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儒家夷夏观与中国传统思维的阴阳组合结构

发布时间:2018-06-02 19:14

  本文选题:夷夏观 + 中国传统思维 ; 参考:《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摘要】:刘泽华先生提出中国传统政治思维是一种两个命题互相对应的"阴阳组合结构"。历史上的夷夏观恰合这种结构,即有"严夷夏之大防"封闭和偏狭的一面,又有"入夏则为夏"开放的一面。传统中国政治"夷夏之辨"是以封闭固拒和灵活务实的两面性而展开的。近代以降改革者发挥其中开放灵活的一面,提出了反映时代要求的理念,但顽固派亦能据传统思维阴阳二元组合结构特点提出攻击改革的理由,导致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缓慢而不彻底。
[Abstract]:Mr. Liu Zehua put forward that Chinese traditional political thinking is a kind of "Yin and Yang combination structure" corresponding to two propositions. The view of Yi Xia in history coincides with this kind of structure, that is to say, there is a closed and narrow side of "severe Yi-Xia 's great defense" and "entering summer is summer".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politics "the debate of the Yi Xia" is carried out with the two sides of closed and flexible and pragmatic. In modern times, the open and flexible side of the reform was brought into play by the healthy reformers, and the idea of reflecting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was put forward, but the die-hards were also able to put forward the reasons for attacking the reform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inary combination of Yin and Yang in the traditional thinking. This has led to a slow and incomplete process of social modernization in China.
【作者单位】: 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
【分类号】:K20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国环;孙中山发展农业和振兴实业的经济思想述评[J];安徽史学;2002年03期

2 叶德明;清末新政时期袁世凯教育思想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郑学益;中国发展经济学的滥觞——从林则徐、魏源到孙中山[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常洪波;南京国民政府文官考试制度评析[J];北方论丛;2001年06期

5 孙强;;被迫接受、抵制与消解——关于国民性的多重实践[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左玉河;孙中山的“德治”思想[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魏晓文,季相林;孙中山“民生主义”评析[J];长白学刊;2003年01期

8 曾长秋;湖湘文化与近现代中国革命[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9 肖纪美;简论“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03期

10 邓庆伟;试论抗战爆发前国民政府公务员考试制度[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天策;;民生新闻: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范式[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2 庄汉;;依法行政与政治文明[A];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文集[C];2004年

3 高晓芳;;指称外语的词语演变及其原因[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黄铮;;孙中山关于发展广西经济的思想主张[A];“孙中山北伐与梧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周时英;;孙中山实现国民经济近代化的经济建设思想——重读《实业计划》[A];“辛亥革命与20世纪中华民族振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李勤德;;略论孙中山的对外开放思想[A];“辛亥革命与20世纪中华民族振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李大钧;李大宏;;辛亥革命与孙中山政党政治思想[A];“辛亥革命与20世纪中华民族振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孙庆平;;孙中山“融贯”中西文化的思想[A];孙中山与中华民族精神论文专辑[C];2003年

9 周建华;;五四时期的社会思潮与孙中山晚年思想的转变[A];中国现代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滕世华;;公共服务体制改革中的利益表达[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卫星;明清学校英语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2 李雪山;商代封国方国及其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1年

3 田守业;国民党改组派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王江燕;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华民族凝聚力[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5 李云泉;明清朝贡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6 王合群;浙江“二五减租”研究(1927—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尹小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民改造的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刘铁芳;生命与教化[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龚云;20世纪30-60年代初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政治取向[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张瑞堂;文化自觉与中国先进文化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洪强;邓小平对外开发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2 王晓顺;龚鼎孳贰臣心态与诗歌创作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3 张素蓉;试论邓小平的主权思想及其世纪挑战[D];苏州大学;2001年

4 甄红菊;中国反对封建主义评析(近代以来)[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厉有国;中国国民党三次失去政权原因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崔跃峰;西学东渐与中国高等教育中近代学科的设立[D];河南大学;2002年

7 管新华;当代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的民主解读[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徐倩影;孙中山与邓小平文化观之比较[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安新文;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前后的妇女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胡兆君;近代中国“国货”思潮及其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静虚;实事求是地研究中国传统思维[J];毛泽东思想研究;1986年02期

2 王翔;关于《资政新篇》的文化学思考[J];浙江学刊;1987年02期

3 陆复初;;就《王船山学案》答青年朋友[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4 刘长林;;圜道观与中国思维[J];哲学动态;1988年01期

5 于文军 ,刘永明;中西传统思维方式比较[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6 王辉;洪仁s曈搿蹲收缕穂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7 张立文;论中国传统思维及其特征[J];中州学刊;1989年02期

8 李u&平;;中国传统思维向现代思维的转型[J];晋阳学刊;1989年05期

9 金丹元;;中国传统艺术思维总体过程简论[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9年04期

10 何明;论汉语与中国传统思维特征的关系[J];云南社会科学;199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杨国荣;;中国传统思维中的历史考察方法[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2 董玉坤;;建筑文化元素操作中的思维方式[A];建筑与地域文化国际研讨会暨中国建筑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3 梁劲泰;;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与创新[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张家诚;天人合一环境观的萌芽[N];中国气象报;2003年

2 刘仲宇;“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是肯定道教吗[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3 杨仕健;宗教是不是科学的“敌人”?[N];科学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思信;近代中国文化民族主义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199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莫秀珍;王夫之的民族文化观[D];湖南大学;2001年

2 林万平;中西思维模式差异及其对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D];贵州师范大学;2002年

3 闫波;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关系”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4 金瑶梅;和谐思维与民营企业管理[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邓金凤;岑毓英“汉裔情结”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历昕明;评陈亮的功利主义政治思想[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本文编号:19698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9698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b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