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整理国故运动对齐鲁文化发展的启示问题
[Abstract]:The movement of sorting out national heritage wa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cultural trends of thought from the 1920s to the 1930s. It helped to promote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Due to some defects in its academic theory and the influence of its background at that time, the movement finally failed. This paper makes a brief study of the reasons for the rise and fall of this period of history, and interprets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movement on the development of Qilu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use-to-use and truth-seeking.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分类号】:K2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俊宏;;中国梦的五层含义[J];中国职工教育;2013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郭继文;;中国梦研究综述[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志田;古今与中外的时空互动∶新文化运动时期关于整理国故的思想论争[J];近代史研究;2000年06期
2 卢毅;“整理国故运动”研究述评[J];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3 卢毅;“整理国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曾平;;“整理国故”与“再造文明”的不同路径——从民国时期“整理国故”运动考察当时学界的不同文化理念及其冲突[J];中华文化论坛;2007年03期
5 王存奎;;再造与复古的辩难:整理国故与文化复古之关系的历史考察[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徐茜;;四面楚歌、腹背受敌——20年代“整理国故”运动的困境[J];理论月刊;2008年04期
7 卢毅;;为什么说“整理国故”是一场运动[J];东方论坛;2009年02期
8 王存奎;;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整理国故中的“科学方法”之辩[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王存奎;;论五四“新思潮”与整理国故的关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白木;;“整理国故”的提倡和讨论[J];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罗检秋;;“整理国故”与五四新文化[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1999年卷[C];1999年
2 阮堂明;;思想之异途与学术的分野——关于胡适“整理国故”的论争[A];东方丛刊(2002年第4辑 总第四十二辑)[C];2002年
3 刘小中;;论五四运动前夕的瞿秋白[A];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105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罗正副;;任可澄文献思想与实践[A];开发中的崛起——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卢毅;如何评价整理国故运动[N];光明日报;2004年
2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教授 陈来;纠结于启蒙与学术之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卢钟锋;回顾国学 反思国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4 刘W,
本文编号:21341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134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