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成为君权符号的文化动因
本文选题:黄色的君权符号化 + 中和、无为的政治哲学 ; 参考:《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摘要】:黄色原本是一种普通的物理色彩,经过历代思想家对其象征意义的层层累加,最终抽象为一个以人种肤色、地理环境为自然基础,以原始崇拜(土地崇拜、方位崇拜)为心理基础,吸收了尚中贵和、无为之道等哲学思想和王权圣化的政治思维所形成的政治文化符号。
[Abstract]:Yellow was originally a common physical color, after successive thinkers' accumulation of its symbolic meaning, it was finally abstracted into a primitive worship (land worship) based on the color of race and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Orientation worship) as the psychological basis, absorbing the political and cultural symbols formed by such philosophical thoughts as Shang Zhongguo and the Road of inaction, and the political thinking of Wang Quan's sacredness.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5JJD840005)
【分类号】:K20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民康;论音乐民族志研究中的主位—客位双视角考察分析方法——兼论民族音乐学文化本位模式分析方法的来龙去脉[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肖瑛,李晓华;涂尔干的人类学研究及其社会学旨趣[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2期
3 杨阳;中国传统社会权力主导资源分配现象剖析[J];政法论坛;2005年02期
4 欧阳恩良;民间教门与秘密会党权力系统之比较[J];文史哲;2005年02期
5 陈尚胜;中国传统文化与郑和下西洋[J];文史哲;2005年03期
6 吕俊;建构的翻译学之理性基础[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12期
7 章立明;傣族村落人聚空间的性别禁忌[J];民族艺术研究;2003年04期
8 肖士英;现代德性准则立足点与结构的反思──麦金太尔现代德性准则观批判与重构[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9 周相卿;文化模式原理对民族习惯法研究的几点启示[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李凤鸣,王为东;皇权政治与清末法律近代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亮;空间词汇系统的认知语义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2 尤游;社会转型期大众传媒在农村社区的角色分析[D];上海大学;2006年
3 骆晓倩;两宋宗室文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张雪梅;诸神的居所—西部中国的信仰社区[D];四川大学;2007年
5 唐英;消费时代电视广告审美特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6 杨曦帆;“藏彝走廊”乐舞文化选点考察与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7 骆建建;归来之神:一个乡村寺庙重建的民族志考察[D];上海大学;2007年
8 钟玉英;汉末魏晋南北朝道教与社会分层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陈彬;宗教权威的建构与表达[D];上海大学;2007年
10 王健;明清苏松地区民间信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晶;试论十二、十三世纪西欧炼金术的兴起与原因[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敏;社会转型时期山西宗教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D];山西大学;2007年
3 李秀丽;农民的公民意识培育与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D];山西大学;2007年
4 李赛可;从机械复制到数字虚拟[D];湘潭大学;2007年
5 袁愈雄;江山一统:试论宋初前代君臣的命运[D];四川大学;2007年
6 文林;语言的发现[D];四川大学;2007年
7 毛健;唐代御史职权的运作[D];湘潭大学;2007年
8 昌平;论当代中学生学习汉语的环境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吴刚;梁平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方莹莹;论格林小说中“‘堕落’后的人类”的生存超越[D];四川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分田;许哲娜;;黄色成为君权符号的文化动因[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本文编号:20225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022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