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新西兰中国学的回顾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8-06-07 07:41

  本文选题:中国研究 + 亚洲研究 ; 参考:《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Abstract]:......
【作者单位】: 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历史、哲学、政治与国际关系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
【分类号】:K207.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细川廓真 ,邵加陵 ,陆萍;苏联研究中国文学的一些情况[J];国外社会科学;1981年03期

2 刘光宇;日本出版《新中国年鉴》(1984年版)》[J];国外社会科学;1985年11期

3 胡锡年 ,晓文;中国研究日本史的现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4 崔之元;“商业化带来发展”的命题适用于英国吗?——评黄宗智教授《中国研究的规范认识危机》[J];史学理论研究;1993年02期

5 刘国平;日本的中国研究之我见[J];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05期

6 黄平;关於《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的一些断想[J];世界汉学;1998年01期

7 程麻;;愿更多的中国人认识竹内实先生[J];作家;1998年08期

8 未阳,张晓华;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李开复[J];国际人才交流;1999年05期

9 涂成林;“陈村”的故事——安戈夫妇访随谈记[J];开放时代;1999年02期

10 ;最年轻的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院士——记微软中国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张亚勤博士[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建平;;关于明代中国人的日本观[A];第八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2 山口一郎;;日本人的孙文观、孙文研究的特色与课题[A];孙中山研究述评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5年

3 史扶邻;曾学白;;近五十年美国孙中山研究叙录[A];孙中山研究述评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5年

4 今井清一;;1940年前后日本对抗战中国的认识[A];抗日战争与中国历史——“九·一八”事变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C];1991年

5 唐培吉;;国外对我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研究的动向[A];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首届年会纪念特刊[C];1984年

6 金世焕;;关于李白研究的断想[A];中国李白研究(2000年集)[C];2000年

7 时宇;张益肇;;微软中国研究院在普通话语音识别领域的现况和展望[A];第六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8 葛夫平;;巴黎中国学院述略[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2年卷[C];2002年

9 方旭东;;Modern之后:思想史研究范式的转移[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10 乔新华;;区域社会史研究中的比较史观[A];山西区域社会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有爱;创新应当宽容失败[N];北京科技报;2000年

2 ;侯且岸的美国中国学研究[N];北京日报;2000年

3 袁f^;费正清笔下的中国革命[N];中国保险报;2000年

4 实习记者 宗春霞;外企在华掀起研发中心热[N];财经时报;2000年

5 郭吉;福特中国研发基金走完第二步[N];中国汽车报;2000年

6 石玉生 王运才 聂晓阳;跨国公司在华设立近百家研发机构[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0年

7 ;环保与节能效益显著[N];国际金融报;2000年

8 吴典;跨国公司人才战略细致入微[N];国际商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江帆;外企技术研发中心在华争开分店 我国企业应该如何排兵布阵应对[N];经济日报;2000年

10 段燕;世界的财富[N];科技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连荣;中国《格萨尔》史诗学的形成与发展(1959—1996)[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刘招成;施坚雅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增田;鲍大可及其中国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胡再德;澳大利亚中国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正;中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马少甫;美国早期传教士中国观和中国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莉;心理解剖信度与效度的中国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3年

2 李静茹;中国研究生导师制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马晓燕;基于Web Services的分布式应用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4 李建斌;国家与社会理论视野下的中国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陈建坡;海外中国学的文化网络视角再思考[D];山东大学;2006年

6 马慧茹;“法律与文学”运动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7 杨振华;中国研究生外语学习元认知观念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8 魏雪;文学翻译中人物形象与语境的依存关系[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岩;历史实践视角下的中国法律现代性问题[D];吉林大学;2007年

10 蒋婵;费正清与美国的中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903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9903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3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