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东传与中国的狮子文化
本文选题:佛教 + 狮子 ; 参考:《东南文化》2008年03期
【摘要】:在中国文化史上有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在中国境内不产狮子动物,但关于狮子的文化艺术却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这种产自异国他乡的动物之所以受到中国民众的青睐,与它在佛教中的地位,以及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有直接的关系。
[Abstract]:There is an interesting phenomenon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ulture, that is, there are no lion animals in China, but the culture and art about lions have a long history and are rich and colorful. The exotic animal's popularity among the Chinese people is directly related to its status in Buddhism and its spread in China.
【作者单位】: 三峡大学
【分类号】:K2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齐东方;;虞弘墓人兽搏斗图像及其文化属性[J];文物;2006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军,郭晓红;试论西夏雕像石座[J];华夏考古;2002年03期
2 李禹阶,邹登顺;三峡地区石刻文物的文化价值研究[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3 高启安;从莫高窟壁画看唐五代敦煌人的坐具和饮食坐姿(上)[J];敦煌研究;2001年03期
4 王恒;《魏书·释老志》与云冈石窟──兼谈佛教艺术中国化[J];敦煌研究;2001年03期
5 孙长初;中国艺术考古学的奠基[J];东南文化;2002年05期
6 杨菊华;中国青铜文化的发展轨迹[J];华夏考古;1999年01期
7 陈_e堂;河南济源泗涧沟墓地发掘简报[J];华夏考古;1999年02期
8 齐东方;中国早期金银器研究[J];华夏考古;1999年04期
9 霍巍;四川汉代神话图像中的象征意义——浅析陶摇钱树座与陶灯台[J];华夏考古;2005年02期
10 王宏;巴、蜀文化源流粗疏[J];江汉考古;199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江林昌;;由世系探索炎、黄两族起源发展的时与地[A];炎帝·姜炎文化与和谐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曾超;巴人尚武精神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温乐平;秦汉社会消费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蒋晓春;三峡地区秦汉墓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5 许大海;汉代艺术设计思想要义[D];苏州大学;2005年
6 缪哲;汉代艺术中外来母题举例[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朱尽晖;陕西炕头石狮艺术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07年
8 金霞;两汉魏晋南北朝祥瑞灾异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彭邦本;先秦禅让传说新探[D];四川大学;2006年
10 李瑞哲;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陆路丝绸之路上的胡商[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移刚;中国崇狮习俗初探[D];湘潭大学;2004年
2 崔艳华;先秦玉器与玉文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3 郭向平;汉代砖石画像计算机处理与农史信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4 李进;巴渝古镇聚居文化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5 张春阳;南学约简与北学深芜[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6 陈彦姝;十六国北朝的工艺美术[D];清华大学;2004年
7 刘艳;东晋南朝的工艺美术[D];清华大学;2004年
8 杜蕾;山东汉画像石乐舞图像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9 刘军;两汉军事后勤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刘静波;两汉皇帝赏赐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海涛;胡旋舞、胡腾舞与柘枝舞——对安伽墓与虞弘墓中舞蹈归属的浅析[J];考古与文物;2003年03期
2 余太山;鱼国渊源臆说[J];史林;2002年03期
3 杨军凯 ,孙武 ,刘天运 ,邓来善 ,郝顺利 ,张红仓;西安北周凉州萨保史君墓发掘简报[J];文物;2005年03期
4 林梅村;稽胡史迹考——太原新出隋代虞弘墓志的几个问题[J];中国史研究;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丝绸之路[J];生命世界;2005年02期
2 陈骏;漫谈古丝路与西部文化[J];丝绸之路;1998年01期
3 李芳民;;玄奘与中国文化典籍的西传[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季羡林;;佛教传入龟兹和焉耆的道路和时间[A];龟兹学研究(第三辑)[C];2008年
,本文编号:20538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053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