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古代治边政策的几点思考——以“羁縻”为中心
本文选题:羁縻 + 夷夏观念 ; 参考:《史学集刊》2014年04期
【摘要】:本文对事关历代治边政策认识的关键词汇"羁縻"做了深入分析。认为"羁縻"的要义是"控制"而非"笼络";历代史书尤其是正史中同为"羁縻"但表现的"控制"程度不同,具有宽泛和灵活的特点;多民族国家构建过程中出现的"夏"、"夷"二元结构的观念和现实是"羁縻"政策形成和实践的基础;作为一种补充方式随着多民族国家构建的完成,"羁縻"政策也会为直接统治所取代。
[Abstract]:This paper make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Jimi, a key term concerning the policy understanding of border control in the past dynasties.It is believed that the main meaning of Jimi is "control" rather than "winning over the net", and that the historical books of all dynasties, especially in the official history, have different degrees of "control", which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road and flexible.The concept and reality of the dual structure of "Yi" and "Xia"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a multi-ethnic country are the basis for the form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Jimi" policy.As a supplementary method, the Jimi policy will be replaced by direct rule with the completion of multinational state construction.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
【分类号】:D633;K20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良品;;中国土司研究百年学术史回顾[J];贵州民族研究;2011年04期
2 成臻铭;;论土司与土司学——兼及土司文化及其研究价值[J];青海民族研究;2010年01期
3 李世愉;;关于构建“土司学”的几个问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贾霄锋;二十多年来土司制度研究综述[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04期
5 李大龙;;试论中国疆域形成和发展的分期与特点[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庄春辉;;大小金川筹边和东女国文化资源的开发潜力与优化整合路径[J];阿坝科技;2009年01期
2 张艳林;;民族声乐风格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3 周春华;;行政紧急权力及其法律规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4 邹建军;周亚芬;;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十个关键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丁亚元;;有效面授的内涵及其设计策略[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6 甘翠华;;汉英成语修辞特点分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陈秀平;;略论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8 谭贤楚;周长城;;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运行机制研究——基于恩施州的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0期
9 孔令达;;儿童对两组时间词的习得[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10 杨荣贤;;汉语中“投掷”义与“抛弃”义的异同及其区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孟修;;土木之变与庚戌之变比较研究——朝贡体制框架下的明蒙关系新探[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1年第2期[C];2012年
2 刘涛;;公诉专业化相关问题研究[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李庆伟;;建设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途径与基本要求[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4 王仁强;;汉英词典词类标注与译义的对称性研究——兼评《ABC 汉英大词典》的词类标注与译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5 陶原珂;;从汉语的词性-义项关系论汉外词典的词性标注结构[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潘雪莲;;词典中名词释义模式的选择[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江必新;程琥;;论判例在WTO争端解决中的适用[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8 阎宗彪;乔生;;腐植酸缓(控)释BB肥的创新理念和应用实践[A];第八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9 邹伟;段竞晖;鞠霓;饶晓亭;胡丽莉;张雪;罗邦民;;中介法律制度建设的法律思考[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10 杨军;;元代惠水八番土司探析[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俊;对《红楼梦》中称呼语的所指和意图的研究:认知语用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别道玉;《国语》与先秦文化精神[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丹;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彭懿;英汉肤觉形容词的认知语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孙余余;人的虚拟生存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郭继文;文化软实力的历史观阐释[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延丽;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保障体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徐晓明;上海市部分小学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开展状况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苏u&;从历史发展看中日围棋文化比较[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杨阳;电视体育谈话节目《体育评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刘小飞;上海市杨浦区高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董娇;普通高中主科科任教师威信现状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佳;地方大学研究生教育产学研联合培养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崔懿晟;清代理藩院及其立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夏路;论医疗损害责任归责原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周萍;“动宾动词+宾语”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东人达;近年关于明末奢安事件的研究[J];毕节师专学报;1995年04期
2 刘强,卫光辉;古老而又年轻的江外土司文化[J];创造;2001年08期
3 东人达;;酉阳土司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论证[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4 付春;于晓燕;;“奢安之乱”与“沙普之乱”比较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01期
5 李伟;乌江下游土司时期贡赋制度考略[J];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6 陈廷亮;;土司时期湘西土家族地区社会经济形态简论[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云南民族工作成就与经验——亮点聚焦[J];今日民族;2005年08期
8 余嘉华;雪山文脉传千古──兼谈土司文化评价的几个问题[J];民族艺术研究;1996年02期
9 李全伟;试论广西土官与土民、家奴、土兵的宗法封建关系[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1995年01期
10 王晖;壮族土司文化及其旅游开发价值概述——广西民族文化与旅游开发研究之一[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5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凌燕;广西土兵戍边与国防建设检视[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陈对;明代平播战争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大龙;;多民族国家疆域研究的历程及其特点[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陈永龄;;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J];历史教学;1979年04期
3 穆鸿利;;东北史地学术讨论会侧记[J];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02期
4 陈通明;论中国历史上的统一与分裂[J];宁夏社会科学;1991年06期
5 瞿林东;;“道统”“治统”与历史文化认同[J];群言;2005年04期
6 徐国利;;中国古代国家观的新发展[J];学习与探索;2008年02期
7 景爱;苗天娥;;详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千秋功业——评《中国古代疆域史》[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8年03期
8 张博泉;;谈“中华一体”[J];民主;1996年01期
9 陈连开;;怎样阐明中国自古是多民族国家[J];历史教学;1979年02期
10 彭英明;徐杰舜;;从封建正统思想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与孙祚民同志商榷[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周文玖;“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N];学习时报;2004年
2 张传玺;大一统与中国古代多民族国家[N];北京日报;2000年
3 演讲人 宁可;历史上的中国[N];光明日报;2009年
4 孙宏年;清代大一统与边疆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5 瞿林东;黄帝祭祀与历史文化认同[N];光明日报;2005年
6 罗广武;中国历史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N];西藏日报(汉);2011年
7 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与边疆政策[N];光明日报;2001年
8 记者 张选国;成说已经打破[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9 何星亮;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特点[N];中国民族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范秀英;冷战后韩国学界对中国民族主义研究评析[D];延边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315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731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