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两考
本文选题:《山海经》 + 篇章结构 ; 参考:《中华文化论坛》2006年04期
【摘要】:《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典籍,其独特的篇章结构和它最初是与图画相配而行有关。《山海经》书名中的“经”字并非经典之义,而是经界的意思。《山海经》产生的时代大致是在战国中期到战国末期这段时期内,是名副其实的先秦文献。
[Abstract]:The Shanhai Classic is an important ancient book in China. Its unique text structure and its original behavior are related to the pictures. The word "Jing" in the title of the Book is not the meaning of the Classics. The period from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o the end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is a veritable pre-Qin document.
【作者单位】:
【分类号】:K2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建军;从存在句再论《山海经》的成书[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王晖;古文字中记数使用“又”字的演变及其断代作用考[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3 张步天;《山海经》“南西北东”顺序辨[J];益阳师专学报;199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明融;;北川现代羌族建筑的发展策略——北川地区灾后重建的思考[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5期
2 陈立柱;亳在大O>说[J];安徽史学;2004年02期
3 雷戈;;中国思想史研究中的概念省思[J];安徽史学;2008年03期
4 陈希红;;情礼递变与魏晋士风转向[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5 薛宗保;薛德炳;;茶史研究相关史料诠释[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8期
6 李晓军;;孟子思想中的自我意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7 吴燕;;依声解字之妙——浅谈《说文解字》中的声训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8 魏兆惠;;“周”、“匝”名量、动量用法的历史发展[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9 杨乃乔;比较视域与比较文学本体论的承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10 郭建荣;读《论治学治事宜分二途》[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兆春;;“雅言”的形成、特点及历史意义试析[A];毕节地区第五届社科评奖获奖成果选[C];2006年
2 李晨阳;;中国与希腊古典哲学中的和谐理想(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爱智和宏道:人文奥运的哲学基础”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3 陈跃红;;天理与人欲——试说欲望规训的文化差异[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化解危机的文化之道——东方智慧”中文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4 崔冠华;;“五帝”的起源及在春秋时的历史遗留[A];炎帝·姜炎文化与和谐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杨倩描;;论古代四川文化的兴衰[A];中华文明的历史与未来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黄剑华;;从汉代画像看两汉时期的鬼神信仰[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汤洪;;《离骚》“悬圃”新释[A];中国楚辞学(第十一辑)——第十二届中国屈原学会年会暨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牟颖;;《春秋事语》与《春秋》三传[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9 卓雅;;《诗经》中的数字文化及其审美意蕴[A];诗经研究丛刊(第十七辑)——第八届 《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刊之二[C];2008年
10 黄竹三;;祭祀戏剧的流动性演出[A];山西长治赛社与乐户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吕庙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D];南开大学;2010年
3 韩星;先秦儒法源流述论[D];西北大学;2001年
4 陶功定;《黄帝内经》生态医学思想的现代意义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2年
5 李姗泽;生育文化的田野调查与教育内涵分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潘文;现代汉语存现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周建忠;屈原考古新证[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8 江林;《诗经》与宗周礼乐文明[D];浙江大学;2004年
9 景盛轩;敦煌本《大般涅i镁费芯縖D];浙江大学;2004年
10 王锷;《礼记》成书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浩;人教社课标版高中语文古诗文注释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珊珊;论和合思想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3 辛艳;《蜀王本纪》与《华阳国志·蜀志》比较研究[D];四川社会科学院;2010年
4 胡长栓;文化哲学的悖论及其历史向度[D];黑龙江大学;2001年
5 刘新民;清代“说文学”专著之书目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2年
