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2009年:出土文献与重建古代历史

发布时间:2018-04-16 01:33

  本文选题: + 人文社会科学 ; 参考:《学术月刊》2009年01期


【摘要】:李维武认为,2009年是五四运动发生九十周年、新中国建立六十周年,这些重大的时代因素会激起人们对新文化运动进行新的反思,对中国未来愿景及相关诸问题进行多维度多视角的深入探讨,从而形成中国的哲学世界在本年度的兴奋点。钟茂初认为,2008年全球经济的剧烈震荡,势必影响到2009年中国经济学界研究主题的走向,因此,"反思"(即对目前金融体系、金融制度、世界经贸体系及秩序、自由经济理念及制度的反思)、"复古"(即对当今主流经济学成型之前的各种传统理论进行重新审视)、"重构"(即对经济学理论架构予以重建)三个关键词,或许可以代表未来一段时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特征。董乃斌认为,更多竹帛金石文献的出土带来了研究资料的扩展和研究课题范围的扩展,2009年将会出现两种深入,一是资料的整理与理论性研究结合的深入,二是文学研究向人的心灵深入。彭卫认为,2007-2008年,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和清华大学分别由香港文物市场上获得了大批秦简和战国简,从已透露的信息看,随着整理工作的展开,将形成未来几年中国古代史研究的热点。刘少杰认为,理论总结、学术深化与视野扩展将会成为2009年社会学研究的主要趋势。何勤华认为,对六十年中国法和法学发展的回顾与反思、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法律移植与本土资源利用、如何处理协调好司法考试与法律教育的关系等,将会成为2009年法学研究的热点。陈明明认为,探索有效政府与责任政府的有机结合,寻求和谐社会与公民社会有机统一,研究协商政治与选举政治的合理互动,关注党内民主与社会民主的共同发展,有可能是未来政治学界研究的重要旨趣。杨小微认为,在2009年,教育改革实践的探索和教育理论的重建将围绕"公平"、"优质"、"和谐"这样一些核心价值理念形成新的发展参照系。
[Abstract]:Li Weiwu believes that 2009 is the 90th anniversary of the May 4th Movement and the 6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ese major factors of the times will arouse people to make a new reflection on the New Cultural Movement.In order to form the exciting point of the Chinese philosophical world in this year, the future vision and related issues of China are discussed in detail.According to Zhong Mao-chu, the sharp shock of the global economy in 2008 will inevitably affect the trend of the research theme of Chinese economic circles in 2009. Therefore, "reflection" (that is, on the current financial system, financial system, world economic and trade system and order)Rethinking the concept and system of free economy, "revisiting the ancient times" (that is, reexamining all kinds of traditional theories before the mainstream economics was formed, "reconstructing" (that is, reconstructing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economics)) three key words.Perhaps it can represent the main features of economic research for some time to come.Dong Naibin believes that the unearthing of more bamboo, silk, gold and stone documents has brought about the expansion of research materials and the expansion of the scope of research topics. In 2009, there will be two kinds of depth. One i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collation of materials with theoretical research.Second,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goes deep into people's hearts.Peng Wei believes that in 2007-2008, Yuelu Academy of Hunan University and Tsinghua University obtained a large number of Qin slips and warring States slips from the Hong Kong cultural relics market, respectively. Judging from the information already disclosed, as the collation work unfolded,It will form a hot spot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ancient history in the next few years.Liu Shaojie believes that theoretical summary, academic deepening and field of vision expansion will become the main trend of sociological research in 2009.He Qinhua believes that the review and reflec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aw and law in the past 60 years, the concept of socialist legal system, the transplantation of law and the utilization of local resources, and how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udicial examination and legal education,Will become the hot spot of law research in 2009.Chen Mingming believes that exploring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effective government and responsible government, seeking organic unity between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a civil society, studying the rational interaction between consultation politics and election politics,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common development of inner-party democracy and social democracy,It may be an important purport of future political research.Yang Xiaowei believes that in 2009, the exploration of educational reform practice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al theory will focus on the core values of "fairness", "quality" and "harmony" to form a new development reference frame.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分类号】:K20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乃斌;;两种扩展,两种深入:2009年文学研究态势预测[J];学术月刊;2009年01期

