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中国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对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及相关诸问题研究的反思

发布时间:2018-04-17 12:36

  本文选题:中国资本主义萌芽 +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 参考:《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04期



[Abstract]:......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分类号】:K20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吴承明;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几个问题[J];文史哲;1981年05期

2 李伯重;“选精”、“集粹”与“宋代江南农业革命”——对传统经济史研究方法的检讨[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治荣;王征兵;;交易的缘起与鲜活农产品交易[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8期

2 赵晓力;;中国近代农村土地交易中的契约、习惯与国家法[J];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02期

3 王志强;;试析晚清至民初房地交易契约的概念——民事习惯地区性差异的初步研究[J];北大法律评论;2001年01期

4 刘成群;林锋;;横向里的相似与纵向里的延续——“加州学派”的对比范式[J];北方论丛;2009年01期

5 陶德臣;;元明时期我国的茶叶商品生产[J];中国茶叶;2009年07期

6 刘复生;从土地制度的变化看宋代社会[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牛汝辰;朱杰;;儒家文化对宋代测绘科技的驱动[J];测绘科学;2008年01期

8 于秋华;;原始工业化时期的劳动分工与社会分工[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2期

9 于秋华;;传统农业社会家庭手工业经营组织的演进[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于秋华;;明清时期乡村手工业的商品生产规模分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陈支平;徐晓望;;论傅衣凌先生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理论的研究[A];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C];2004年

2 元廷植;;明末清中期闽南的市场和宗族[A];第七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3 陈阿兴;王亮;;现代商人雇主制的经济涵义和合理性分析[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周祖文;;清代嘉庆朝刑科题本中的生监群体[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9年卷[C];2011年

5 冯筱才;;中国商会史研究之回顾与反思[A];中国商会发展报告 No.1(2004)[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方;清代山东农业发展与民生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罗晓春;对外贸易与江苏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动(1895—1936)[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3 吴滔;流动的空间:清代江南的市镇和农村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钟锡南;金圣叹文学批评理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5 于少海;经济与社会:明清赣南社会经济的动态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萍;明清陕西商业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崇旺;明清时期自然灾害与江淮地区社会经济的互动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8 蒋建国;晚清广州城市消费文化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9 蒋海升;“西方话语”与“中国历史”之间的张力[D];山东大学;2006年

10 赵树廷;清代山东对外贸易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文芝;万历朝的市民运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程淑英;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河南植棉业[D];郑州大学;2002年

3 郭红卫;儒家文化背景下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以北宋为中心的考察[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4 梅立乔;明清徽州城镇初探[D];安徽大学;2003年

5 纪慧娟;明代驿传与经济的发展[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6 刘云;南宋高宗时期的财政制度[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唐咸明;论20世纪广西糖业现代化与民族经济融合[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士岭;试论明代的人口分布[D];郑州大学;2005年

9 段惠青;宋朝贫困救济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10 王敏;清代粤西地区农业的发展[D];暨南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也非;中国历代粮食平均亩产量考略[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2 闵宗殿;宋明清时期太湖地区水稻亩产量的探讨[J];中国农史;1984年03期

3 李伯重;宋末至明初江南农业技术的变化──十三、十四世纪江南农业变化探讨之二[J];中国农史;1998年01期

4 李伯重;宋末至明初江南农民经营方式的变化──十三、十四世纪江南农业变化探讨之三[J];中国农史;1998年02期

5 李伯重;宋末至明初江南农业变化的特点和历史地位──十三、十四世纪江南农业变化探讨之四[J];中国农史;1998年03期

6 李伯重;宋末至明初江南人口与耕地的变化──十三、十四世纪江南农业变化探讨之一[J];中国农史;1997年03期

7 漆侠;;宋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其在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J];中国经济史研究;1986年01期

8 吴承明;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年01期

9 吴承明;论历史主义[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02期

10 李伯重;“天”、“地”、“人”的变化与明清江南的水稻生产[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述清;;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冲突下人的生存困境——从后现代主义看朱山坡《陪夜的女人》中人的生存状态[J];作家;2011年10期

2 陈文智;徐建纲;;华滋华斯诗歌的生态主义解读[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马洪宝;;生态文明语境下人的全面发展[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朱寰;略论世界历史上的社会变革[J];史学集刊;2005年03期

5 宋立人;论私营经济对生产力的兼容性[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6 许心宏;;“渔”无“鱼”:两个“渔佬儿”的符号释义[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何平;;沉默的“小少数”[J];美文(上半月);2011年06期

8 柏丽荣;试论美国工业革命的特点[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4期

9 许洁明;工业文明为什么起源于英国[J];世界历史;1993年02期

10 鲁颖莉;;回归田园——关于美国儿童小说《时代广场上的蟋蟀》的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妍;和芸琴;;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A];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全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9年

2 ;前言[A];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第一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文集[C];2003年

3 张洪波;;三代领导人对资本主义认识的比较分析[A];“三个代表”与理论创新[C];2003年

4 王善;;试析毛泽东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兼论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A];陕西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周京成;;试论生态文明观的形成与发展[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经济发展与人文关怀专辑[C];2006年

6 栾梅健;;论《海上花列传》的断代价值[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单从凯;;21世纪:文明的变迁与远程教育的选择[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谢俊奇;;序言[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8:土地生态学——生态文明的机遇与挑战[C];2008年

9 陈家刚;;生态文明与协商民主[A];第五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贺庆棠;;建设生态文明[A];《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孝德;古代农业文明对人类文明的四大贡献[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2 岳永逸;飘逝的罗衣,历史的细节[N];中国教育报;2003年

3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石元春;从农业发展历史看科学与人文的互动[N];光明日报;2006年

4 本报高级编辑 黄晴;且说“文化赤字”[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5 本报记者 曹建伟 实习记者 王娜 特约作者 李黎莉;“中国创造”缺失什么?[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6 福建师范大学 陈征;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生产力研究[N];光明日报;2008年

7 刘瑞华;为什么有的国家富,有的国家穷[N];南方周末;2007年

8 ;生态文明与中华文化[N];消费日报;2007年

9 暨南大学珠海学院教授 张耀辉;浅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N];珠海特区报;2008年

10 殷志强;新石器时代抽象玉猪[N];中国文物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辉;迷恋与拒抗下的孤独守望[D];河南大学;2005年

2 王存刚;全球化与两大制度演进[D];天津师范大学;2002年

3 蔡娟;邓小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贺朝霞;论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问题的认识[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隋成竹;马克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自我扬弃思想与当代现实[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

6 徐志宏;马克思科学观初探[D];复旦大学;2005年

7 张小开;多重设计范式下竹类产品系统的设计规律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8 杨民;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的深层次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唐宏;论经济全球化与当代中国的历史选择[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费良成;创业企业融资战略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建都;试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对资本主义的认识、态度及其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郑文胜;经济全球化下的台湾中小企业的因应之道[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3 郭海英;邓小平对资本主义辩证批判的方法论特征及意义[D];苏州大学;2004年

4 玉波;农业文明的挽歌[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5 张永成;论列宁的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思想[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马国超;人类文明的生态走向及生态文明构建[D];山东理工大学;2007年

7 张坤;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私立大学缘起分析[D];苏州大学;2009年

8 宋宇文;全球化进程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D];湘潭大学;2002年

9 刘世山;毛泽东邓小平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问题的认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陆保良;毛泽东、胡适、蒋介石资本主义观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636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7636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f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