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近代日本汉学与对中国的东方学话语
[Abstract]:Sinology has always been the highest level of Japanese learning until Edo. However, after the Meiji era, Japan regarded China as a backward country, and Sinology was no longer regarded as the knowledge of "the first king's way", and then Sinology was gradually divided into several objective and scientific academic fields. A group of scholars who study Chinese classics and writers who love Sinology have, on the one hand, a longing and yearning mood for traditional China, but on the other hand they all agree that the advantages gained from modernization should be used to exert pressure on China. And change it. In this process, the Japanese Orientalism discourse was formed to support the Japanese imperialism to gain the colony by adhering to the Western powers.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分类号】:K207.8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金俊哲;小泉内阁对华政策取向及其展望[D];延边大学;2005年
2 孙红艳;中日关系中的LT贸易[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漱渝;;对于丸山f教授的追忆与略评[J];鲁迅研究月刊;2010年01期
2 张智慧;;19世纪末日本的中国认识探析——以《世界之日本》杂志为中心[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赵风];;人的素质与现代化关系的再考察——近代中日比较的启示[J];社科纵横;2010年01期
4 鲁霞;;吉田松阴“巡狩”的视野与日本近代化政治资源的整合[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范作申;;中日传统义利观比较研究——以近代日本通俗伦理价值观与中国维新派伦理价值观为中心[J];日本学刊;2010年02期
6 赵云川;;近代日本美术的精神领袖——冈仓天心[J];美术观察;2010年04期
7 宋志勇;;宏观视野下的精细之作——简评《近代日本亚太政策的演变》[J];抗日战争研究;2010年01期
8 栾保群;;读梦拾屑——(一)[J];紫禁城;2010年01期
9 张秀强;;甲午战争中近代日本文人的战争观[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于长敏;王雨;;试论近代日本的对华文化情报战略——情报学历史研究视角的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剑华;;吴汝纶和清末中外教育文化交流[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2 王立娟;田莉;;近代日本小学教育课程及教学内容的演变[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3 李协京;;试析近代日本大学的发展及其办学理念[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4 王立娟;田莉;;近代日本小学教育课程及教学内容的演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9)——外国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5 李协京;;试析近代日本大学的发展及其办学理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6 林彬晖;;简论作为汉语学习材料的《水浒传》——以日本为例[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7 陈剑华;;吴汝纶和清末中外教育文化交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李庆;;嘉业堂藏书的流布及其与日本的关系[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五辑)[C];2008年
9 徐志啸;;日本楚辞研究著作述略[A];天津师范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学术论文集(中国古典文献学丛刊第四卷)[C];2005年
10 易惠莉;;日本汉学家冈千仞与王韬——兼论1860~1870年代中日知识界的交流[A];近代中国(第十二辑)[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严圣禾;鸠山首相祖父墓碑遭人涂鸦[N];光明日报;2010年
2 袁咏红;近代中日学术交流中的批评交锋[N];光明日报;2010年
3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卓雄辉;李大钊关于城市建设的构想[N];光明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汪洋;变天易,变天下难[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5 吴原元 华东师范大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海外中国学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顾钧;近代日本学术思想的变革[N];中华读书报;2009年
7 游上;浣花溪畔的长相思[N];成都日报;2008年
8 记者 石岸;诠释传统经典 承继文化核心[N];社会科学报;2008年
9 王晓平邋中华书局大型系列丛书《日本中国学文萃》主编 天津师范大学比较文学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日本汉学”的公众面孔[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韩宗树;古老戏曲《目连救母》活体传承成功亮相[N];中国文化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伟;近代日本的藩阀政党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2 周萍萍;近代日本女教育家及其女子学校的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3 马英萍;近代化语境下的漱石文学与禅[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罗晓红;近代日本亚洲观的演变及其特点[D];暨南大学;2008年
2 倪平英;相似外表下的不同内核[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890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189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