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五四后“新文化运动”一词的流行与早期含义演变

发布时间:2018-07-18 14:47
【摘要】:正傅斯年曾提出,研究思想史应避免以"后一时期,或别个民族的名词及方式来解它",否则"不是割离,便是添加"。但实际上,即使是当时当地所使用的名词,其含义也会随时空而变迁。傅斯年后来又提出"以语言学的观点解决思想史中之问题",对关键字词"探流变","以演化论之观点梳理"。若将前后二说综合考
[Abstract]:Zheng Fu Sinian once put forward that in studying the history of thought, we should avoid "understanding it in the later period, or the noun and method of other nations", otherwise, "either cut off or add". But in fact, even the noun used locally at that time, its meaning will change at any time empty. Fu Sinian later put forward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the history of thought from the linguistic point of view", to "explore the evolution" of the key words, "to sort out from the viewpoint of evolution". Comprehensive examination of the two theories before and afte
【分类号】:K2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建军;傅斯年的“真情流露”[J];民国春秋;2001年02期

2 岳玉玺;傅斯年学术思想渊源初探[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陈德正;民国时期傅斯年的国际时评[J];学海;2003年02期

4 王继训;傅斯年对政治文化的阐释与理解[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甘竞存;傅斯年的先见之明及失误[J];文史精华;2004年07期

6 汪谦干;“傅斯年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安徽史学;2004年06期

7 杨朝亮;傅斯年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5年02期

8 薛其林;;傅斯年的“科学学术”论[J];长沙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9 杨朝亮;;简论傅斯年对“清代学问”的贡献[J];齐鲁学刊;2006年01期

10 纪秩尚;;一代学人傅斯年[J];炎黄春秋;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太原;;发现史料之外的历史——以傅斯年研究为例[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2 马亮宽;;傅斯年的自由社会主义思想论析[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太原;;发现史料之外的历史——以傅斯年研究为例[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4 杨瑞;;科学思想在史学领域的兴起与进取:从梁启超到傅斯年[A];中国现代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谢保成;从尹达致傅斯年的一封信说起[N];中华读书报;2007年

2 许纪霖;傅斯年:一代豪杰“傅大炮”[N];中国文化报;2008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耿云志;不应忽视对五四健将、学者傅斯年的研究[N];北京日报;2008年

4 林建刚;傅斯年晚年思想的转变[N];经济观察报;2013年

5 赵建永 天津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傅斯年两封遗札笺释之一:傅斯年致胡适的借调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6 天津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赵建永;傅斯年致北大的接收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7 德艺;大气磅礴傅斯年[N];淮南日报;2005年

8 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 李扬眉;民国学术版图中的傅斯年[N];光明日报;2007年

9 袁伟时;傅斯年其人其文[N];南方周末;2004年

10 李森 作者为著名作家,,省政协委员,云南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傅斯年与“一二·一”[N];云南政协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彭池;傅斯年国家建构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明明;傅斯年高等教育办学理念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2 李灵双;1931年-1945年傅斯年民族主义思想及实践[D];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3 刘进全;傅斯年史学思想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淑娟;傅斯年抗日思想及活动述论[D];河北大学;2010年

5 李广臣;傅斯年政治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朱春华;傅斯年改造思想略论[D];河南大学;2012年

7 詹红;傅斯年思想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8 王丛;启蒙与救亡的变奏[D];中国政法大学;2013年

9 李伟魏;傅斯年的史学理论析论[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10 李萌;傅斯年大学教育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1322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1322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f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