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人物容貌品评与人物形象类型化刍议
本文选题:《史记》 + 容貌品评 ; 参考:《贵州文史丛刊》2008年01期
【摘要】:《史记》书司马迁重视人物容貌品评,为文学人物形象塑造提供两条类型途径:恶人有恶貌;好人有美貌。由于存在较多特例,司马迁又修正自己的容貌观念,超越外在形貌束缚,重视人物的道德品质、历史功绩、社会影响等让人生价值得以延续的本质内涵,从而开辟了塑造文学形象类型的第三条途径:矮小丑陋的形象却因高尚的道德品质、巨大的历史功绩或深刻社会影响而更令人尊敬。
[Abstract]:Si Maqian, the book of Records of History, attaches importance to the evaluation of characters' appearance and provides two kinds of ways for the portrayal of literary characters: the wicked have evil features and the good people have beauty. Owing to the existence of many special cases, Si Maqian revised his own concept of appearance, transcended the bondage of external appearance, attached importance to the moral character, historical merit and social influence, and so on, which made the value of life continue. Thus it opens up the third way of shaping the literary image: the short and ugly image is more respectable because of its noble moral character, great historical achievements or profound social influence.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文学院 暨南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K204.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少川;藏书与文化——中国古代私家藏书文化研究刍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周晓陆;秦封泥所见安徽史料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李凤鸣,王为东;皇权政治与清末法律近代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汪高鑫;司马谈与《史记》[J];安徽史学;2002年02期
5 江守义;“艺术一人生”的传记批评──论李长之的批评实践[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6 陈曦;从“文史不分”到“文史异辙”:略议中国古代正史传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7 刘玲娣;子贡形象的现代阐释[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8 赵白生;“我与我周旋”——自传事实的内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9 张学智;中国实学的义涵及其现代架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10 葛晓音;;汉魏两晋四言诗的新变和体式的重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方铭;;《孔子诗论》第一章文意解[A];第七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6年
2 倪豪士;;《史记·晋世家》三个问题初探[A];司马迁与史记论集(第七辑)——纪念司马迁诞辰2150周年暨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李开元;;论《史记》叙事中的口述传承——司马迁与樊他广和杨敞[A];司马迁与史记论集(第七辑)——纪念司马迁诞辰2150周年暨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4 邹然;石吉梅;;司马迁的文艺思想[A];司马迁与史记论集(第七辑)——纪念司马迁诞辰2150周年暨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5 吴玲玲;;“豹尾”正堪“续貂”——简评《史记》中“太史公曰”[A];司马迁与史记论集(第七辑)——纪念司马迁诞辰2150周年暨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6 孔培培;;山东肘鼓子之傩文化特质考略[A];山西长治赛社与乐户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7 张天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笔下菊花意象的三重境界[A];中国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张振龙;建安文人的文学活动与文学观念[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卢寿荣;李渔戏曲小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王秀林;晚唐五代诗僧群体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胡建次;中国古代文论“趣”范畴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6 赵彩花;前四史论赞文体艺术及其文化内涵[D];复旦大学;2004年
7 曹建国;出土文献与先秦《诗》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8 孙强;晚明商业资本的筹集方式、经营机制及信用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邱忠鸣;北朝晚期青齐区域佛教美术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10 张路黎;史铁生哲思文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晁天义;文化新综合的一个案例——《抱朴子》巫术溯源[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翁俊松;《史记》“太史公曰”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3 霍炬;董仲舒与西汉前期文论理论前提的建构[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4 史海娜;秦汉神仙方士文化的神学化与儒学化[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5 陈志国;徐渭人格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逯万军;略论东汉前期的经学[D];郑州大学;2002年
7 高伟洁;西汉前期儒学发展的新动向[D];郑州大学;2002年
8 任志强;试论明清时期产权的共业形式[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陈恩维;先唐诔文的文学化进程[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袁继灵;三曹及其诗歌[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昱昊;;《史记》《汉书》诸《表》考订[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2 朱一红;周卫华;;《史记》谳疑三则[J];兰台世界;2011年16期
3 王灿;;经史分途的“文化层级”和“身份选择”意识——以司马迁及《史记》为中心[J];阴山学刊;2011年03期
4 容苑;;《史记》专诸刺僚前之“母老子弱”辨析[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仲均;李卫;;石涅如薪[A];李仲均文集——中国古代地质科学史研究[C];1998年
2 王关成;;先秦两汉妇女婚恋生活状况发覆[A];秦文化论丛(第十辑)[C];2003年
3 孟繁仁;;中华之母——女娲陵[A];三晋文化研究论丛(第三辑)[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章红雨;王立群读《史记》系列再出秦始皇篇[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2 承德市公安局政治部副主任,河北作家协会会员 沈玉波;千年苦旅[N];承德日报;2010年
3 闫德亮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从《史记》看司马迁的“德治”观[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年
4 施丁;史家之绝唱——《史记》[N];光明日报;2001年
5 何兹全;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N];人民日报;2003年
6 演讲人 何炳棣;国史上的“大事因缘”解谜[N];光明日报;2010年
7 静永健 日本九州大学文学部教授 童岭 译;中国学研究之新方法:域外汉籍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记者 郭雄伟;司马迁与《史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商召开[N];商洛日报;2010年
9 杨安民;千秋太史公[N];大众科技报;2003年
10 许宏;为什么早期中国的纪年不确切[N];团结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晶晶;《世本》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胥仕元;秦汉之际的礼治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富强;《史记》农史信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2 邹维一;《史记》《汉书》异文考述[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鹏;《史记》、《汉书》民族史料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王永吉;《史记》纪表校勘[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广福;《史记》采《战国策》考论[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刘莉莉;《史记》中的家族文化[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胡大海;《史记》论赞研究[D];安徽大学;2001年
8 丁致中;《史记》《汉书》校读札记[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肖宏丽;司马迁的帝王观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10 卜超;司马迁《史记》人学思想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428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842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