2 李维武;;2009年:中国与中国的哲学世界[J];学术月刊;2009年01期

3 王晓光;中国文论现代化建设的思考[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4 ;颍川学人[J];许昌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吴汉全;李大钊与中国古代史研究[J];史学月刊;2002年05期

6 郑佩欣;王仲荦教授与中国古代史研究[J];文史哲;1984年03期

7 易如;;现代日本史学家与中国古代史研究[J];日本研究;1991年04期

8 臧知非;田昌五教授与中国古代史研究[J];文史哲;1990年01期

9 杨向奎;略论王国维的古史研究[J];东岳论丛;1980年01期

10 ;寸言[J];读书;1984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遵德;;河南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工作概况及今后展望[A];水电与矿业工程中的岩石力学问题——中国北方岩石力学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文集[C];1991年

2 郑联寿;;3S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及展望[A];中国遥感应用协会2010年会暨区域遥感发展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刘椿;马醒华;杨振宇;;中国古地磁学研究现状与展望[A];《地球物理学报》纪念中国地球物理学会50周年专刊[C];1997年

4 杨宇明;;新疆地矿局钻探技术的发展及展望[A];第十三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5 贾小丽;张平;马涛;王莉;阎瑞香;;果蔬可食性涂膜保鲜研究概况与展望[A];2005年全国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专集[C];2005年

6 胡乐;余林;;网络成瘾的成因机制研究综述及展望[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王旭;陈正耘;;VRV变频集中空调系统及其应用现状和展望[A];2005西南地区暖通空调热能动力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李保群;康侍民;段凯;;地源热泵的研究与应用[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6学术年会资料集[C];2006年

9 陆璐;姚本先;;大学生兴趣研究的现状与展望[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黄灿艺;;智能化电子服装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展望[A];铜牛杯第九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广;繁荣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是义不容辞的使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记者 左春明;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袁卫:建设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一流大学[N];中国教育报;2003年

3 纪宝成;开拓创新 实现人文社会科学的当代价值[N];光明日报;2001年

4 王传飞;人文社会科学的大观园[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5 王卓;身处一隅 胸怀天下[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6 记者 江迪;程天权:应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在创新体系中的作用[N];人民政协报;2008年

7 杨玉圣;成就·问题·创新[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8 杨健民;人文的意义[N];福建日报;2000年

9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刘劲杨 刘永谋;人文社科评价走上法治之路[N];社会科学报;2004年

10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导 陈力丹;创新,能用尺子丈量吗[N];文汇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曦临;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张磊;中国与国际刑事法院:现状与展望[D];吉林大学;2007年

3 李亚琴;纳米微球—薄膜金属结构表面拉曼散射电磁增强数值模拟初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4 孙永强;塔里木河中下游植被受损动因及其恢复重建对策[D];新疆农业大学;2005年

5 廖新化;酵母端粒酶核心酶的纯化和定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5年

6 陈广南;固体火箭发动机机械撞击载荷作用下安全性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7 马宏昊;高安全雷管机理与应用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8 余意;“词学吴中”与明代词学之重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潘建红;现代科技发展与道德教育重建[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杨丽萍;基于遥感与DEM的“吉兰泰—河套”古大湖重建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娟;新课程发展中学校文化重建之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2 陈祺;论我国传统刑法因果理论的困境和出路[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3 陈霖;建国后的农民协会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许俊生;当代中国工人阶级意识现状分析[D];苏州大学;2007年

5 赵静;新课程背景下教学常规的重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贾明;内蒙古荒漠草原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体系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7 杨国锐;从科层制到扁平化:企业组织变革中心理契约的重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8 丁亚红;试论合作学习对师生关系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吕建明;社会转型期政党权威的挑战与重建[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10 林常敏;人头皮毛乳头体外重建及APA微囊膜通透性的研究[D];汕头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567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7567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f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