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亚泉:在“动静”与“新旧”之间
本文选题:杜亚泉 + 东西文化论战 ; 参考:《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1期
【摘要】:坊间流行着把杜亚泉与陈独秀等文化激进主义者断然两分的观点,然而深入的研究将发现,杜亚泉思想中有两条相对独立又互相冲突的线索:强调竞争与互助之辩证运动的普遍进化论和以文化保守主义为取向的东西文明比较论。两者的结合形成了他的东西"动静"二元论:东西方文明分别发展了普遍进化论中两类不同因素,它们的辩证综合将形成一种新文明。将对东西方文明各自价值的论证整合进"旧-新"的现代时间框架内,是杜亚泉文化保守主义思想的显著特征。这说明杜氏与陈独秀等论敌共享着类似的现代观念框架。但在此种整合中,杜亚泉实际上偏离了对普遍进化论中两种对反因素的辩证理解,这是其文化保守主义思想无法在新文化运动的舞台上立足的理论原因。
[Abstract]:The idea that cultural activists such as Du Yaquan and Chen Duxiu are categorically dichotomized is popular, but further research will find out, There are two relatively independent and conflicting clues in Du Yaquan's thought: the general evolutionary theory emphasizing the dialectical movement of competition and mutual assistance and the comparative theory of eastern and western civilizations oriented by cultural conservatism.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forms his "dynamic and dynamic" dualism: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civilizations have developed two different factors in the theory of universal evolution, and their dialectical synthesis will form a new civilization. It is a remarkable feature of Du Yaquan's cultural conservatism to integrate the argumentation of the respective values of eastern and western civilizations into the modern time frame of "old and new". This suggests that du and Chen Duxiu share a similar modern conceptual framework. However, in such integration, Du Yaquan actually deviated from the dialect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two counter-factors in the theory of universal evolution, which is the theoretical reason why his cultural conservatism can not be based on the stage of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分类号】:K20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岳强;;中国传统治理观念的现代转型——兼议牟宗三的政道治道说[J];党政干部学刊;2015年02期
2 张立恩;;牟宗三“良知坎陷说”之文化生命内核[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3 唐学亮;;从政治生活学到政治形上学——政治哲学的起点与生活世界[J];东南学术;2015年04期
4 刘崧;;传统政道之缺与治道之弊:中国群体性事件的哲学视角解析[J];领导科学;2015年08期
5 张立恩;;牟宗三“良知坎陷”说理论展开新论[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年01期
6 郭敬东;;身体思维与中国古代治道观的形成[J];广西社会科学;2015年07期
7 侯博;;关于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的再思考[J];青春岁月;2014年15期
8 瞿郑龙;;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政治逻辑——以证成性与正当性为分析框架[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4年06期
9 高旭;;《淮南子》“秦始皇”观评议[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10 刘敬国;;沿波讨源,守本开新——论中国传统译论的特质及我们应有的态度[J];上海翻译;201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亚凝;本土价值的回归:中国指导性案例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2 陈中;儒道会通—刘咸p樥苎枷胙芯縖D];武汉大学;2014年
3 邓达奇;“政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4 瞿郑龙;当代中国法制的政治逻辑[D];吉林大学;2015年
5 罗贤龙;《管子》黄老治道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赵倩;林语堂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2 谢炜;密尔功利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高校功利化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年
3 张立恩;牟宗三“良知自我坎陷”说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4 王莎莎;现代德育视阈下的儒家道德修养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吕茂;杨松林;;论杜亚泉的文化调和思想[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年03期
2 刘凌;;先驱杜亚泉的文集[J];书城;1995年01期
3 熊月之;;略论杜亚泉思想特色[J];历史教学问题;2014年01期
4 赵畅;;忆念杜亚泉[J];纵横;2008年11期
5 钟华;杜亚泉文化思想初探──兼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论争[J];史学月刊;1994年05期
6 刘黎红;“调和折衷”在杜亚泉思想中的方法论意义[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7 卫佳琪;;调适非保守——评析杜亚泉的“文化保守”[J];黑龙江史志;2013年11期
8 谢振声;;杜亚泉传略[J];中国科技史料;1988年03期
9 刘千秋;李国;;杜亚泉思想研究综论[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张春燕;;理性价值的彰显——杜亚泉文化思想探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彬;付东升;;杜亚泉科学教育实践及其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刘长林;班彦美;;五四时期杜亚泉与陈独秀道德观比较研究[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斯人 (书评人);回首再看杜亚泉[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2 ;杜亚泉与现代思想史上的调适思潮[N];文汇报;2003年
3 君虹;杜亚泉:另一种启蒙[N];中华读书报;2000年
4 毕苑;花鸟虫鱼看世界:晚清的博物教科书[N];中华读书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高晶;杜亚泉保守主义思想探析[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2 张岂畅;杜亚泉政治调和思想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3 杨松林;论杜亚泉的“调和”思想及其现实启迪意义[D];中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706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970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