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直书与曲笔:传统修史原则的一体两翼

发布时间:2018-06-09 05:48

  本文选题:直书与曲笔 + “一体两翼” ; 参考:《学术月刊》1999年03期


【摘要】:直书与曲笔是传统叙事史学的核心问题,两者既相互冲突又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修史原则的一体两翼。君主制度既要以曲笔讳饰观念满足现实政治的需要,又要在“长治久安”和“以史为鉴”观念的驱使下以直书思想约束自身及属臣行为。由此使直书在君主高压的现实环境里,,仍获得合法的地位,成为正直史巨修史时高扬的旗帜,基本确保了古代史学的真实性。
[Abstract]:As the core of the traditional narrative history, the straight book and the qu pen conflict and depend on each other. Together constitute the two wings of the principle of historical revision. The monarchy should not only satisfy the need of realistic politics with the idea of "recite from writing", but also restrain itself and his subordinate behavior with the idea of "keeping peace for a long time" and "learning from history" by the idea of "direct writing". As a result, the straight book still gained its legal status in the high-pressure realistic environment of the monarch, and became the banner held high in the history of upright history, which basically ensured the authenticity of ancient historiography.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分类号】:K20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星久;儒家思想与中国君主专制的内在冲突[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5期

2 雷戈;社会转型与史学变革[J];学术月刊;199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文玖,张子侠;最近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发展趋势及展望[J];安徽史学;2003年06期

2 卢东兵;;略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学独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3 李珍;近五十年来的中国民族史学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4 瞿林东,吴怀祺,陈其泰;从创立走向建设——中国史学史学科发展的历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5 粟品孝;;宋代三苏的史论[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罗炳良;;关于乾嘉考史学者褒贬意识的思考[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9年03期

7 罗炳良;;乾嘉史学的理性诉求及其现代价值[J];甘肃理论学刊;2010年04期

8 粟品孝;;宋代三苏的史论[J];地方文化研究辑刊;2010年00期

9 刘治立;;《三国志》裴注对刘知^~史学批评的影响[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10 王嘉川;试论古代学人对史家修史致祸现象的认识[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罗炳良;;应当切实加强史学批评范畴研究[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2 白云;;再论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基本范畴[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3 刘开军;;论“史权”——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一个重要范畴[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4 尤学工;;历史教育: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高鑫;董仲舒与两汉史学思想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陈东;清代经筵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褚新国;塔西佗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4 尹雪华;先秦两汉史传作品叙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晓华;近三十年中国大陆史学主潮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杨波;《唐诗类苑》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7 田恩铭;两《唐书》中的中唐文学家传记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史素昭;唐代传记文学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9 张光华;萧一山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10 李泽昊;胡思敬史学与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锦;叶向高《四夷考·北虏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陈志扬;传统传记理论的终结:章学诚传记理论纲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王庆;中国古代历史文学理论—论刘知几与章学诚[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安;从“真”到“通”: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体系化及其终结[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孙小泉;论刘知几的学术风格[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6 苏敏;翦伯赞史学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7 丁长二;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其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8 卢东兵;《文心雕龙·史传》的史学成就[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娟;吴缜史学批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公茂宏;非规范性史学的繁荣和规范性史学的相对衰落及其存在的问题[D];山东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旺;;史学中的直笔与信史——读《文心雕龙·史传》有感[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6期

2 张亚军;;“文学的自觉”新论[J];临沂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3 马黎丽;;西晋直臣傅咸简论[J];安徽史学;2011年04期

4 杨军;;耶律俨《皇朝实录》与《辽史》[J];史学史研究;2011年03期

5 李莉;;从《三国志》评曰论陈寿的“和为贵”思想[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7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赖瑞和;;唐史臣刘知几的“官”与“职”[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2 李润和;;从《宋书》史论看沈约对现实的认识[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3 张艳云;;《顺宗实录》的作者和详略本问题[A];唐史论丛(第五辑)[C];1990年

4 任爱君;;关于契丹族源诸说新析[A];蒙古史研究(第七辑)[C];2003年

5 舒艳艳;;《李自成》写人艺术的对比和曲笔[A];纪念姚雪垠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新文学学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肖黎;向何兹全老先生敬礼[N];北京日报;2003年

2 彭忠德;史胆与史责[N];光明日报;2000年

3 瞿林东;论史学的求真与经世[N];光明日报;2003年

4 金辰;诗人笔下真性情[N];文艺报;2005年

5 赖玉芹;论博学鸿儒纂修《明史》[N];光明日报;2006年

6 钟振奋;历史深处的美感[N];北京日报;2005年

7 王玉池;《史晨前后碑》译注[N];中国艺术报;2005年

8 李珍;《史通》——为史氏者宜置此座右[N];光明日报;2001年

9 张渝;雪尘语画说名人(上)[N];美术报;2003年

10 (山东)傅光中;廖冰兄与《猫国春秋》[N];新疆日报(汉);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晓莹;两宋时期关于五代十国史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吕海龙;《史通》与刘知几文史观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绍斌;基于特征笔画组的联机手写体汉字识别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2 苏虹;鲁迅的“自由谈”文体及其影响[D];河北大学;2005年

3 王宁;《三国志》及其史学价值[D];山东大学;2008年

4 唐菽海;揭开中国古典文学颠峰《红楼梦》悬案的比出艺术[D];四川大学;2004年

5 胡峰;在艰难中行进[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孙小泉;论刘知几的学术风格[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7 刘丽华;论鲁迅杂文的成就[D];西北大学;2004年

8 范市兵;《晋书》的编纂及其文献成就[D];安徽大学;2010年

9 孙鑫;《隋书》史论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10 刘兆;《晋书·文苑传》尚用、缘情、尚丽的文学思想浅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992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9992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1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