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略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文化缺失

发布时间:2018-04-16 00:27

  本文选题:新文化运动 + 传统文化 ; 参考:《枣庄学院学报》2016年03期


【摘要】:"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采取了激烈的批判态度,将传统文化笼统冠以"专制"的恶名而与西方文化的"自由"相对立,对传统儒家文化进行了选择性割裂,避开了其中的"仁学"内容,而专注于对"礼教"的批判,导致了对传统文化的不公正判断。产生新文化运动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它把对文化优劣的判断标准建立在新与旧的对立上,而不是从科学的真与伪的立场出发。
[Abstract]:The "May 4th" New Culture Movement adopted a fierce critical attitude towards traditional culture, which was characterized as "despotism" and oppositely opposed to "freedom" of Western culture, thus selectively separating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 culture.Avoiding the content of benevolence, focusing on the criticism of propriety leads to unfair judgment of traditional culture.The reason for the new cultural movement is that it bases its judgment on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culture on the basis of the opposition between the old and the new, rather than from the standpoint of scientific truth and falsehood.
【作者单位】: 德州学院文学院;
【分类号】:K2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一奇;;《西方文化要览》用大文化观 观察西方文化[J];全国新书目;2005年20期

2 覃明;;浅析中西方文化之差异[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4期

3 高云伟;;中西方文化基本特征及伦理传统的探讨[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文辛;;数字“七”在东西方文化中的内涵及其文化根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5 张利娅;赵彦丽;;中西方文化中数字意义的简要对比[J];价值工程;2011年26期

6 董复昶;;论中西方文化之差别——从科学文化与朦胧文化说起[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7 刘鹤龄;如何正确对待西方文化的思考[J];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S1期

8 ;应对西方文化:中国的一道百年难题[J];国家智库;2010年01期

9 邓慧;论中西方文化对礼仪的影响[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08期

10 席海燕;;略谈词语的内涵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淑敏;;近代西方文化的传入对中国的影响[A];全国中外近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何晖;;浅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与外语语言习得的融合[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教育科学与边缘科学分册)[C];2012年

3 王昕;;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西方愚人形——论《阿甘正传》蕴含的中西方文化共鸣[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崔海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与发展[A];第五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0年

5 米佳;陶云;马谐;;流行文化对当前汉族和回族大学生影响的比较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郑军;;有关科幻的十个流行误解[A];中国科普作家协会2009年论文集[C];2009年

7 张咏梅;吴婷;;功利主义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一辑)[C];2013年

8 石国贞;;论国际化趋势下提升大中华认同感的现实依据[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彭林;;北京奥运 如何人文[A];北京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2008·高峰论坛文集[C];2008年

10 何霞;;从习语类词典来看西方文化[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 于德清;中国“龙”无须向西方文化“臣服”[N];华夏时报;2006年

2 中国社科院明史研究室主任 万明;明儒笔下的西方文化[N];北京日报;2012年

3 林逸;审视西方文化的历史长廊[N];中华读书报;2003年

4 张卫波;孙中山对西方文化的认识[N];学习时报;2006年

5 本报驻比利时记者 刘歌;中西方文化的“摆渡者”[N];人民日报;2013年

6 薛亚玲;对借鉴西方文化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1年

7 杜明业;通向博雅之路[N];文艺报;2007年

8 陈寿彬;城市化不应忽视文化创新[N];社会科学报;2000年

9 曾嘉;文化——文学——人[N];文艺报;2006年

10 北京中建华腾装饰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梁楚华;梁楚华:香港是西方文化的大熔炉[N];中华建筑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秀敏;发现“秘索思”[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小伟;对比分析中西方文化生死观差异[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肖丽;面子问题在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中的对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3 杨红娟;中西方文化与管理比较分析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2年

4 李玉玲;中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西方文化的探究与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5 吴思竹;从原型角度解析西方知名品牌对西方文化的影响[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6 洪明珠;跨文化交际下的中西方金玉文化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7 陈媛媛;从婚姻和传统节日看西方文化对当代越南都市青年的影响[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8 柏宁;习语背后的中西方文化根源探究[D];辽宁大学;2012年

9 李静;跨文化视角下《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西方文化内容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10 张婧;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差异对送礼行为的影响[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564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7564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c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