8 刘翊;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女权思想[D];南昌大学;2010年
9 钱敏;20世纪初期陈独秀的思想转变[D];安徽大学;2010年
10 王秋菊;教育与人的尊严[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志刚;共产主义与“大同”理想[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2 高放 ,韦庆远 ,刘文源;辛亥革命前革命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和探索[J];东岳论丛;1980年02期
3 陈峗;;大同、小康与礼乐生活的开启——兼论《礼运》“大同”之说在什么意义上不是乌托邦[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任剑涛;从大同到自由:百年中国政治致思主题的转变[J];开放时代;2001年03期
5 裴传永;“大同小康”之论非关孔子辨[J];孔子研究;2003年06期
6 郑师渠;;欧战前后国人的现代性反省[J];历史研究;2008年01期
7 熊凯,黄瑜;先秦“同”的思想评析[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8 郭洪纪;儒家大同理想与传统政治文化辨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2期
9 杨天宏;孙中山“土地国有”思想内涵辩[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6期
10 张卫波;;大同学说与清末民初社会主义的传播与评说[J];人文杂志;201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树震;论李达在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作用[J];东北师大学报;2000年06期
2 王进;试论我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J];青海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3 杨爽;;恽代英马克思主义传播方法研究[J];党史文苑;2010年14期
4 李琼琼;;五四时期周恩来的信仰选择及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J];党史文苑;2013年22期
5 伍婉萍;;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02期
6 祝福恩;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中介与文化场问题[J];社会科学;1987年08期
7 田子渝;武汉地区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初期的杰出贡献[J];党史天地;1999年04期
8 王君峰;;1920年代上海大学的马克思主义传播阵地——以平民学校与工人夜校为视角[J];黑龙江史志;2013年04期
9 刘琼;叶世才;;唯物史观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现实意义——以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在贵州的传播为例[J];陇东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10 刘一皋;建党前夕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史解释方法─—对《马克思还原》的分析与解读[J];史学月刊;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谢荫明;;论李大钊的知识准备与马克思主义传播[A];李大钊研究论文集[C];1999年
2 赵立栋;;2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恩格斯[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0年卷[C];2000年
3 曹金国;王玉贵;;恽代英在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重要贡献——以利群书社为中心[A];纪念建党85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李清汉;;“三个代表”思想是我党历史经验的结晶[A];浙江省暨华东六省一市党史系统纪念建党八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5 赵利栋;;“五四”前后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阶级与阶级斗争观念[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1年卷[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孟然;干部培训与马克思主义传播[N];组织人事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王逸吟;用生命浇灌信仰之花[N];光明日报;2014年
3 宋键 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四川共产主义组织的创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费士廷 王雁翔 通讯员 谭昌训;心随云水长 公忠不可忘[N];解放军报;2011年
5 江苏省军区政治部 宋修明;用战士的语言讲理论[N];解放军报;2008年
6 念德 中共中央编译局;大革命失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央苏区和国统区的传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副调研员、文学博士 吴海勇;党史解读: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的必然性与偶然性(上)[N];中国档案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黄纯芳;献身伟业 建党先声[N];湖南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建柱;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李明;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传播问题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3 王海风;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对知识分子革命化的影响[D];浙江农林大学;2012年
4 李诺枫;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5 邢佳;网络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传播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宋韧;互联网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2年
7 潘昕言;《布尔塞维克》与马克思主义传播[D];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
8 王景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5年
9 牛欢;新媒体视阈下马克思主义传播路径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10 王叶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受众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5892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589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