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与中国文化
本文选题:《吕氏春秋》 + 吕不韦 ; 参考:《孔子研究》2001年04期
【摘要】:《吕氏春秋》从整体上讲是一部应该给予充分肯定的著作 ;吕不韦作为一个思想家和政治家 ,总的看来也是功大于过。《吕氏春秋》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它上承先秦诸子 ,下启汉代学术 ,基本上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
[Abstract]:Lu's Spring and Autumn is, on the whole, a book that should be fully affirmed; as a thinker and statesman, On the whole, the achievements are greater than the past. "Lu's Spring and Autumn" played a rol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ultural development. It inherited the scholars of the pre-Qin Dynasty and the lower Han Dynasty, and basically lai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hinese culture.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
【分类号】:K2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丹;;论《吕氏春秋》在古代散文发展史上的作用[J];韶关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2 马银琴;;周秦时代秦国儒学的生存空间——兼论《诗》在秦国的传播[J];文学遗产;2011年04期
3 王立杰;;“以君为货”的吕不韦[J];中国企业家;2011年15期
4 亚芬;;感动中国[J];歌曲;2011年08期
5 丁红华;;你让中国如此靓丽(外一首)[J];民族音乐;2011年03期
6 王奇;;我珍惜,我生在今天的中国[J];词刊;2011年07期
7 刘宇统;;《吕氏春秋》中的音乐自然观史料研究[J];名作欣赏;2011年23期
8 侯卫东;;《吕氏春秋》背后的暗战[J];清明;2011年04期
9 董璐婷;李成桦;;浅议中国的国际形象[J];青年文学家;2011年12期
10 ;2011年第10期竞书内容[J];中国钢笔书法;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钱荣贵;;旷世奇书《吕氏春秋》的编辑思想[A];中国编辑研究(2009)[C];2010年
2 曹维彬;;文化视角下的中国[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潘伟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空间分布发展变化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朱雅群;田野;季永领;李先明;刘景杰;余德;;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可手术乳腺癌治疗模式:1999年和2006年的抽样调查研究[A];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六届二次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二届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李幼铭;吴永刚;;我国油储地球物理学研究的现状及思考[A];《地球物理学报》纪念中国地球物理学会50周年专刊[C];1997年
6 李焱荣;刘中平;王东;何万强;;经济全球化与我国信息人才建设[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科技期刊编辑学术论文集[C];2004年
7 钟书华;;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研究[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朱蓓;肖军;;生态工业园发展综述[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9 刘新卫;;中国农业结构调整中的耕地保护[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甄橙;;中国的西方医学史研究[A];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11届3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桂武;吕不韦:官商难能一体[N];中国商报;2003年
2 王子今;白描吕不韦[N];光明日报;2001年
3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边家珍;《吕氏春秋》中的为师之道[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IT列国”之“一字千金”[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5 广西 刘国祥;吕不韦之死是政治投机造成的吗[N];北京日报;2008年
6 实习记者 廖毕莎;性格、人格与命运[N];中山日报;2007年
7 高奇;审计文章写作的几个问题(七)[N];中国审计报;2010年
8 孙晓滢;孙立群:围着《史记》转受益终生[N];中国邮政报;2007年
9 马执斌;“焚书坑儒”辨[N];中华读书报;2010年
10 王子今;中国古人的生态保护意识[N];西部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荣;《吕氏春秋》与百家合流[D];吉林大学;2010年
2 黄伟龙;《吕氏春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杨汉民;《吕氏春秋》的政治哲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4 王伟;《吕氏春秋》体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孔令梅;儒道融合视域下的《吕氏春秋》之道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6 孙琛;中国水产品市场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7 盖艳梅;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8 周波;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D];四川大学;2005年
9 金铁洙;中韩两国教师教育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陈心宇;中国控股公司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丹;试论《吕氏春秋》在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的作用[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2 孟高园;《吕氏春秋》管理观探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高小瑜;《吕氏春秋》艺术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4 韩伟;《吕氏春秋》的政治伦理思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晏海珍;《吕氏春秋》“人欲”与“用人”心理思想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倪训刚;《吕氏春秋》的治国思想[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付浩宇;吕氏春秋文学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吴丽霞;《吕氏春秋》可持续发展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9 朱建博;FDI在中国的区域分布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王存彪;中国多层次直销的现状及发展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9700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970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