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自觉的最初形态与步骤探析
本文选题:种族 + 民族 ; 参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摘要】: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开始产生自觉意识。在中国传统的种族意识和西方种族进化理论影响下,中华民族自觉首先表现为“种族”自觉的形态。对西方民族国家的理论和模式的探索使中华民族精英试图用民族自觉来置换种族自觉,却出现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分化局面。最后通过对中华民族一体的历史传统和现代命运的体认和反思才确立中华民族一体自觉。这一曲折的自觉进程凸显了中华民族结构的独特性和中华民族一体认同的历史趋势和时代趋势。
[Abstract]:After the war of 1894, the Chinese nation began to produce consciousnes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racial consciousness and the theory of Western racial evolution, the Chinese nation first manifested itself as the form of "race". The exploration of the theory and pattern of the western national countries made the Chinese Elite try to replace the ethnic consciousness with th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but they were out of the sense of ethnic consciousness. In the end, the self-conscious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is established through the recognition and reflection of the historical tradition and modern destiny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is tortuous and self-conscious process highlights the unique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structure and the historical trend and the trend of the Chinese nation.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
【分类号】:K20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黄兴涛;现代“中华民族”观念形成的历史考察——兼论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认同之关系[J];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建勋;;对改进《民族学概论》教学工作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2 王开玺;1907年安庆起义与晚清政局简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3 刘超;;孔子形象:历史知识与社会意识——以清末民国时期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孔子叙述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王天根;康有为与章太炎伦理思想比较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5 钱雯;;历史与人:鲁迅小说的两个关键词[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刘国华;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正面推动作用[J];安徽史学;2003年04期
7 周雷鸣;陈独秀与光复会关系考述[J];安徽史学;2005年04期
8 肖建新;;宋代的监察机制[J];安徽史学;2006年02期
9 刘超;;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以清末民国时期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为中心[J];安徽史学;2007年05期
10 王应宪;;清代“实事求是”学风的复兴与沉寂[J];安徽史学;2007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徐晨;盛宣怀近代化思想与官督商办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军;顾宪成与晚明东林运动——传统士大夫政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丹;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7 严翅君;伟大的失败的英雄——张謇与南通区域早期现代化[D];苏州大学;2001年
8 张艳国;破与立的文化激流——五四时期孔子及其学说的历史命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王人博;中国近代宪政思潮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孙泽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永伦;试析孙中山民族平等的思想[J];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2 王树民;中华名号溯源[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娜;;《他们眼望上苍》的黑人女性主义解读[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3期
2 吕峥;;力与命相持 第一公民梁启超[J];云南教育(视界综合版);2011年04期
3 陈晓林;;梁启超教子[J];东方剑;2011年08期
4 ;领略大师学术风采 学习大师治学之道 中国近现代学术大师系列——梁启超[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5 郭松民;;日本人为何两帮梁启超逃难[J];爱情婚姻家庭(风云人物);2011年06期
6 赖建玲;郑家建;;一样的清华园,不一样的学者——论清华国学院时期的梁启超[J];鲁迅研究月刊;2011年07期
7 王思睿;;梁启超时代:被遮蔽的新中国[J];中国改革;2010年07期
8 干春松;;政治、宗教和哲学:梁启超的儒家论说[J];东吴学术;2011年03期
9 周生杰;;论梁启超年谱学理论与实践[J];古典文献研究;2005年00期
10 白立献;;梁启超书学思想的历史价值[J];中国书画;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绍春;;梁启超关于国民素质教育思想的演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王韬;;毛泽东对梁启超新民思想的继承和发展[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3 宋守鹏;;梁启超的师范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苏艾平;;论梁启超文化人格的意义[A];戊戌维新运动与贵州——纪念戊戌维新运动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9年
5 肖良武;;公德·开拓·进取——梁启超“新民”观的历史启示[A];戊戌维新运动与贵州——纪念戊戌维新运动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9年
6 手代木有儿;;梁启超的史界革命与明治时期的历史学——关于晚清的进化论和历史观[A];近代中国(第十四辑)[C];2004年
7 周俊利;;梁启超在护国运动中[A];2005:历史的辉煌——纪念昆明建城1240周年、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护国运动90周年[C];2005年
8 郑匡民;;日本自由主义对中国的影响[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9 吉扬;;“戊戌后康有为梁启超与维新派”国际学术研讨会简介[A];近代中国(第四辑)[C];1994年
10 耿云志;;孙中山与梁启超——中国现代化的选择[A];走向近代世界的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建所4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戎 马雪峰 祖力亚提·司马义;国外社会学的民族研究回顾[N];中国民族报;2011年
2 阳光;梁启超生命中的三个女人[N];中国民族报;2004年
3 杨小霞;梁启超的佛学情缘[N];中国民族报;2005年
4 董方奎;梁启超游台抒哀愤[N];学习时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赵志研;梁启超:提出“中华民族”概念第一人[N];中国民族报;2009年
6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郑师渠;梁启超:近代阐发爱国论的第一人[N];北京日报;2009年
7 广州中医药大学 郑洪 陆金国;清末卫生行政的起步:梁启超医疗事件与中医境遇[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8 南方日报记者 郭珊 实习生 唐蓓;但开风气不为师[N];南方日报;2010年
9 济南 李强;梁启超与《国风报》[N];中国文物报;2010年
10 潘立勇;梁启超的趣味与趣味的梁启超[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连云;为求觉世著文章[D];吉林大学;2008年
2 郑流爱;“平生怀抱在新民”[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方红梅;梁启超趣味论研究[D];武汉大学;2008年
4 石莹丽;梁启超与中国近现代史学:以跨学科为中心的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5 郭刚;梁启超与清末的西学东渐[D];武汉大学;2006年
6 王明伟;近代日本国民主义与梁启超国民国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D];吉林大学;2009年
7 姚雅欣;梁启超科学文化知行论稿[D];山西大学;2005年
8 段江波;危机·革命·重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彭树欣;梁启超与中国文献学的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曹亚明;承续与超越[D];暨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凌;种族装扮—菲利普·罗斯小说《人性的污点》族裔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姜莹;梁启超“新史学”观念生成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汪平秀;梁启超民族思想研究[D];宁夏大学;2003年
4 蒋海燕;鲁迅早年思想和梁启超新民说[D];河北大学;2003年
5 李艳红;论梁启超的新闻思想[D];湘潭大学;2003年
6 陈勇军;仁爱之治与自由之治[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跃安;政治与文学的双重无奈[D];湘潭大学;2005年
8 张红霞;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雷蕾;徘徊在理想与现实的关口[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傅乃芹;从《时务报》的创办看梁启超的新闻编辑思想与成就[D];河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7981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798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