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史记》的历史文化认同意识

发布时间:2018-04-11 06:59

  本文选题:《史记》 + 政治统绪 ; 参考:《史学理论研究》2008年03期


【摘要】:《史记》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表现出了强烈的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意识。它提出的"圣王同祖"的思想,以及在此基础上所精心编排的历史王朝的统系,反映了对中国古代政治统绪的认同意识;它宣扬华夷各民族同源共祖的民族一体性,强调夷夏民族一统,是对中国古代夷夏观念和民族认同意识的重大发展;它通过对中国历代地理沿革的历史考察和对汉皇朝大一统政治格局的反映与颂扬,体现了对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地理的认同意识。
[Abstract]:As the first general 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history, Records of History shows a strong sense of identity to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The thought of "Saint Wang Tongzu" and the system of historical dynasty carefully arranged on this basis reflect the sense of identity to the ancient Chinese political unity, which preaches the national unity of the homologous and common ancestors of the different nationalities.Emphasizing the unification of the Yi Xia nationality is a great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Yi Xia and the consciousness of national identity in ancient China, and it reflects and extolls the political pattern of the unification of the Han and imperial dynasties through the histo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history of the geographical evolution of China and the great unification of the Han and imperial dynasties.It embodies the identity consciousness of Chinese ancient unified multi-national geography.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研究所;
【分类号】:K20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舒宪;“大荒”意象的文化分析——《山海经·荒经》的观念背景[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于文哲;;史佚考论——兼论《周书》、《周颂》、《周易》的编撰者[J];北方论丛;2008年06期

3 黄觉弘;;《左传》成书春秋说综考[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杨平生;;司马迁的读书与著书[J];当代图书馆;2005年04期

5 方江;熊志勇;;试论近代体育的人文意蕴[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09期

6 廖杨;;夏朝“西被于流沙”考[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李龙海;;春秋战国时期民族分布格局的变迁[J];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06期

8 王宁;;“黄帝”考源[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谢维扬;先秦时期中原周边地区国家化进程的三种模式(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10 马照平;;论刑罚的异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裕秋;张兴吉;;论司马贞中止《补史记》写作的原因——以司马贞笔下的炎帝为例[A];炎帝·姜炎文化与和谐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叶舒宪;;国学考据学的证据法研究及展望——从一重证据法到四重证据法[A];第二届证据理论与科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卷)[C];2009年

3 金春峰;;《周官》成书的时代再论[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八辑)(第四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翰;汉魏盛唐咏史诗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马卫东;春秋时期贵族政治的历史变迁[D];吉林大学;2007年

4 冯媛媛;侠文化在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嬗变[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潘震;中国传统情感英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伟峰;香火接续:传统社会的招赘婚姻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李沁芳;晋国六卿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吴新勇;《尚书·无逸》探赜[D];郑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清宇;孟子引《书》论《书》考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铭;先秦儒道游观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旭辉;秦都移异与秦的崛起和统一[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普阳;汉代妇女的法律地位探究[D];郑州大学;2004年

5 陈文远;从《弘明集》中“夷夏之辩”看初传佛教中国化[D];吉林大学;2008年

6 谢娟;西蜀名人纪念园林及其纪念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7 朱闻宇;《左传》“君子曰”引《诗》考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娟;《尚书·尧典》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钟信;西蜀古代园林史研究初探[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10 郭龙;“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与儒家经学的确立[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宗武;《史记》引《书》虚词修辞[J];古汉语研究;1989年04期

2 布仁图;梁启超的《读<史记>法》[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90年05期

3 张玉辉,张玉军;《左传》、《史记》人物描写比较谈[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4 江秀玲;《史记》修辞艺术探微(下)[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5 奚可桢;建国以来《史记》研究书目总略[J];东南文化;1999年03期

6 曹迎;略论司马迁《史记》的悲剧性[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7 张剑平;略论白寿彝先生对《史记》的研究[J];回族研究;2002年02期

8 梁轶芳;论《史记》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段[J];理论观察;2003年06期

9 陈振华;试论《史记》的美育功能[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10 隽克;《史记》悲剧性散议[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健;;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文学中的“上海形象”[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冯天喻;;在“湖北省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上的发言[A];湖北省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韩琦;;为什么独立后的西属美洲没有建成统一的联邦国家?[A];"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5年

4 燕传琪;;《史记》中之“颍上”究在何处[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5 刘永丽;;“民族国家”想象与上海——晚清政治小说中的上海书写[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弗里德里克·詹姆逊;刘春荣;;全球化与政治策略[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二辑)[C];2001年

7 刘拥华;;游离的全球化与全球化政治[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8 李鸿宾;;传统与近代的对接——从地域和民族角度论述中国传统王朝的近代境域[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9 严荣;;国际政治经济的三元困境[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10 徐蓝;;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国家的主权保护[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晓萍;民族国家的建立与民族认同的危机[N];中国民族报;2011年

2 李云龙;关注:21世纪民族国家的命运[N];中国民族报;2002年

3 民族所 刘泓;欧盟的建立并不意味着民族国家的终结[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4 本报特约记者 蒉莺春;民族国家会消亡吗?[N];经济观察报;2003年

5 李明浩;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阶段[N];中国民族报;2009年

6 李明浩;全球化与民族国家的未来[N];中国民族报;2003年

7 李明浩;自治:前民族国家状态下的一种普遍现象[N];中国民族报;2009年

8 纳日碧力戈 复旦大学;文明、民族、国家:流动的边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王建娥;移民问题对民族国家观念及制度的挑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10 俞可平;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N];学习时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小霞;《史记》《汉书》的叙述学及其研究史[D];苏州大学;2012年

2 王华宝;《史记》校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葛鑫;《史记》对四大名著的叙事影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朱耀辉;城市文明与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兴起[D];复旦大学;2003年

5 刘杰;孙中山政治民族主义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周晶晶;《世本》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李东铁;文化全球化与民族国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8 刘凯;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国家主权自主有限让渡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9 张自然;宋明时期笔记中的《史记》考评述论[D];河南大学;2008年

10 谭志松;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大学的使命[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娜;《史记》与齐鲁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郭明友;论《史记》的“一家之言”[D];苏州大学;2002年

3 柴振威;《史记》楚汉之际若干历史问题的考辨[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范艳清;《史记》与魏晋南北朝文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陈颖韬;《史记》传奇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坤鹏;楚简《容成氏》与《史记》所记古史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卢刚;《史记》中自杀人物群像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8 毛金霞;《史记》叙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伶俐;《史记》与《汉书》中的复仇事象对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10 田富强;《史记》农史信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7349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7349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5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