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简介

发布时间:2018-03-26 01:12

  本文选题:国学研究 切入点:深圳大学 出处:《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摘要】:正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成立于1984年9月,是我校最早建立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之一,首任所长由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汤一介先生担任,现任所长为文学院副院长景海峰教授。
[Abstract]:The Institute of Chinese Studies of Shenzhen University was founded in September 1984. It is one of the earliest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research institutes in our university. The first director of the institute is Mr. Tang Yijie, a professor of Peking University and a famous scholar. The present Director is Professor Jing Haifeng, Vice Dean of the School of Arts.
【分类号】:K207.8;G649.2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爱国;;第三次国学浪潮:复古还是复兴[J];中国社会导刊;2008年07期

2 张梦;;天价“国学班”背后的浮躁[J];中关村;2007年07期

3 陈文新;;为晚清以降的国学思潮立此存照——写在《国学档案》前面[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8年10期

4 陈斐;;国学与国家文化安全[J];文化艺术研究;2011年02期

5 邓小军;国学研究的态度与意义[J];中国文化研究;1998年02期

6 高专诚;;“国学热”中谈国学[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纪宝成;;重估国学的价值[J];理论参考;2007年07期

8 ;国学不是一个圈[J];国学;2007年03期

9 刘丹忱;;国学热与国学的定位和前瞻[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8年01期

10 朱邦芳;;国学研究院举办《中华文明史》(第二、三卷)英文译稿研讨会[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绛;;从“中学”到“国学”——兼论国学的现代性[A];近代中国(第二十辑)[C];2010年

2 谢金良;;关于国学研究的若干思考[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3 李庆本;;国学研究的跨文化理念与方法[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4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简介[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任俊华;;倡导“华夏新国学”之缘起[A];首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暨第九届全国易学与科学学会研讨会、第十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附注:学术研讨会参会人员名单(经济、金融模块)[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李建科;;《两岸三地大学生国学读本》丛书选题策划[A];图书选题策划报告——第五届“未来编辑杯”获奖文集[C];2006年

8 ;《国学论衡》宗旨[A];《国学论衡》第二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2001年

9 纪宝成;;接续文脉 重振国学[A];第六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领导讲话[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顾家宁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也谈国学争鸣的历史论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李爽;“特色中华国学”溢彩鹤乡[N];盘锦日报;2010年

3 记者 李瑞英;国学研究论坛呼吁汉字传承必须保持稳定[N];光明日报;2009年

4 林存光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也论国学研究的态度、立场与方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陈一鸣;万万不能化“神奇”为“腐朽”[N];南方周末;2010年

6 记者 张微;第二次“国学研究论坛”在北京举行[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7 任国征;台湾的国学学术机构的启示[N];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刘尊明;国学研究的现代化趋势[N];光明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王洪波;清华国学尝试“体制特区”办院模式[N];中华读书报;2009年

10 整理 戴金波 邓梦军;国学=中国古典学[N];光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平;魏斐德与他的中国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卢毅;“整理国故运动”与中国现代学术转型[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吴nI南;无锡国专与现代国学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秀俊;“中国文化的海外媒介”[D];山东大学;2010年

5 钱斌;新中国科技体制的建立和初步发展(1949-1966)[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6 卢文芸;变革与局限[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琳;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8 刘秀峰;“90后”大学生的人生观及其引导[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金忠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论[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周常林;罗振玉与清末民初历史文献学[D];兰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奕;国学公园建设初探[D];浙江大学;2011年

2 李晶;新吟诵的兴起及其文化意义[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欧阳小红;国学院的发展及办学特色探析[D];厦门大学;2008年

4 杨春艳;论科学研究与开发中的信息流动[D];山西大学;2005年

5 陆孺牛;IPv6校园网的设计与部署[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6 李文霄;深圳大学城预弯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桥施工技术[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7 王辛方;穷源竟委,,易于不易[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汪寒雪;胡适国学观的渊源和冲突[D];苏州大学;2011年

9 赵淑梅;振兴大学国学教育的理论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喻静;中韩两民族联合革命运动史论[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656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6656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9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