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公羊学派夷夏观及其影响
本文选题:夷夏观 + 春秋公羊“三世说” ; 参考:《史学集刊》2008年03期
【摘要】:春秋公羊学派对夷夏关系问题持"夷"与"夏"可以互变、二者同样可以进化的观点,反映了古代各民族间交流和统一不断发展的趋势,代表了历史前进的方向,因而成为古代儒家学者民族观的精华,具有宝贵的价值。这种开放、进步的夷夏观导源于孔子,发端于《春秋公羊传》,西汉董仲舒加以发展,至东汉末何休形成"据乱——升平——太平"的"三世说"思想体系,相信"天下远近大小若一"、各民族间和好统一局面必将到来。至近代,龚自珍、魏源、梁启超等学者相继加以演绎,因而对近代民族理论体系的形成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Abstract]: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e Gongyang School held the view that "Yi" and "Xia" could change each other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Yi and Xia, and that both could evolve, reflecting the developing trend of communication and unification among ancient nationalities, and representing the direction of historical progress.Therefore, the essence of the ancient Confucian scholars' national outlook has valuable value.This kind of open and progressive view of Yi Xia originated from Confucius, originated in the Story of the Rong Sheep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developed by Dong Zhongshu i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By the end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he Xiu formed a "three world theory" ideological system of "according to chaos, rising to level-peace".Believe that the world is far and near if the size of one, the harmony between the ethnic situation will come.To modern times, Gong Zizhen, Wei Yuan, Liang Qichao and other scholars deduce one after another, and thus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modern national theory system.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分类号】:K203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彤伟;《三国志》同义词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2 王珏;班固与汉代文学思想[D];辽宁大学;2007年
3 杨胜良;汉唐环境保护思想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耿志勇;东汉前期士风与班固的思想及创作[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陈先涛;魏晋南北朝送别诗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3 喻萍;《汉书》外来词研究与《汉语大词典》的编纂与完善[D];湘潭大学;2007年
4 许剑飞;《墨子闲诂》失误考辨[D];湘潭大学;2007年
5 宋积良;《国语》实词型同义连用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6 段飞泉;新型农民培育与农村教育改革创新[D];南昌大学;2007年
7 赵燕;汉魏六朝颍川庾氏家族与文学[D];厦门大学;2007年
8 李俊;概述唐朝宫廷音乐机构之变迁[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9 单长梅;从岁时语词看古代风俗[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文娟;《西京杂记》文献价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大龙;传统夷夏观与中国疆域的形成——中国疆域形成理论探讨之一[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01期
2 蔡铮铮;;国人“夷夏观”的演变及其双重标准——《中国疆域沿革史》读后感[J];黑龙江史志;2009年14期
3 方铁;;中原王朝的夷夏观及其治边[J];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11期
4 陈红梅;;儒家夷夏观与中国传统思维的阴阳组合结构[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王俊拴;中国古代夷夏观的价值取向分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9年02期
6 张子侠;;“大一统”思想的萌生及其发展[J];学习与探索;2007年04期
7 罗炳良;;历史文化认同趋势中的“夷夏观”[J];学习与探索;2007年04期
8 ;书讯[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年02期
9 陈桐生;司马迁有没有突破传统民族思想[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李大龙;;关于藩属体制的几个理论问题——对中国古代疆域理论发展的理论阐释[J];学习与探索;2007年04期
,本文编号:17525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752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