6 史海娜;秦汉神仙方士文化的神学化与儒学化[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孔德立;郭店儒简与子思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8 夏凌霞;《晏子春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房振三;信阳楚简文字研究[D];安徽大学;2003年
10 林海鹰;《太平御览》引《释名》校释[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晓风;;经溶危机[J];读书文摘;2011年07期
2 刘晨;;视觉设计赏析[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3 蔡剑明;;经典的魅力[J];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11年07期
4 四叶草JJ;;经典台词 精彩不停[J];男生女生(银版);2005年09期
5 ;激励亿万人的百年故事经典 中国人专属第一套精品“心灵鸡汤”[J];意林(原创版);2011年07期
6 ;每月“读点经典”[J];公民导刊;2011年09期
7 陈仓;;中国诗歌中的“经典”臭诗[J];高中生;2011年24期
8 ;激励亿万人的百年故事经典 中国人专属第一套精品“心灵鸡汤”[J];意林(原创版);2011年10期
9 ;经典微博[J];文苑(经典美文);2011年09期
10 史博公;;不可忽视的传世经典——重读卜万苍版《木兰从军》[J];当代电影;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连山;;从“小说家言”到“神话之渊府”——中国现代神话学对《山海经》经典地位的塑造[A];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一届网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彭一民;;《山海经》地学寻踪杂俎[A];地质学史论丛(4)[C];2002年
3 梁志忠;;《山海经》——早期民族学资料的宝库[A];民族学研究第二辑[C];1981年
4 单永明;;汉语文本的篇章结构及其标引算法的研究[A];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全国第六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张维波;;《山海经》砭石地理考证[A];第二届全国砭石疗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马建高;;在“通俗”与“高雅”之间——当代审美文化语境下的“名人写书热”现象探讨[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程荣庭;;关于《投影作图辅导读物》的编写[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8 蒋志坚;刘静纨;;协调建筑院校电路原理课程建设中经典与特色的关系[A];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9 蒋国康;;扶阳临症医案浅析[A];著名中医学家吴佩衡学术思想研讨暨纪念吴佩衡诞辰120周年(1888-2008)论文集[C];2009年
10 李佳;;试论《国语》的篇章结构[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隗瑞艳;《山海经》将拍系列电影[N];中国文化报;2009年
2 张学昕;准备经典[N];人民日报;2000年
3 安武林;始于经典止于经典[N];文艺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张签名;南宝涂料创造“涂界经典”[N];中国商报;2000年
5 一帆;经典营销十例[N];国际金融报;2001年
6 陈连山(北大中文系教授);《山海经》的文化踪迹[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7 李彬;“经典”的只是鹏鸣[N];中国文化报;2000年
8 一帆;中外营销经典[N];中国包装报;2000年
9 龙泉明;经典的尺度[N];光明日报;2002年
10 ;《哈利·波特》是经典之作吗?[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雯鹤;《山海经》专名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2 戴大明;“读经”与文化自觉[D];西南大学;2008年
3 唐会霞;汉乐府接受史论(汉代—隋代)[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乐明;汉语财经评论的修辞结构标注及篇章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6年
5 陈佳冀;中国文学动物叙事的生发和建构[D];上海大学;2011年
6 刘萍萍;黄文焕《陶诗析义》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7 许焕荣;基于投射的隐喻篇章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周霞;中国近代佛教史学探研(1900—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唐明贵;《论语》学的形成、发展与中衰[D];南开大学;2004年
10 马国彦;篇章的组块:标记与管界[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滕正中;《山海经》中的农业民俗[D];云南大学;2010年
2 林一平;《山海经》时空观念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路瑞娟;《山海经》中的“蛇”现象初探[D];重庆大学;2010年
4 王晶;从“蛇巫形象”探源《山海经》的原属文化系统[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徐非;《山海经》神话分类及其文化意蕴探析[D];延边大学;2011年
6 敬婉茜;《山海经》与原始宗教信仰初探[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陈;《山海经》神话叙事探研[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平原;回望故园,从《山海经》看“绝地天通”的法史意义[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9 陈江丽;在中学阅读教学中应用篇章结构法[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刘春芳;《世说新语》篇章结构语用分析研究[D];山西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0591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059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