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三礼》中的养生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8-09-14 15:31
【摘要】:养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其汇集了儒家养生文化、道家养生文化、佛家养生文化、医家养生文化等多家流派的养生思想,其中,儒家养生文化是诸家养生文化中最早形成学说体系的养生文化之一。在《周礼》、《礼记》、《仪礼》的一些内容及历代学者为之所做注疏中,都有与儒家养生思想相符合的地方。通过对《三礼》的筛选分析,可以发现《三礼》养生文化主要由养德、养神、养身、天人相应理论这四部分组成。结合《三礼》与传统史籍及中国古代医学文献资料可知,《三礼》养生文化主要提倡情志精神、道德品质方面地修养。清洁卫生、四时节气调养、合理膳食、适度劳作等也是《三礼》养生文化中所提倡的养生思想。其中,《周礼》的养生思想体现在官职的职责中,周官职责有负责帮助人们养德、养神、养身的内容,也有发布禁令维护环境的天人相应的内容。《礼记》、《仪礼》的养生思想体现在礼乐对人养德、养神、养身的影响,天人相应理论则主要体现在《礼记》的《月令》篇中。《三礼》养生文化是儒家养生文化中的精粹,所以《三礼》养生文化中的思想观点既深刻影响着后世养生学的发展及医家、儒医的养生观,同时也广泛的影响着后世人们的生活。
[Abstract]:Health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t brings together many schools of thought, such as Confucian health culture, Taoist health culture, Buddhist health culture, medical health culture, and so on. Confucian health culture is one of the earliest health-keeping cultures in the family. Some contents of Zhou Li, Li Ji and Yi Li, as well as the notes made by scholars in the past dynasties, a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fucian thought of preserving health. Through the screening and analysis of "three Rites", 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three Rites" health culture is mainly composed of four parts: cultivating morality, nourishing spirit, raising body and the corresponding theory of Heaven and Man. Combined with the traditional historical records and the medical literature of ancient China, the three rites culture mainly advocates the spirit of emotion and the cultivation of moral quality. Cleanliness, 04:00 energy saving, reasonable diet, moderate work and so on are also the ideas advocated in the health culture of "three Rites". Among them, Zhou Li's idea of health preservation is embodied in the duties of the official, who is responsible for helping people raise morality, spirit, and body. There are also the corresponding contents of heaven and man that issue bans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The idea of keeping healthy in the Book of Rites, "ritual" is reflected in the influence of etiquette and music on the cultivation of morality, spirit, and body. The corresponding theory of Heaven and Man is mainly embodied in the Book of Rites. The culture of health preservation is the essence of the Confucian culture of health preservation. Therefore, the ideological views in the culture of health preservation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 preservation in later generations and the physicians. The view of Confucianism and medicine also has a wide influence on the life of later generations.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K89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明;邱保国:养生文化与文化养生[J];中州今古;2004年04期

2 李畅;;论养生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 成建三;;精心打造养生文化的独有符号[J];贵阳文史;2012年03期

4 夏明宇;吴朝平;;渝西方言谚语中的渝西养生文化精华探析[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5 王家yP;郝勤;;道家精神与养生文化[J];中国道教;1990年02期

6 龚杰;早期儒家的养生文化[J];学术界;1993年05期

7 高守清;柴米油盐…话养生[J];体育文史;1995年02期

8 吕维新;唐代茶文化和养生文化渊源初探[J];茶叶通讯;1996年02期

9 刘勇;;我画穆斯林养生文化的现代价值[J];中国宗教;2008年11期

10 楠木;;倡导“全民养生、全民幸福”的人——记中华传统经典养生文化的传承者、北京辟谷中医研究院院长金天成[J];现代养生;2011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祖亮;;从石刻看广西永福福寿养生文化[A];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林楠;;福建古代岁时养生文化[A];第十二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文贵;刘占文;;儒、道、释养生文化比较[A];弘扬中华养生文化 共享健康新生活——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文贵;刘占文;;论《周易》养生文化的时代价值[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四次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养生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5 余振东;;岐黄养生文化的内涵与健身实践[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6 魏彦彦;萧振禹;原野;;彭祖长寿养生文化论[A];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04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4年

7 祝新民;;中华养生文化与和谐社会[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史正刚;刘珊珊;林雪;;陇右养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A];第十次全国中医养生康复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9 原焘;;序一[A];孙思邈养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程志立;张天佐;燕强;贾师敬;张其成;;北京中医群体养生文化调研分析与评价[A];第十五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胡创伟 茆雷磊;台湾推出“养生文化村”地产概念[N];经济参考报;2004年

2 袁跃兴;养生文化的传播问题[N];北京日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蒋增科;咸阳:积淀深厚的养生文化[N];咸阳日报;2009年

4 陈颖;长庚养生文化村打造“银发族”快乐家园[N];中国企业报;2010年

5 钱玺勇;延寿全力打造养生文化品牌[N];黑龙江经济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杨广云;“阿胶养生文化游”有望成为我省旅游新名片[N];联合日报;2012年

7 山西省平遥县副县长 王东光;弘扬养生文化 探索产业新路[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3年

8 湖南中医药大学 陈洪 何清湖;后世养生文化的源头活水[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柳娜;探索养生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新路[N];平凉日报;2013年

10 杨广生;中国传统医药养生文化座谈会在京召开[N];中国民族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方园;太白山远门水乡中华文化养生园规划设计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李志飞;汉语谚语中的养生文化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3 付岩;基于养生文化的广东省罗浮山休闲庄园规划设计[D];福建农林大学;2016年

4 赵倩;中医药艾草养生文化向文化创意产品转化的研究[D];安徽大学;2017年

5 王昕珑;《三礼》中的养生文化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7年

6 闫文凯;当代养生文化的运行机制阐释[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杨春娟;养生文化对当今造园的影响及其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8 王俊;基于养生文化的现代养生园规划设计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4年

9 曹雪;魏晋南北朝养生文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10 玛莎;俄罗斯汉语专业大学生《中国养生文化》课程设计[D];复旦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2431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243117.html

上一篇:“汉化”刍议  
下一篇:谶纬研究述略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f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