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本文选题:中华民族 + 少数民族 ; 参考:《中国民族》2007年06期
【摘要】:正中华民族的形成是多民族融合的结果。这是一个既艰辛又痛苦的过程,是无数的代价所换来的。合合分分,分分合合,真是一组血、泪的凝聚体。自春秋时代的夷狄交侵,至战国的混战,而后才有秦汉的统一;自
[Abstract]:The 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is the result of multi-ethnic integration. It was a difficult and painful process, and it was bought at countless costs. It is a group of blood and tears. Since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e invasion of the Yi Di, to the warring States, but only after the unification of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分类号】:K20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曼丽;谈谈被面设计的“象征”“寓意”图案[J];丝绸;1980年11期
2 翟胜健;民族性格与文艺的民族特色[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3 杨荫深;试谈编写中型辞书[J];辞书研究;1980年03期
4 楚逸文;谈人体美术的宣传[J];学术论坛;1980年03期
5 徐家德;;争鸣也要讲礼貌[J];读书;1980年08期
6 李超;;从三出民族剧谈起[J];中国民族;1980年02期
7 宋子成;于有彬;;责任所在 拼命为之——侯德榜和他的事业[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0年02期
8 史超;;《归心似箭》观后[J];电影艺术;1980年04期
9 李思乐;;“睡狮” 醒了——读闻一多早期诗篇《醒呀》[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10 袁拿恩;;记十二年来海老对我的培养[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耿庆国;徐道一;;黄河水害——中华民族千年之交的一桩心腹大患[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2 卢功勋;;永远不要忘记这段历史[A];三晋文化研究会十年文存[C];1999年
3 赵雨亭;;三晋文化研究将遍地开花[A];三晋文化研究会十年文存[C];1999年
4 刘建业;;中华民族的壮丽颂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A];抗日战争史及史料研究(一)——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5 张玉良;王羽;;中华民族的独立复兴与毛泽东邓小平的国际战略[A];探索新路构筑辉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论文集[C];1998年
6 解立红;;研究和普及民族学的重要基地——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馆[A];民族学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民族学学会第六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7 季羡林;;长城与中华民族的民族性[A];长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8 陈连开;;万里长城说[A];长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9 吉人;;万里长城——古代人类防卫设施的杰出代表[A];长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10 曾祥铎;;万里长城的历史作用与价值[A];长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我国将构建中华民族基因组SNP系统目录[N];大众科技报;2000年
2 罗素英;抗争的百年 崛起的世纪[N];光明日报;2000年
3 陈国令;中国哲学史告诉我们什么[N];解放军报;2000年
4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赵志祥;自主创新是中国科学界的宝贵经验[N];科学时报;2000年
5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 黄健荣;中华精神与中华民族的复兴[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6 殷旭 本报记者 何玉文;发展农民体育事业 提高中华民族素质[N];四川日报;2000年
7 刘福民 李雪;百行孝为先[N];陕西科技报;2000年
8 江世亮、王勇、张咏晴、顾明;中华民族需要科学精神[N];文汇报;2000年
9 西北政法学院教授 赵馥洁;论西部大开发的文化意蕴[N];西安日报;2000年
10 记者 范春生;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超;巴人尚武精神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高翠莲;清末民国时期中华民族自觉进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林江;中华民族传统医药产业化发展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4 花永兰;当代世界民族主义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5 熊元义;中国悲剧引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凯旋;明代科举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刘超;民族主义与中国历史书写[D];复旦大学;2005年
8 王佩良;江苏辛亥革命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白初一;清太祖时期满蒙关系若干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10 高小强;唯识学“转识成智”说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成生;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华民族民族意识刍议[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2 梁昭;“乱神”与“祖先”——汉苗传说中的蚩尤形象比较[D];四川大学;2004年
3 邓勇;论内圣外王的心性论根据[D];四川大学;2004年
4 蔡镇疆;见义勇为行为的民法透视[D];四川大学;2004年
5 常姝静;中学生中华民族历史传统美德教育的思考[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6 周芳;新时期中华民族凝聚力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海;论新时期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培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建;张艺谋电影艺术阐释[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9 陈世平;论法的继承[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李黎;中国传统节庆文化中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535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053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