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原历史文化区域的形成及基本特征
本文选题:中原文化 + 历史区域划分 ; 参考:《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摘要】:中原地区在新石器时代形成基本的区域文化雏形,在踏入文明门槛之后逐渐形成了中心文化区、黄淮文化区、楚文化区、豫北文化区等基本板块,在社会发展中各具特色,显现出异彩纷呈的崭新气象。由于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强烈干预,决定了中原文化自古及今大一统的本位特征以及在中国文化中的主体地位。中原文化区域特征的独立性是脆弱的,各个地区的地方特征在这种强势文化的作用下显得个性软弱、断层明显。
[Abstract]:In the Neolithic era, the Central Plains formed a basic regional culture embryonic form. After stepping into the threshold of civilization, it gradually formed a central cultural area, a Huanghuai cultural area, a Chu cultural area, a northern Henan cultural area, and other basic plates, each of which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in social development. A brand-new appearance of splendor. Because of the strong interference of political and economic factors, the central Plains culture has been unified since ancient times and today, and the dominant position in Chinese culture.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cultural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entral Plains is fragile, and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region are weak and the faults are obviou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is strong culture.
【作者单位】: 河南教育报刊社
【分类号】:K20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阳军;跨文化旅游中文化相互作用的弹簧机制[J];人文地理;2003年01期
2 徐建春;文化区的意义及先秦浙江文化区的演变[J];浙江学刊;1990年01期
3 李立峰;科举学的文化地理视角[J];东南学术;2005年04期
4 葛全胜,何凡能,郑景云,满志敏,方修琦;21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的思考[J];地理研究;2004年03期
5 王志强;中国传统法的地域性论略[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6 王东;从赣客方言的类似性看客家方言群的源流[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7 戴伟华;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研究导言[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吴榕青;试论粤东闽语区的形成[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杨载田,钟顺清;论历史时期的湘南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10 邱国锋;闽粤赣边客家古民居旅游开发研究[J];经济地理;200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何];;简论炎帝族与黄帝族的关系及其所代表的考古文化[A];炎帝·姜炎文化与和谐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郭永琴;潘庆梅;;百年来炎帝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炎帝·姜炎文化与和谐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崔冠华;;“五帝”的起源及在春秋时的历史遗留[A];炎帝·姜炎文化与和谐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柏平;鄂西土家族丧葬仪式音乐的文化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3年
2 梅新林;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和平;重庆历史建成环境保护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4 王祥;宋代江南路文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朱焱炜;明清苏州状元文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6 戴宁;太湖地区民间信仰音乐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7 王柏中;两汉国家祭祀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缪仁炳;温州、关中两地创业倾向比较[D];浙江大学;2005年
9 郭善兵;汉唐皇帝宗庙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高静;建筑技术文化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晨;黄氏宗族客家住屋型制与文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2 孙伟龙;徐国铜器铭文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黄富成;两周独弨马车构造技术的探索[D];郑州大学;2004年
4 范正娥;两汉太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梁昭;“乱神”与“祖先”——汉苗传说中的蚩尤形象比较[D];四川大学;2004年
6 杨文君;中国八大经济区旅游产业布局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沈慧萍;地域文化视野中的电视社教节目[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崔冠华;孔子的“五帝”“三王”观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9 罗岚;李R既俗髌返陌褪裎幕蚚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10 西川立幸;怪胎神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凌;;试论荆楚文化的流变、分期与近代转型[J];史学集刊;2011年05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金坤;;楚文化与中原文化渊源六论[A];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2 秦培华;;三晋文化在中华古文化中的地位[A];三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1998年
3 詹长智;;草原文化与海洋文化比较研究的视角[A];论草原文化(第五辑)[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立新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原文化研究中心;辐辏八方 播散九州[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唐小清;一次成功的文化交流与碰撞[N];黑龙江日报;2010年
3 记者 马扬 周长庆 程云杰;高句丽古墓惊现中国最早八卦图实图[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4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郭伟民;湘、鄂、豫、皖楚文化研究会第九次年会纪要[N];中国文物报;2005年
5 陈建魁 河南省河洛文化研究中心;地域文化与社会[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草原文化研究课题组;论草原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作用[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7 ;王国崛起[N];中国文物报;2009年
8 陈明;“河西文化”的概念及特点刍议[N];光明日报;2004年
9 陈隆文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河洛文明的地理基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记者 郭雄伟;司马迁与《史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商召开[N];商洛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罗冬梅;从宗教信仰看高句丽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2 郝伟;魏晋至隋唐时期鲜卑文化在中原地区的传播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3 呼唤;唐代中日文献中有关渤海诗文的整理与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900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990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